第230章 应有尽有(第2页)

 


    张立群很自豪:“我感觉当初跟何厂回国是我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事情之一。&34;
 


    &34;家属现在满意了吧&34;何雨柱问道。
 


    &34;满意,当然满意。在国外,小孩子去上学,天天在家里担心会不会受歧视。现在根本不用担心这些。”张立群说道。
 


    “有什么困难,及时跟我们说。我们精密工业集团目标可不是眼下的这点成就,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国外有的,我们要有,国外没有的,我们也要有。&34;何雨柱说道。
 


    何雨柱的抱负还真是把张立群给吓到了。
 


    廖文柏那边情况也跟张立群差不多,甚至还要更忙一些。
 


    毕竟现在精密厂的项目不断地增加,他这个研发设计的领头人,有些分身之力。
 


    精密厂现在可不想最初那样,生产一代,设计一代。而是不断地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设计,从一个行业垮到另外的行业,甚至将来还可能设计全行业。
 


    廖文柏现在一是分身之术,另外则是感觉到自身能力有些不足。他真不是全能全才啊。他可不想何雨柱那样。
 


    &34;何厂,我们设计部可能也要进行划分,不然这样下去,我真是有些太吃力了。有些行业我一窍不通,更别谈去搞设计了。&34;廖文柏向何雨柱诉说了他的难处。
 


    “放心吧,这些问题近期都会得到解决的。”何雨柱说道
 


    &34;何厂,科院那边来人了,苗院长亲自带队。&34;办公室那边打了电话过来。
 


    &34;行,我亲自过去迎接吧。&34;何雨柱说道。苗鑫甲这一次过来,是来寻求帮助的。
 


    虽然科院也得到了一大批尖端科研仪器设备,但是很多与精密厂重叠的项目,竟然没有精密厂进度快。
 


    精密厂都已经实现应用了,科院那边竟然连理论都没有突破。这就尴尬了。搞科研是科院的老本行啊。平时都是他们把技术突破了,再与生产单位进行合作,来实现应用。
 


    可是现在,生产单位跑到了他们前面。那他们那些院士以及科研精英们的面子搁哪
 


    当然,实际的情况可能各方面都能够理解。毕竟精密厂有何雨柱费了大力气从国外带回来的人才。
 


    精密厂给的待遇实在太好了,科院都给不起。可没办法啊,科院的经费主要靠国家拨下来的。而精密厂是靠自己挣的。
 


    精密厂那些尖端人才的居住条件,就连科院~的院士们都很动心。
 


    &34;何厂,一直想过来向你表示感谢。上一次,你从国外搞回来的那一批尖端仪器设备可帮了我们大忙-。”苗鑫甲说道。
 


    &34;苗院长客气了。我也不过是顺手而为之。&34;何雨柱说道。
 


    &34;那可不是顺手而为之啊。我知道,即便你神通广大,也足足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而起其中冒的风险,也是可想而知的。为了给我们科院很多尖端仪器,很多幕后英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你上一次几乎将各个行业全套的尖端仪器都搞了回来,付出的代价是可想而知的。&34;苗鑫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