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 作品

第145章 只买最高,不买最好!(第2页)

 


    虽然朱权也知道,朱元璋这样做的原因,可他不在乎。
 


    本来他也没想得到全国的市场,这根本不现实,现在老爷子把黄河以北的市场给他,这已经达到他的预计了。
 


    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而且,朱权眼中闪过一抹冷冽的杀机。
 


    “臣遵命!”
 


    岳峰可是武将,五感敏锐,王爷身上的杀机,他第一时间感觉到了,这让他心中一凛。
 


    不由的为有些人默哀起来。
 


    希望那些人不要自己找死啊!
 


    随着岳峰领命离去,朱权又把重心投入到工作中,吩咐岳峰的事情,只不过是朱权未雨绸缪而已。
 


    毕竟,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只要大宁的精盐,流入市场,哪还有其余盐商的活路。
 


    不管是食盐的品质,还是价格,那些盐商可是一点优势都没有,食盐粗糙不说,还卖的死贵。
 


    只要老百姓不傻,就知道该怎么选择。
 


    就算那些盐商可以打价格战,低价保住市场,可他就不能么?
 


    别看在应天府,他的精盐一斗卖五百文,可他的成本才多少,二十文而已。
 


    他就算降一半,他还有好几倍的利润呢。
 


    可那些盐商行么?
 


    再说了,他可是从后世来的,营销这块,就算没有真正的接触过,可后世网络那么发达,各种短视频,一些套路,他也知道个大概的。
 


    不说别的,把食盐分个三六九等,包装一下,再写上一些极具噱头的宣传语,什么延年益寿,皇家特供。
 


    就算是最普通的精盐,经过这样以宣传,买上十几两白银一斗,也毫无问题。
 


    就像电影大碗中说的那样。
 


    只买最贵,不买最好。
 


    为什么?
 


    面子!
 


    ·····
 


    与此同时,应天府,皇宫中。
 


    朱元璋也在盘算着食盐的事情,过了这么多天,想必老十七那个臭小子应该接到标儿的信了。
 


    这样一来,再过一段时间,他就能见到老十七答应的那两万石精盐了,至于老十七会不会不答应。
 


    朱元璋根本就没有想过。
 


    虽然黄河以北地区,没有江南地区繁华,可一千多万的市场,难道还满足不了老十七的野心么。
 


    要是真的满足不了的话,那朱元璋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要壮士断腕了。
 


    好在,这种结果,并没有发生。
 


    仅仅几天后,朱标就接到了朱权的信,而随着信件一起,还有那两万石的精盐。
 


    当看到信件和精盐的那一刻,朱元璋算是彻底放心了。
 


    虽然老十七这一出,让他留名青史的想法,直接夭折了,可好处也不是没有。
 


    第一,就是有了这每月两万石的精盐,就能让朝廷垄断整个江南地区的食盐生意,甚至还能出海,去那些番邦小国做点生意,赚取更多的利润。
 


    别看朱元璋禁海,可那只是针对普通的商贾和老百姓,并不是针对朝廷。
 


    再说了,能多赚钱,谁还会嫌弃自己钱多啊!
 


    毕竟,如果将食盐销售到海外,利润可是非常可观的,甚至比国内赚取的还要多,本来就缺钱的朱元璋,当然抵抗不了这样的诱惑了。
 


    再有,就是帮自己省下了一笔国运点,本来他国运点就紧张,能省下一点,还是很好的。
 


    不管是系统商城里的商品,还是为了推演老十七的人生,可都需要国运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