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须子 作品

第7章 到农村去4

    3 工作篇



    “千里为财自为财,万里为官自为官”。每天行程数十里,我们只是为工作;为了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为了组织好符合国际市场的货源;为了我们世代的农民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劳作中能有一点副业的收入,挣一点活钱,改善一下生活;更为了他们的孩子们在村里不因为拖欠电费而拥有光明。



    发展农村的磨玉事业,轰轰烈烈有两年时间了,期间发展不均衡,良莠不齐,浪费进口原材料的事情时有发生,用12磅的大油锤将原料打碎来代替铡活的事情也屡见不鲜。磨玉这项工艺就跟在学校念书一样,同样的老师,能教出上大学的学生,但也保不齐有我们这样,勉强混个初中毕业的;我们无偿地为农民提供机器、设备、原材料、辅料,生产队仅需要拉根电线,做一些凳子,请一些师傅。刚做出来的产品,我们为了扶植生产,全部如数收购,有的因此蓬勃发展起来、有的则不死不活形成鸡肋,干,挣不到钱,不干,好不容易支起来的摊子舍不得解散、更有甚者则是霸王的兵—散了。我们这次调查的目的就是要摸清这153个生产队磨玉厂点的现实情况,以利于今后开展我们的货源工作。



    说一说我们的调查程序吧。



    初到顺义,现在顺义南门旅馆设下大本营,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不分厂点的大小,完全以方位为准,和东坝的同事打好招呼,让他们和厂点提前联系好,告诉他们我们准备了解的内容,并让他们逐级往下通知,让公社副业办公室派人给我们带路,我们则按照掌握的厂点情况进行调查。有了“联络图”,我们就知道该找谁;有了向导,我们就知道谁在哪,虽然有时天公不作美,但我们还是在一个月内把工作顺利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