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逃荒(第2页)



    再次检查行李,一家三口拿着村里发的户籍路引踏上了逃荒路。



    顾瑾边走边思考。



    自己一家三口,一个孕妇,两个孩子,逃荒开始的前几天应该没有什么危险,但到后面肯定会乱……



    实在不行,还是得去找外祖父一家,讨人嫌就讨人嫌,总比被人煮了吃了好。



    毕竟,古代饥荒时,易子而食之事,总有发生。



    顾秀很懂事,坚持要自己走,小短腿迈得不亦乐乎。



    从旱灾初起,顾瑾就拉着顾秀一起锻炼耐力,一开始一天走五百米,然后一千米,渐渐的,顾秀一天可以走两千米。



    至于李桃花,她小时候吃得好,底子一直不错,再加上一直要做农活,所以,就算怀着孕,也能单手抱起顾秀走一阵。



    顾瑾背着背篓,腰间别着木刺。



    篓子里有她们一家的衣裳,一套薄薄的铺盖,一口小铁锅,三十多张麦麸饼,二十几张豆饼,几套碗筷和针线等。



    怀里揣着外祖父给的细粮。



    加起来大概二十多斤,她背着一点都不费力。



    李桃花的背篓里是一些用竹筒灌好的水,水不多,也就几天的量。



    顾秀走不动了,会进李桃花背的背篓休息一下,或者由顾瑾抱一下。



    上扬村三百多人,拖拖拉拉出了村口没多久,就汇合了另外一个村的人口。



    因为缺水,所有人都蓬头垢面,不能洗澡,不能擦身,人越多,就越臭。



    奇异的是,闻着闻着,也就习惯了。



    等走到晚上,逃荒的队伍已经壮大到几千人了。



    李桃花牵着顾瑾和着顾秀,缀在队伍的最后。



    顾瑾一直锻炼身体,走一天也不觉得多累,但她饿。



    期间她还抱了会顾秀。



    她担心的是李桃花,快五个多月的身孕,营养又跟不上,万一流产,可怎么办?



    “娘,喝点水。”顾瑾拿出竹筒,递到李桃花嘴边。



    李桃花没有推脱,她小小抿了一口。



    幸好朝廷召令下得及时,要不然,等打的水喝完,就只能等死了。



    这次旱灾,整个建州都缺水,等出了州,水就不是问题了。



    到时候,愁的就是粮。



    上扬村在建州的最南边,灾情最轻,就这,现在也已山穷水尽,其它地域就更不用说了。



    逃荒第四日。



    队伍已经扩散到两万余人。



    一眼望去,都望不到头。



    人一多,是非就多。



    顾瑾总是听到有打骂的吵闹声。



    她一家被人流裹挟,前后左右都是人。



    顾家那一大家子,许是怕她们打秋风,早就不见了身影。



    上扬村的村民也看不着。



    她们实在走得太慢了。



    当然,这也是顾瑾故意而为之。



    一个老太太扶着儿媳妇的手坐在顾瑾旁,嘴里直叫唤。



    见顾瑾打量,她眼珠子一转,尖声问道:“小姑娘,你家大人呢?”



    顾瑾笑了笑:“我爹和我哥哥去捡柴火了,我爷爷和我三个伯伯在前面打听消息。”



    “怎么,你找他们有事?”



    老太太啧了啧:“你们一家子倒是人丁兴旺,有粮吃吗?”



    顾瑾眨眼:“没粮,奶奶是想借粮给我们吗?”



    望着懵懵懂懂又天真无邪的女孩,老太太被梗得半天回不来话。



    这孩子,嘴真利!



    本想哄哄她,看能不能哄点粮,现在倒好,反被她拿住了!



    顾瑾回过头,从包袱皮里拿出一张麦麸大饼,掰下一小块塞进顾秀嘴里。



    “嚼碎点。”



    竹筒里的水,不太多,得省着点喝。



    李桃花八面玲珑,不一会就与周围的人混熟了。



    “婶子,你说明天就能走出建州了呀?”



    “是啊,我那大儿子在泉州做生意,这条路我走过。”



    “那敢情好,等出了建州,就有水喝了。”



    逃荒的队伍人数太多,当朝怕引起动乱,一路都有官兵盯着。



    有的人家,水不够喝,会让自己的媳妇,女儿去和官差交易……



    这样的事情,大家都睁只眼闭只眼。



    能活着就好,现在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顾瑾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憋屈,只觉得人不应该这么活着。



    李桃花见着,叹了口气,安慰道:“这吃人的世道,只能管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