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陈胜吴广(第2页)



    袁天冬的话如冷水泼洒,顿时浇灭李大海满心的愤怒,他理智瞬间回归,急忙端正姿态,诚恳回道:“多谢袁老哥提醒,以后一定会注意。”



    袁天冬怕他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状作八卦道:“顾小女侠,不知你有没有听说江州反贼之事。”



    顾瑾点头:“听过一二,但具体不太清楚。”



    见他们都不知详情,袁天冬便娓娓道来。



    景五年,异鬼攻击边城,同月,江州平民叛乱。



    韩沐领兵平叛,此人心狠手辣,在他手下,没有降兵,所到之处,生灵涂炭。



    凡反民,皆被斩杀。



    彼时,江州的老百姓风声鹤唳,言语之间,小心翼翼。



    如果有人说了对朝廷不满的话,被官府知晓,无需三司会审,诛三族。



    李大海等人听到袁天冬的叙述,心里更加不舒服。



    朝廷视百姓如草芥,还不准人说了!



    光会捂嘴!



    顾瑾在心里冷笑。



    历朝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皇位的与权利,最常用的就是“愚民政策”。



    周厉王,明令禁止平民议论朝廷,议论的人就会以“诽谤罪”被杀。



    谚语“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就来源于他。



    结局是民怨丛生,被赶出国都。



    清朝的乾隆皇帝,大兴文字狱。



    那些文人学士,如在文章中有对朝廷不满或疑似讥讽的诗文,就会被下大狱,株连甚广。



    胡中藻不过写了一句“一把心肠论浊清”就丢了性命。



    这周国的皇帝,与他们相比,真是大巫见小巫,更胜一筹。



    袁天冬虽是平铺直叙,但话里话外都明示着想要活下去,且不说造反,行为处事都得注意。



    顾瑾扯了一个笑容,沉声回应:“放心,袁老板,我有分寸的。”



    纵观历史,想要起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顾瑾最有印象的是陈胜吴广。



    他们二人在大泽乡起义,在极短时间内聚集几万人马。



    陈胜以摧古拉朽势攻破陈县,自立为王。



    吴广则命各将进攻荥阳。



    同时派遣张耳,邓宗,周文等将士攻打其它州城。



    但张耳等人平定赵地后,脱离陈胜吴广的掌控,自立为赵王。



    而周文负责的军队在名将章邯手下,连败两次,悲羞之余,自尽而亡。



    周文死后,吴广的部下田臧等人想用进攻荥阳的主力去抵抗章邯,但又怕吴广反对,便以吴广“骄横,不知兵权”为由,谋杀吴广。



    吴广被枭首,田臧将他的头颅献给陈胜,凭此功劳,田臧晋升上将军。



    但他成为上将军多久,也死余名将章邯之手。



    陈胜节节败退,手下人心惶惶。



    他的车夫庄贾为了活命亦或者为了荣华富贵,伺机杀死陈胜,并将陈胜的头颅送给秦军。



    想当初,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事,初时只有九百余人,但后来集结了几十万人马。



    这么多兵,却在短短六个月被秦军绞杀。



    起义,不成功,便成仁。



    周国的皇帝虽然视民众如草芥,但他手下的大将,个个堪比章邯,异鬼的军队来势汹汹,却只攻克三个城池就折戟沉沙。



    顾瑾穿越过来前,不过就是个普通人。



    更何况,想要起事,人,钱,粮草,马,武器,还有天时,地利缺一不可。



    她一样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