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国宝夺笋失败 作品

第255章 处理内政,更新律法

    在李琦的连续两次出征之中,各州的守备统领都已经将自己治理地的工作总结送到了京都。李琦坐在宫殿的龙椅上,手中拿着几张纸,眉头微蹙,目光扫过底下跪倒的文官们,他轻轻叹了口气。



    宫殿内,华丽的金壁玉砌,巨大的瑞兽雕像镶嵌在墙壁上,闪烁着昏黄的灯光。华美的丝绸挂毯从天花板上垂下,轻轻摇曳。宫殿内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李琦看着手中的纸张,脸上浮现出一丝忧虑的神色。他神情沉重地说道:“目前来看,民生问题恢复得还算顺利。然而,许多城池在我们攻下时受损严重,民房被摧毁。我们说好的为他们盖新房,但至今仍有人未能如愿。主要原因是缺乏人手和粮草。”



    底下的文官们是京都的官员,他们并非各地的实际治理者,只是皇帝陛下的传声筒和秘书团。但面对李琦的话,他们纷纷跪倒在地,低声道:“臣等无能,还请陛下恕罪。”



    李琦看着这一幕,充满了无奈。他轻声说道:“行了行了,别老是谢罪了,这事不是你们的错。也不是各地的守备文官们的错。钱粮和人手不足的问题,朕会派遣更多的系统民兵和相应的粮草到各地。这个问题就先到此为止吧。”



    宫殿内,烛光摇曳,映照在李琦的脸上。他知道,民生问题的解决是稳定国家的关键。他深吸一口气,决心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让百姓安居乐业。



    “那么接下来就该谈谈下一件件事儿了。”李琦停顿一下,招手让侍卫递上来一杯清凉的茶水,他轻轻抿了一口,清爽的味道让他的思绪更加清晰。他继续说道:“目前大夏的民生问题也恢复的很不错,但是关于道德风向问题,表现的就不是那么完美了。”



    “各地现在都说已经出现的有民众遭遇碰瓷儿的了。这种现象很不好,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办法?”



    在这个宏伟的殿堂里,阳光透过高悬的窗户洒下,映照在李琦的龙袍上,仿佛给他平添了几分威严。侍卫们端坐在殿后,他们的身姿笔直,面色肃穆,丝毫不敢有丝毫怠慢。



    李琦的目光扫过底下的各位文官,他们聚精会神地思考着,似乎正在脑海中形成各种解决道德风向问题的办法。



    “对于碰瓷的要专门定上一项罪名,而且要重罚以此来防止有人犯罪。”一个系统文官站起身来,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显示出他的决心和信心。



    李琦微微点头,他的眼神透露出对这个建议的认同。“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们应该坚决打击这种行为,重刑法应该能阻止一下这些人不劳而获的心思,但断绝不了啊。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国民素质道德不要下降?”



    殿内的气氛变得肃穆而庄重,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李琦的决心。他们开始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有的提议加强对街头巷尾的巡逻,有的提议加强对道德教育的推广,有的提议加强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李琦静静地聆听着每一个建议,他的眼睛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他知道,通过集思广益,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渐渐地,殿堂中充斥着各种建议的声音。



    “非常感谢各位爱卿的建议。”李琦站起身,目光扫视着底下的文官们,话语中充满了诚挚。“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解决道德风向问题,让大夏的民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为此,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建设一个道德风清气正的社会而奋斗,为国家的繁荣和民众的幸福而努力。”



    “这次我决定先做出以下几点行动。”李琦的声音在宫廷中回荡,各位官员们立刻安静下来,聚精会神地倾听着。



    李琦站在宝座上,穿着一袭龙袍。



    “首先,针对那些碰瓷的,如果有狮子大开口讹钱的,一律按照他口中数额的十倍进行赔付给被讹的受害者。”他的声音庄重而坚决,仿佛判决的锤音在耳边回响。



    众官员们不禁为这一决定而赞叹,他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李琦继续说道:“如果这个十倍数不够五十两银子,就按五十两银子算。”



    话音刚落,一阵骚动在底下响起。人们议论纷纷,对于这样的处罚方式赞同。



    然而,李琦没有给他们过多的时间思考,他的声音再次响起,掷地有声:“拿不出这些钱的人,就充当为国奴,干粗活,比如采矿到累死为止。”



    宫廷中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人们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李琦的决断力和严厉之处,再次让人们见识到了他作为皇帝的威严。



    (李琦本人对于碰瓷这种人十分的痛恨。他觉得这种行为坑害的已经不是那么单独几个受害者了,每一次碰瓷发生损害的都是集体国民的道德水平,以及对于公理的打击。所以他决定一定要重拳出击,让这些人不敢找死。)



    “哦,对了,光是把法律制定下来,执行不出去也没有用。”李琦的声音渐渐变得柔和,但蕴含着一股坚定的决心。



    他的目光扫过底下的群臣,每个人都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被注视着的同时也被激励着。



    “朕接下来会向全国各地分发一批系统民兵,驻守各处,帮助执法和留守城池。”李琦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和希望。



    宫廷中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人们开始忙碌起来,统计各地的民兵数量,并计划着如何将其翻倍以满足皇帝的要求。



    “所以各位再统计一下各地的民兵数量,再翻一倍的话,一共要派多少人手,把报告书给我。”李琦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充满了期待和决心。



    群臣纷纷行礼,齐声应诺:“遵陛下命。”他们的声音中蕴含着对皇帝的忠诚和信心。



    宫廷中的气氛渐渐平息,人们开始忙碌着,为了实现皇帝的决策而做出努力。他们都明白,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他们的合作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