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戒尺

    与平日里一样,王八荣睡在外室。无论当差与否,他都不敢深睡。



    耳朵动一动,似乎有脚步声。



    王八荣连忙睁开眼睛,趴在地上,“奴婢见过太子妃。”



    看看外头,天还没亮,估摸着还是寅正时候。虽然心中不解,为何太子妃这么早,要到三殿下的寝宫里来。



    太子妃常氏轻轻的点头,身边的宫女掌来一根蜡烛。



    无光的殿内,在一角的地方,出现了光亮。



    常氏拿出一个包,宫女再递来针线。



    就在这小小的烛光之下,常氏坐在小布墩上,缝起书包。



    “母亲!”天再亮时,朱允熥睁开眼睛,看到自己的母亲正坐在角落,缝补着什么。



    常氏放下手中的事情,“我儿醒了,就赶紧去洗漱,准备书物。今日可别忘了,我儿是要入学的。”



    这天是立秋,全国都是进了农忙时节。



    而对于大明皇子们来说,这一天也是入学的时候。这是在开国时,马皇后立下的规矩。



    桌子上,放着一个绣着桃花与李树的荷包。



    “母亲,这是什么。”



    常氏抬头去看,“那是拜师礼,在民间,百姓们请师傅,可是要给拜师礼的。”



    荷包不大,却很精秀。



    “这是皇祖母被子上的那块布?”朱允熥看着荷包的用料,眼熟的很。



    为了表示对师傅的重视,通常会用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当作拜师礼。而马皇后的被子,则是自己的陪嫁。



    当初朱雄英入学时,也是用这样的荷包。



    门口,常茂、常升兄弟俩正巴巴的看着里面,连带着旁边的蓝玉,都被他俩搞得心烦意乱。



    “干啥干啥,有啥可瞅的。当初大爷入学时,也没见得你俩这么猴急。”



    常升从石阶上下来,扯着笑,“舅舅,大爷入学时,咱们那时候不还在漠北呢嘛。大爷的当时没赶上,三爷咱们可不能了。”



    蓝玉骂道,“他娘的,送东西来,也不用送这些黄白之物。三爷他缺这些东西?”



    “三爷不缺,这是送给那个董伦的。给他点好处,让他多关照关照咱们三爷。”常茂扯出一个金丝带,“这可是好东西,当年父亲在大都抢的。”



    几人说话,朱允熥全都听在耳朵里。他的心里,渐渐生出一丝酸楚。



    他的两个舅舅,一个舅姥爷。



    在后来,多么凄惨,朱允熥不敢忘记。其实,他们大可不必这么做,只要像汤和那样,交出兵权,便可做个富家翁。



    只是自己不敢去争,他们便替自己去争。



    最终,都成了皇权更替的牺牲品。



    眼睛逐渐模糊,朱允熥使劲晃了晃脑袋:舅姥爷,舅舅,熥儿不会再辜负你们。熥儿来了,你们不用死了。你们将会见证,熥儿的大明盛世!



    豫园的台阶下,董伦站在这里。汗水从额头流下,也不去擦一擦。



    看到朱允熥的身影时,董伦才动一动酸痛的身体。喉咙蠕动几下,站在远处,微微的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