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烤鱼(第2页)



    提到凤阳,朱元璋手上的动作僵住,咀嚼也慢了几分。



    几个淮西勋贵,把凤阳的山林农田、佃户分个干净。这事儿,在朱元璋觉着,可大可小。这些人,都是跟着自己刀山火海里,一块摸爬滚打出来的。真的要办,自己似乎又不忍心。



    “还是咱自个儿家里的鱼,吃着香。”



    常升瞅准机会,把烤鱼的事儿,交给旁边的太监,自己突然的跪在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面色如常,把鱼扔下,拍拍手上的灰,“说吧,你今儿进宫,咱看着也不是专门来给咱送鱼的。你爹走的早,常家就剩你们兄弟仨,也该互相照应着点。”



    “皇爷,常家有罪。”



    “有罪的多了,可不止你们常家一家子。都跑到咱这儿来认罪,朝堂上都他娘空了。起来说话,甭跪着。”朱元璋一眯眼,“说吧,啥事。”



    常升深吸一口气,“皇爷,常家在凤阳,占得山林农田五十余顷。!这些本是凤阳农户的地,臣一个亲戚,借常家之名,驱逐百姓,私占农田。臣自知大明国法,此罪深重,臣请皇爷责罚!”



    跪在面前的常升,把头深深的伏在地上,一动不动。



    朱元璋嘴角抽动一下,高高隆起的额头挤在一块儿。没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谁家里,都有这些亲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落魄的时候,个个都躲着。你们起势了,就都跑来认亲戚了。”



    “这些地,常家愿悉数归还,再补上牛羊、春种。”常升声音很大,“常家,受大明厚恩。不敢做如此鸡鸣狗盗之事,臣自知有罪,请皇爷责罚。”



    朱元璋平声问道,“是谁让你来的,不是你自个儿要来的吧。”



    常升就在等着朱元璋这句话,他立即开口,“臣知罪,实不瞒皇爷,是吴王遣二丫头到臣家里。臣因此翻然悔悟,进宫请罪。”



    “起来吧。”朱元璋笑了。



    常升从地上爬起来,扶着朱元璋的手,两人慢慢往回走,“皇爷,臣知道您爱护着常家,打心里,也想着常家变好。三爷说了,你们这帮良心被狗吃了,咋不念着皇爷爷对你们的好。”



    朱元璋笑的眼睛都眯起来,“咱大孙真是这么说的?”



    “三爷纯孝,和太子小时候一模一样。臣记得,太子早些年,训斥臣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常升观察着朱元璋的表情,见对方笑了,才又放下心来,继续说着。



    “皇爷、太子、三爷爱护常家,才会训斥常家,这些臣都记在心里头。臣知道,天大地大,都不及这份恩情大。”



    朱元璋笑道,“你们三爷啊,旁的没啥,就是孝顺。这一点,确实和太子小时候,一模一样。他也几次,帮着你们说话,劝咱不要对你们动怒。他和你们说的话,你们要记得。”



    常升重重的点头,“皇爷,您把心放肚子里。常家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听您、太子还有三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