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欢太叔 作品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条扁担,两头忙(第2页)



    詹徽也不想,“回皇爷,此次春闱,臣之吏部,已经是准备妥当。礼部已将名单送到吏部,臣日夜筛选。已得出其中优秀者,可为各地县官。”



    这番回答,与朱元璋所想一样,他伸出手,“把名单,再给咱看看。”



    詹徽赶忙的起身,将事先预备好的名单,送去朱元璋的手上,“皇爷,您请过目。”



    这份名单,朱元璋看过多次。其中的一些名字,他也能叫的出口。天下学子,其中不乏学识渊博者。可在此之中,再剔除出奸诈小人,并非易事。



    各地送过来的,皆言头角峥嵘、鳌里夺尊。



    再看几眼,朱元璋将本子丢在一边,“到时候从这里头,挑出几个出来。学识倒是其次,主要是品性要好。挑出来的这些人,全都送往吴王身边。”



    “人不要多,却要精。要是让咱知道这里头,有鱼目混珠的,咱指定不能饶了你。”



    詹徽连连的点头,心里却是犯起了嘀咕。



    学问好说,可是品性,又从何看起,再者而言,在朝廷上久了,又有几个能坚持当年刚刚读书入朝时的赤子之心呢。



    可这是旨意,詹徽又不敢不答应,只得头硬。



    忽的,詹徽想起那日朱允熥与他说的几句话。脑子一热,开口就说,“皇爷,前些日子,吴王与臣说了几个人,要不就从中选出几个来。”



    朱元璋脑门一皱,“哪几个。”



    “齐德、黄湜两人。”



    (齐德:齐泰,明太祖后赐名泰)



    (黄湜:黄子澄,字子澄)



    先是在脑中回想,朱元璋又拿起名录,用手指对着,挨个的去找,“这两人如何。”



    詹徽说道,“他俩都是南人,齐德为溧水人,黄湜为分宜人。两人皆是学识渊博,至于品性,臣不敢断言,可再考察一二。”



    朱元璋听着点头,“成,这两人,你就代咱去看看。若是品性也不错,就记下来。日后,让去吴王身边当差。”



    “臣,遵旨。”詹徽面如常色,心中确实火热的很。



    想来之后,齐德与黄湜两人,定是飞黄腾达的。因此,詹徽便有意,让这两人,归于自己的学生。约定门生,虽不光彩,却也要好于孤身一人。



    至于这齐泰与黄湜两人,品性如何。詹徽似并未考虑,朱允熥亲点的人。即便品性不佳,也怪不到自己的头上。



    瞅着詹徽渐渐的出去,走下御阶,直至没了人影。



    朱元璋轻轻的敲动桌面,毛镶于暗处而出,拜于御案之前,“皇爷,您吩咐。”



    “去,找个人盯着詹徽。这个人,跟咱打马虎眼呢。他以为,咱啥都不知道。他若不是跟在吴王身边,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也罢了。跟在吴王身边的人,都不准有这种小心思。”



    詹徽面露狠色,“臣,遵旨。”



    “再有,把齐德与黄湜两人,也查个清楚。若是可用,殿试之后,调去吴王府。若是个庸才,就让他俩在翰林院一辈子抄书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