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提点(第2页)



    董伦领旨去了,詹徽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



    双腿麻木,脖子酸痛,后背完全湿透。朱元璋每说一句话,詹徽的心底,都如同被巨木猛烈的撞击一下。而董伦先去了,詹徽更是犹如坠入冰窖。



    “起来吧。”



    趴在地上的詹徽,如蒙大赦,连忙站起来。



    双腿一时的失力,詹徽一只手按在地上。另一只手扶着墙面,艰难的从地上站起来。



    站起来了,詹徽却依然是低着头,不敢正眼去看朱元璋。



    “弹劾你的人,咱让毛镶去料理。至于你,把学子们都给安抚好了。到啥时候,朝廷都不能让别人说是有失公允。大明建国才多少年,就让人说出这样的话。”



    “臣臣知道了。”詹徽不敢不答应。



    天底下,最难安抚的就属学子们。读遍了圣贤书,自己恐怕是要被这些学子们给骂死的。可朱元璋发了话,詹徽又不得不应着。



    朱元璋双目逐渐聚神,他知道,这可不是一次小小的弹劾。



    被弹劾的两人,董伦曾是朱允熥的老师,詹徽又在吴王府当过差。这份弹劾,分明是冲着朱允熥去的。或者是,冲着自己来的。



    “吴王点的那两人,究竟如何。”



    詹徽抬头,做片刻的思索,“有大才,言语清晰,出口成章。臣也看了他俩的卷子,字写的漂亮,策论答的也好。臣虽然是自作主张了,却不后悔,吴王能得此二人能臣。”



    并非吹嘘与浮夸,黄湜与齐德二人,确有真才实学。



    朱元璋回过头,悠悠的看着詹徽。待他说完,朱元璋才开口,“那也不准这两人进头甲与二甲。他俩的文章,咱看了。写的确实不错,却有些好大喜功,名不副实。”



    “若都如他二人所说的,咱大明朝还不如前元了。”



    詹徽也领命去了,朱元璋渐渐的收起笑容。立于窗边,将弹劾董伦、詹徽的折子,丢进火盆里。只片刻,折子被火盆里的火吞噬,最终化为一片灰烬。



    看着跳动的火焰,朱元璋看着入神。



    “皇爷”



    一声没反应,毛镶又叫了一声,“皇爷”



    这时,朱元璋才缓过神来。扶着桌子,从地上站起来,“两个事,彻查南、北两边学子一事。把所有的卷子,不动声色的抄录一份,送到咱这儿来。”



    “第二,礼部、吏部,除去董伦与詹徽外,其余的人,只要是经手这次春闱的,全都拿了。那个在试卷上做标记的,拖到诏狱里剐了。”



    毛镶边听着边点头,“皇爷,只因此事,就不用黄湜与齐德两人,恐朝臣不服,以为是吴王私权。”



    朱元璋回头,脸上愠怒,“不平了天下的学子,咱还要这些个朝臣做什么。有不服的,一律拿了,不必奏与咱。所有舞弊、徇私的,发配海南,三世不得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