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这便是灾

    打了春,这天地间,也不比严冬时,好上多少。蔫儿了树叶,还有结了霜的谷子。无论从何处来看,都不像是要入了春的样子。



    待在宫里,朱允熥也是看不到半点的生气。每时每刻,不在盼着,早点儿开春。



    “殿下,皇爷来了。”王八荣小声的提醒。



    朱允熥拍拍屁股,一下子站起来,“皇爷爷,您咋到这儿来了。差个人到孙儿这儿言语一声,孙儿到你那儿去便是了。您又何必,亲自跑这一趟。”



    朱元璋扭动肩膀,咯吱咯吱的作响。



    “再不动一动,咱这把老骨头,就快散架咯。窝在宫里一整个冬天,和那野兔一个样,要冬眠呢。”



    细细去想,确实如此。



    一整个冬天,朱元璋几乎都是窝在永安宫或是坤宁宫。除去初一的早上大朝会时,在奉天殿见了见大臣们。



    这儿有一处池子,仔细去看,还能看到水面上的冰碴子。



    这个冬天,连水里的鱼,都不愿意怎么动弹了。而岸上的人,更是有些难敌这酷寒的严冬。



    “回收拾收拾,明儿跟咱一块儿去河南。总待在京城,你都不晓得外头的百姓,过得有多苦。咱要去看看河南今年的播种如何了,你也跟咱一块儿去吧。”



    朱允熥手上动作有些僵住,不自觉的搓了搓手,“那朝廷里咋办。”



    朱元璋挑眉说道,“有你爹呢,怕啥。让你爹在朝中,处理国事。正好的,让李善长帮帮他。至于你,跟咱出去见见世面。”



    “有句话咋说的来着,读啥书,行啥路”



    朱允熥把话接下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是古人说的,意思就是在书中看到的远不如自己亲眼得见的。”



    (原话出自于明·董其昌,《两般秋雨庵随笔》。但最早说的是唐时杜牧,也有注解。)



    朱元璋点头,“是这个理,再学就学傻了,不如和咱出去看看。”



    一块儿随行的人不少,多半都是去年乙丑新科刚得中的学子们。还有就是朝廷六部,各自分管的侍郎们。随行护驾的,是曹国公李景隆与开国公常升。



    早些时候,已有侍卫先行一步,早至驿站,沿途吩咐下去。



    “开国公,你说皇爷为啥选在这个时候,出巡河南。要是放在以往,皇爷可不会就这么出宫。”



    而常升心思,并不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