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唐铎的难处

    国子监,汇集着天下学子。
 


    他们与翰林院不同,国子监是民,而翰林院是官。
 


    朝廷,总能收着些来自百姓的请愿。这些请愿,大多时候,朱元璋也只是浅浅的看上几眼,留给丢在一边。
 


    与其说,这是普通百姓的请愿,倒不如说是国子监监生们的请愿。
 


    里面的内容,并非天时,也非农事,而是那些被人所诟病的科举与籍典。这两点,都是学子们,一直所希望朝廷去改变的两点。
 


    不过,朱元璋对此嗤之以鼻。
 


    唐铎渐渐的放慢脚步,不禁有些错愕的看着声音传来的方向。
 


    在这些国子监监生的口中,唐铎成了大明奸佞。这个词很重,哪怕是被一家问斩、被朱元璋恨之入骨的胡惟庸与汪广洋两人,朱元璋都是念及旧情,未给他们两个人,加上这所谓的“奸佞”二字。
 


    一时间,唐铎有些气短,走路时,只是几步路,他也会觉得气喘吁吁。
 


    “唐大人,他们”此时的唐铎,内心十分的不好受。当身旁有人说话时,唐铎更加难受。
 


    为官一任,唐铎自诩饱读圣贤书。从政十几年,唐铎也从未做出对不住百姓、对不住国家的事。即便如此,还是有一顶“奸佞”的帽子,扣在了他的头上。
 


    唐铎不禁摇头,深叹一口气,“咱们走吧,从后头绕。”
 


    他们不懂,不懂自己为何这么做。他们也不理解,自己的苦衷,究竟是什么。君国一体,君国一体,终究是君在前,国在后。
 


    侍郎张垦,师出名门。自打为官时,便入了兵部。
 


    军国大事,他甚至要比唐铎还要清楚。此刻,张垦也深知,唐铎做这个兵部尚书,多么的不易。
 


    从兵部主事这个位置时起,张垦便深知,一个王朝,要真的走向强盛。
 


    那么,国土之外的敌人,就必须要让他们偃旗息鼓。你可以蹦跶,但我必须时刻拥有消灭你的能力,同时我也必须要做到随时消灭你。
 


    只有这样,一个大一统王朝,才是真正的强盛。
 


    世人皆言,新吴王好战,老皇帝昏聩。但世人所不知的是,这祖孙三代,为这个王朝,做了多少。每个百姓,夜里能够安然入睡,这定是前线将士,有一次把蒙古鞑子给打服了。
 


    唐铎轻轻的咳嗽,手里攥着朱标刚刚给他的旨意,他要用最快的速度,给大宁府、金州、雁门关各发去一份,一刻也不能耽误。
 


    国子监有眼力好的,他看见本早应该从奉天殿出来的唐铎,此时却不见了踪影。
 


    他的目光,汇集在了奉天殿后殿,通往景仁宫再绕行兵部的一条路。
 


    “诸位,那个唐铎,怕不是从那条路跑去了。此人花言巧语,蒙蔽圣上。咱们要把他给揪出来,绝不能让他坏了咱们读书人的名声!”
 


    这个国子监监生,名叫郭存已,福建泉州人。乙丑科科举落榜,只得再回国子监,做这个监生。
 


    有了郭存已说话,一群国子监监生纷纷起身,跟着郭存已,往奉天殿后头的那条路过去。
 


    唐铎年纪大了,脚力自然是不如这些年轻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