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爱才之心(第2页)


    几个眼神,李景隆就能猜出蓝玉心里想的是什么。
 


    如此人精,李景隆不如做个顺水推舟。反正答应不答应,自己该说的话可是全都说了。
 


    蓝玉摆一摆手,“不打紧,你想好再来找我。写折子,写两份。一份给皇爷送去,另一份给京城送去。就说,曹国公大败兀良哈。”
 


    马皇后几步走过来,扶起徐达,“天德,今儿这坤宁宫里,只有朱重八、徐天德,还有我这个嫂子。”
 


    “这大明朝那么大,也就坤宁宫这一亩三分地,咱都得听她的。”
 


    徐达几次回头,无奈之下,只得提起筷子,“皇爷,那臣就却之不恭了。”
 


    只嚼了几下,徐达就赶紧咽进肚子里,“皇爷,臣斗胆了。这豆腐,可不如当年的好吃。臣吃着,这怕不是娘娘的手艺吧。”
 


    “说咱藏着掖着,再夸你直肠子,那咱可就不乐意了。天德,你帮咱说说,告诉她,你在家临出门时,都抱怨个啥呢。”
 


    即便是杯中已经无酒,尽洒在了桌面。徐达还是仰面,一饮而尽。嘴里没有滋味,苦的是心里。
 


    喝酒正欢时,却突然扯到了胡惟庸。不论胡惟庸是对或是错。但毕竟是已经死了,既然死了,再提又有什么意义。
 


    至今日,大明建国三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福建水师案,全是朱标主查主审。砍下胡惟庸脑袋的刀,也是朱标下令的。
 


    马皇后也不甘示弱,“老四娶了天德闺女,那咱们就是儿女亲家。这一家人的事,我咋就还不能说两句了。”
 


    朱元璋不管徐达,自顾自的说着,“咱呐,老了。不光是手脚,就连这脑子,都跟不上趟了。光一件事,咱得想上好几天。”
 


    论大明建国第一功臣,首功当属李善长。而徐达,则是要比李善长,圆滑的多。
 


    朱元璋沉思片刻,再次开口,“即日起,吴王参知奉天殿议政。所有吴王府属官,一并过来旁听。”
 


    徐达竖起耳朵,半闭着眼睛。顺着声儿瞥过去,只见得毛镶站在门口。同样是笑吟吟的,与徐达对视着。
 


    朱元璋点一点头,毛镶快步走进来,在朱元璋耳边低语几句。
 


    “回皇爷,来之前,臣已经命人告诉给了燕王。这个时辰,怕是在家门口等着您呢”
 


    经过徐氏时,朱元璋站住脚,深深的看着徐氏,淡淡开口,“你有个好爹,皇后也替你和老四说话。不是你,咱指定废了他。”
 


    “进屋说吧,你不觉得丢人,咱还觉得丢人呢。”朱元璋两只手,背在身后。带头往中厅去走。
 


    但朱元璋又多次称赞李世民,称他是:百功之主,鲜为其过。单凭治世言,无人可出其右。唯我朝之君,可赴其之明言。
 


    朱元璋厉声打断,“咱教训自己儿子呢,你别插嘴!一个黄狗儿,一个朴无用。咱倒是要瞧瞧看看,咱这身边,到底还有几个是老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