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急变

    不止是常升,就连朱允熥,都冷冷的盯着这里。遇着事不怕,就怕遇着事还慌慌张张的。
 


    慌张,解决不了任何事情,还会影响自己的判断。
 


    对此,朱允熥深有体会。
 


    上一世时,在蓝玉案发后,自己的心态明显发生了变化。许多的事情,都变得畏手畏脚。恰恰就是这种心态,最终让出了储君的位置。
 


    以至于,再后来被自己的亲叔叔灌了一葫芦的药。
 


    来人不敢说话了,憋红了脸,半天也没蹦出一个字来。只是眼神,飘忽不定。
 


    常升怒了,一巴掌打下去,“狗日的,你倒是说话呀。三爷让你别慌,又不是让你不说话。再这样,你这辈子都别说话了。”
 


    “开国公,鞑子来了!”
 


    “什么!”
 


    常升一下子就惊了,眼中的迸射出异样的光芒。半张着嘴,盯着城下北边的方向。他看不到丝毫的动静,心里却知道,没人敢拿这事儿作假。
 


    把人拉到一边,常升一改往日,“多少人。”
 


    “数不清,少说也得有一万人。”
 


    “大同有多少人。”
 


    “一万六千人。”
 


    常升哆嗦了一下,眯起眼睛。
 


    一万对上一万六,看似人数占着优势。但大同大大小小,一共是十二座城门。
 


    这十二座城门,都得派人去守。
 


    如此一来,人数优势,就根本不起作用。
 


    想了想,常升摆摆手,示意那人先下去。自己挪动脚步,到朱元璋边上,声细如蚊,“皇爷”
 


    朱元璋躺着,眼睛也不睁,“啥事,嘀嘀咕咕的。”
 


    “皇爷,要不咱们去云州瞧瞧。”
 


    朱元璋坐起来,挑一下眉,“云州,去云州干啥,咱们不是刚打云州过来嘛。说吧,啥事,这天塌不下来。是不是,有鞑子奔这儿来了。”
 


    听不清刚刚两人说了什么,可朱元璋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慌里慌张的样子,再加上常升突然让他回去云州。如此种种,朱元璋也能猜出几分来了。
 


    常升并不否认,一下子跪下,“皇爷,鞑子带着约摸一万人,直奔大同来了。臣斗胆,请皇爷移驾云州。待大同太平了,臣再去云州接驾。那时,再请皇爷,治臣大不敬之罪。”
 


    朱元璋沉默一会儿,转头去问朱允熥,“大孙,咱问你,怕不怕。”
 


    “孙儿是朱家的子孙,怎么会怕区区鞑寇。”朱允熥拍了拍胸脯,“孙儿还想和您请旨,出城去砍鞑子呢。”
 


    “放屁!”
 


    朱元璋骂了一句,“咱大明朝那么多能打仗的,用得着你出城?”
 


    说完,朱元璋起身,看了一眼似乎十分太平的城楼下。沉吟片刻,“常升让咱们去云州,你说咱们该不该去。”
 


    “不该去!”
 


    朱元璋回过头,咬字道,“你听着,该去!别和咱扯那些大道理,什么与百姓同在,不怕啥的。你是不怕了,可将士们怕。他们怕咱们出事,怕他们护驾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