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两边四周的人,见朱允熥先他们几步进了奉天殿,便再迅速围上来,把唐铎围在中间,“唐大人,您还请留步。”
 


    被里里外外几层的围着,唐铎这是想走,也走不了了,愈发的无奈,“诸位大人呀,你们这是做什么。殿前如此,有失仪之嫌。咱们都快些进去,准备着上朝吧。”
 


    众人仍然不散,“唐大人,这吴王他与您说了些什么。我等瞧着,吴王为何有些气恼呢。”
 


    唐铎一愣,恶狠狠的咬牙道,“有我等这样的臣子,不想着为君分忧,每日明争暗斗的,吴王他如何不气恼呢。”
 


    “这”唐铎推开人群,又说了一句,“诸位,上朝去吧。”
 


    奉天殿的金殿中,文武两边站好。
 


    与往日一样,朱标站在朱元璋的身边。而不同的是,朱允熥这回站在堂下。与几位藩王,站在一块儿。
 


    朱元璋半眯着眼睛,在人群中,寻找着汤和的踪影。
 


    “汤和呢,咱记得他昨儿回来了。”
 


    无人回答,朱允熥只得站出来,“陛下,信国公一路舟车劳顿,到了京城又有些水土不适,故染了些轻疾。今儿的朝会,信国公告了假。”
 


    朱元璋笑道,“得,就他一人金贵着呢。咱从大同回来的时候,也没见咱哪哪不舒坦。这老了就是老了,不服不行。”
 


    “传旨,让汤和好生静养。待他好了些,咱亲自去看他。”
 


    朱允熥默默退到一边,耳边是朱元璋说的几句场面话。毫无疑问的,汤和此刻在哪,朱元璋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正如十多年前,封侯拜相时,得知自己只受得一个侯爵,心中不忿。
 


    “汤和没来,咱们还得继续说事。”
 


    朱元璋站起来,走到最前头,目光看一眼朱允熥,再迅速收回来,“前些日子,兀良哈使者到了。也没说旁的,就是要跟咱们大明朝称臣。说的就是,年年送岁币、牛羊。”
 


    “咱们和蒙古,也是打了一辈子的仗了。到了今儿,总算是分出个胜负来了。”
 


    笑吟吟的看着蓝玉,“蓝玉,此役当为首功。在山西时,咱就下旨蓝玉。打赢了,咱就给他一个梁国公。如今,咱可不能食言是不。”
 


    虽说是提前给了铁券、金印,可今日从朱元璋嘴里说出来,这事儿才算是真正定下来。
 


    “李景隆、赵思礼二人,赐免死铁券,银万两。至于咱儿子,你们的燕王。咱有一条咱当年用过的皮带子,赐给他了。”
 


    几位主将,皆有封赏,就连本被划去名字的赵思礼,也得了一万两银子与一张铁券。唯独,今儿朝会没来的汤和,漏掉了。
 


    看似无意,却也是有意。
 


    却有不开眼的,都察院右都御史提起了汤和,“陛下,您漏了信国公。”
 


    朱元璋脸上的笑瞬间止住,看一眼声音传来的方向,又迅速移开,冷冷的答应一声,“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