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分而治之(第2页)

 


    燕王朱棣,也正好是归大宗正院所管。让朱允熥跟着朱樉一块儿去管,这也是朱元璋特意安排的。
 


    “侄儿啊,你四叔的事,你跟着来看看就是了。到了你爷爷那儿,你就说,你四叔已经认错了,悔过的很。”
 


    与往日一样,天界寺依然是香客不断。从堂前那一大鼎的香炉来看,今日又是赚了不少香火钱。
 


    最多的,这就是李景隆再带上几个家丁,跟在后面,以供差遣。他可不记得,自己出宫时,有知会应天府。
 


    那边的官差头子一听,屁颠屁颠的跑过来,“臣见过三爷,三爷您今日随便逛。这些刁民,臣都给您赶开。”
 


    “我出宫的消息,除了皇爷爷和皇祖母,没再告诉给别人。那东宫,也不会派人去知会应天府和五城兵马司。”
 


    上一次申春楼之后,姚广孝就觉得,这个五岁的皇孙,一点也不像只有五岁。那藏在肚子里的城府,太深了。
 


    姚广孝走到朱允熥对面,全然不顾李景隆拔出的佩刀,“殿下若是燕王的年纪,那小僧倒也是信了。”
 


    “出家人不打诳语,茶好,杯子也好,茶自然更香。若只是茶好,杯子却不好,这茶也难成大器。”
 


    “殿下,门外的官差,既然不是您叫来的,那只能是另有其人。至于这人是谁,殿下心里也该比小僧清楚。”
 


    “殿下,您与其总想着改变别人,不如做好自己。不然,即使您坐上那个位置,也坐不长久。”
 


    “殿下,您别听这个和尚胡说。哪个出家人,是他这个德行。就他这张嘴,皇爷迟早是要给他堵上的。”
 


    只有老妪的孙子,坐在那里翻动手中的书。还有就是老妪,坐在小板凳上,用勺子搅动锅里。
 


    一边说话,老妪掀开锅盖,在锅里舀上一大勺,“还是和上回一样是不,多芫荽,来点蒜。”
 


    天气冷的很,坐在路边,喝上一碗鲜美的驴肉汤,再吃几块驴肉,别有一番滋味。
 


    直到走出这条街,李景隆才小声着回答,“殿下,宋国公家臣不知。但臣家里,是绝对不敢欺压百姓的。”
 


    这些街上的税,基本上都落入了这些淮西勋贵的口袋里。而朝廷国库,却是什么也没捞到。
 


    “关起门来,你们如何穷奢极欲,孤管不着。可这若是成了别人的把柄,曹国公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看到朱元璋也伸长脖子,眼睛滴溜溜好奇的看着奉天殿里头,“熥儿,你看啥呢,那么聚精会神。”
 


    奉天殿门口,朱元璋把手伸进食盒里,夹上一块驴肉,放进嘴里,整个人都美的不行。
 


    吃上几块,朱元璋才恋恋不舍的合上,“这些,留给你皇祖母。她跟咱一辈子,打仗时,
 


    背着朱允熥,爷孙在奉天殿的大殿内走动着,“你别替他们藏着。这些人,心里没个准的。谁对他
 


    “平日里,收收税啥的。只要百姓过得下去,咱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不然,他们去贪,去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