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伪证”(第2页)

 


    高翰被勒的喘不上气,身体胡乱的蠕动着。
 


    嗓子里“吱吱喳喳”的发出声音,脸色也由通红变的惨白。直到四肢渐渐的脱力,宋忠才把手给松开。
 


    高翰大口的喘气,眼睛大大的睁着,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老子问你,有没有佟维。”
 


    “有”高翰虚弱的回答,又猛烈的咳嗽起来。不停起伏的胸口,还有两眼之中,刚刚濒临死亡的恐惧。
 


    艰难的撑起身体,高翰有些畏惧。
 


    宋忠却像没事人,把盘子再往高翰面前推了推,“快吃吧,吃完随我进宫。”
 


    此时,高翰也不敢与宋忠说话,跪爬着过去。即使没什么食欲,再加上刚刚喉咙被勒住,更是吞咽不得。可看着宋忠的表情,高翰还是狼吞虎咽着。
 


    一张嘴,塞的满满当当。
 


    “你供出来的那些人,没一个是承认的。不仅如此,佟维几人,还建议吴王,将你速斩。”
 


    宋忠蹲在地上,小声的和高翰说着外面的事。高翰也是,竖起耳朵,仔细的听。
 


    “吴王和太子一样,没证据,也不愿就这么把人拿了。毕竟,吴王虽有储君之名,却无储君之实。贸然拿了人,恐有非议。”
 


    “因此,吴王想的是,把你叫去,与佟维当面对质。或者,你再说些证据来,能坐实佟维几人罪证的。”
 


    高翰费力的咀嚼,两边脸颊,已经有些酸痛。
 


    不得已,高翰吐出嘴里咀嚼了一半的饭菜,喝了一口酒,深吸一口气,“在鼎轩阁二楼,有一幅字。这幅字,没有落款,也无盖章。”
 


    “谁的。”宋忠提起精神,低声问道。
 


    “胡惟庸。”
 


    宋忠点一点头,却还是不解,“那与佟维何干。”
 


    高翰笑了,平复一下心情,接着说道,“宋大人,您可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那三个审问下官的,随意哪个,弹劾的折子递上去”
 


    突然的,高翰把嘴凑到宋忠面前,“宋忠,您想想,在陛下面前,再提胡惟庸。这个佟维,怕是活不过明天。陛下可一向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更何况,为了吴王,陛下也不可能留着胡惟庸余党的。”
 


    宋忠眯起眼睛,“你这是捏造”
 


    “这哪是捏造呢,佟维本就与鼎轩阁脱不了干系。陛下指派吴王主审,正与当年太子主审胡惟庸案相当。这个时候,正是要吴王从速审出东西来。若要证据,胡惟庸的这幅字,就是铁证啊。”
 


    宋忠不说话了,心里头仔细琢磨着高翰说的话。
 


    当年,胡惟庸每日审阅从各省送来的折子。这些折子,又会汇总到朱元璋那儿。因此,对于胡惟庸的笔迹,朱元璋是再熟悉不过了。
 


    只是,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就怕整个文官集团,都得沦为刀下鬼。
 


    而这,恐怕又是朱允熥所不愿意的。
 


    “吃完了,那儿有身干净的衣裳,换了去。别蓬头垢面的,就到吴王面前。”
 


    宋忠也不愿再去想那么多,拍了拍肩膀站起来,走到门口去等着高翰。路过一处时,宋忠朝里看了一眼,戏谑的笑道。
 


    “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