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铲奸

    送走常升,朱允熥这才是松了一口气。回屋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想的深沉。
 


    添了水,加了茶叶。
 


    王八荣提着壶,就往这边来。刚刚跑着回来,两条腿,硬的生疼。走路时,都觉得使不上劲儿。
 


    可朱允熥回来,一直都有添茶加水的习惯。因此,在后堂,那一壶水,始终都在炉子上烧着。时不时的,再有人将水添满。
 


    而王八荣回来后,就只需将壶里的水,泡得了茶,给朱允熥提过去。
 


    到门口时,王八荣下意识的瞥了一眼四周。却见黑压压的一片,正往这边过来。领头的几个,王八荣并不认识。可从这些人的眼中,王八荣看到了不安与惧色。
 


    “这位公公,请问吴王可在殿中。”
 


    王八荣动了动嘴皮子,握紧水壶的提手。似乎这些人,看着有些来者不善。
 


    可王八荣又不信,在这深宫之中,有人会对朱允熥不利。这些人身上的官服,王八荣也是瞧着熟悉。
 


    “几位大人,吴王就在殿内。可没吴王的意思,任何人都不得进去。”
 


    说着,王八荣使了个眼色,左右两边的殿前军横在门前。这时,王八荣笑了笑,露出往日的表情。
 


    “几位大人稍等,杂家进去通报一声。”
 


    那边关上了门,太仆寺少卿韩懿啐了一口,“呸,什么玩意儿。一个太监,也敢如此。吴王与我等不和,定是有这些奸人,在其中挑拨。”
 


    周围几声附和,却没人敢上前多说几句。
 


    自讨了没趣,韩懿也不再说话。
 


    脑子里不停的回想着,在朝会上常升说的那些话。若是放在以前,韩懿还不会慌张。毕竟,法不责众。
 


    可自打胡惟庸案之后,成千上万人一块儿掉脑袋,似乎也是正常的。
 


    “殿下。”
 


    朱允熥想着事情,听到王八荣声音,有些不悦。伸手随意的一指,“放那儿吧,孤想喝了,自己添。”
 


    王八荣还不离开,站在一边。
 


    “嗯,还有什么事?”
 


    王八荣侧着身子,“殿下,门外来了一群大人。奴婢不认得他们,可他们身上,都是穿着朝服呢。奴婢一看,他们便都是下了朝就过来的。”
 


    顺着往外一看,果然是黑压压的一片人影。
 


    不去问,朱允熥也知道这些人是来做什么的。无非就是东窗事发了,都跑来求情,求生路了。
 


    “呵,孤让他们自己来认罪时,都不来。怎么,父亲朝会上一句话,就让他们都乖乖的跑来了。难不成,孤在他们眼中,就是如此的一文不值。”
 


    沉吟片刻,朱允熥咬牙道,“不见!一个都不见!告诉他们,刑部定罪了,孤开脱不了。”
 


    明显的感受到朱允熥情绪的变化,王八荣低着头躬着腰,慢慢的退出去。
 


    直到彻底看不到朱允熥,王八荣才直起身子,开了门,冷冷的看着这一众人,扯着嗓子发出难听的声音,“各位大人,都请回吧。吴王说了,一概不见。”
 


    沉闷了片刻,韩懿大怒,突然冲到前面,将王八荣按在地上。
 


    “老夫今日就要为大明铲除奸佞!”
 


    但也有其中不少,妄图复国。不得不说,这对大明朝的统治,造成了不小的威胁。这也是朱
 


    待李景隆退出去,朱元璋沉吟片刻,“传旨,赏刑部侍郎章封,秉承国法,朕心甚慰。加为大
 


    头。听见脚步声,他连忙站起来,抱住牢柱,盯着声音传出的地方。直至见了李景隆,张连虎顿
 


    去了脚镣子,李景隆半蹲在地上,一根手指头指着张连虎,“待会儿,我带你出去见吴王。他
 


    里,有一妻一妾,还有俩闺女。小的那闺女,大的才四岁,小的还在吃奶,都离不得娘。曹国公您把金银拿去,
 


    女做什么。你的金银,你自己留着。你自己媳妇、闺女,也自己看着。老子没那闲工夫,替别
 


    进门的汉子,肤色黝黑。许是常年在海上的缘故,皮肤干裂。双手双臂,尽是裂开的口子。眼睛不大,
 


    “你乱叫什么!”李景隆跳了起来,怒视张连虎,“乱说话,剁了你的嘴巴。不知尊卑的东西!”
 


    只凭大明赏的那些瓷器、茶叶、丝绸,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们就用白银,去和高丽买。他们多有银矿,
 


    爷都不敢自比于天,于天于地,甚是恭敬。就这个弹丸小国,夜郎自大,还冒出这么多个天皇,简直可笑。”
 


    作为一国之君,朱元璋首先要考虑到的是国家的稳定与王朝的延续。再加上朱元璋谨慎敏感
 


    监着,每年特定时候,准许下海捕捞。准许百姓,靠海吃海。到期不回者,家中妻儿问罪,充入贱籍。
 


    璋敏感的神经。坐在深殿之中,朱元璋又一次回想起了这个,被他遗忘了十五年的事情。
 


    佞臣!教唆着咱孙子,坏了咱的祖制,都没安啥好心。”朱元璋突然的有些心力交瘁,脑袋斜着垂下。
 


    上,“皇爷爷,您这就错怪孙儿了。几个叔叔待孙儿,如同己出。孙儿明白事理,谁对孙儿好,孙儿都记着呢 ”
 


    开海与禁海,都需要大量的银子。动辄几十万百姓,都得跟着朝廷简单的一张嘴,而背井离乡。
 


    咋就想不到银子之外的事。建国之初,朝廷下令禁海。几十万百姓,都得往里头迁。这才多少年,就又开了。”
 


    去,咱是不必操心了。你动动嘴皮子的事,那可得从户部到各省再到各府县,一层一层的下去。这得多少年,
 


    永乐二年,朱棣下旨逐开泉州、松江二府。福建水师,全力征剿倭寇,打通商路。仅仅是到了永乐五年
 


    朱元璋依旧耐住性子,“你说的不错,可这边富了,别的省瞧见了,要眼红。结果呢,都跑去海上。
 


    着话,“皇爷爷,朝廷可半开半禁。只准商人出海,原先种地的,不准他们出去。提高商税,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