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请东宫

    这事儿,可不能就这么轻易的翻过去。即便是朱允熥想翻,朱棣也不能这么轻易的,把这一篇给翻过去。
 


    不知不觉中,朱棣已经是完全的和朱允熥,站在了一起。
 


    “爷,您去哪儿。”小厮在后头追着,眼看着朱棣坐上马背,就要一直往前走。小厮有些急了,自家爷的性子最急,若是做出什么不得了的事情来,自己可是要挨板子的。
 


    可自己两条腿,如何追得上四条腿呢。
 


    无奈,小厮只得是折返回去。两条腿,抡起来的往内屋跑。
 


    “燕王妃,燕王出门去了。”
 


    现在燕王妃徐氏寝屋的门口,小厮隔着大门,与里头说话。
 


    沉闷片刻,里头传来了徐氏的声音,“出去便出去了,这事儿也需得与我说?腿长在他身上,旁人如何能左右他的去处。再说了,他是大明燕王,想到哪儿去,谁又能拦得住他。”
 


    自打回京,徐氏就与朱棣生着怄气。
 


    平日无事倒也罢了,可有事时,朝廷里又用不到朱棣。
 


    一个燕王,只得由朝廷养着。
 


    再到了自己儿子朱高炽那一代,就得由燕王降为郡王。再传一代时,爵位只会越来越低。
 


    而朱棣,窝在京城,从不来半点的军工,如何能保证自家儿孙的富贵呢。
 


    “燕王妃,咱们老爷往周王府去了。”
 


    门一下子被撞开,徐氏手里还拿着针线,满是不可思议,“去了周王府?燕王与周王来往虽密,可那也是以前。自打分了出去,这兄弟俩就连说话都是很少。”
 


    脑子走了一圈,徐氏急着弄出前因后果,“说说,燕王去周王那儿之前,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
 


    “见了吴王殿下。”
 


    对于朱允熥,徐氏实在是喜欢不起来。自己娘家的爵位被削了,自己儿子的藩王之位,日后也会不保。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东宫的那位吴王。
 


    徐氏冲后面使一个眼色,身后伺候的丫鬟会意,立马端来一杯水。
 


    “喝些水,润润嗓子,慢慢说。”
 


    小厮有些受宠若惊,又不敢推辞,只得是接过水杯,一饮而尽。
 


    茶水的甘甜,充斥着口腔。
 


    这一杯茶,也让小厮清醒不少。他心里清楚,这杯茶,可不是好喝的。
 


    “燕王妃,您吩咐,小的听您的。”
 


    徐氏笑着点点头,“你去周王府,把燕王给叫回来。他若是不肯,你就说告诉他,太子到了,让他赶紧回来。”
 


    小厮噎了一口,“太子”
 


    再看徐氏的眼神,小厮不敢再说话,连连的点头,“小的知道了,小的立马就去周王府。告诉燕王,太子爷到了,请燕王速速回府。”
 


    正要走时,再被唤住,“若是周王想一并前来,你就说要问问太子的意思,你不敢做主。”
 


    看着小厮跑远,徐氏若有所思。
 


    手中的链子,不停的搓动。直到后头有人提醒了几声,“燕王妃燕王妃”
 


    徐氏回过神来,抬手吩咐道,“走,咱们更衣。换上正装,进宫去请太子与太子妃到咱们燕王府做客。”
 


    朱元璋挑一下眉毛,“那咱不在呢,人总有要死的时候。咱不在了,你咋办。”
 


    “多或少,都是其次,但得一样多。互相制衡,朝廷才能稳当。”
 


    安乐堂是有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子里杂草丛生。一些废弃的宫中用具,都被随意的堆放在这里。
 


    不用干活,不用伺候人,就能有饭吃。他们的日子,可又比宫外的老百姓好太多了。
 


    吕氏抬头,有些惊喜,又警惕的看着四周,“你怎么来了!这个时候,你哪能到这个地方来!”
 


    太监们,又不得不开始伺候吕氏。只是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也不用一直提心吊胆。
 


    爷把您放出来。皇爷爷他重情,只要咱们认错,就没事了。”
 


    他的人生,似乎就是一直逆来顺受。别人说什么,他就做什么。自己的主观,向来没有。
 


    宫中花园的垂杨柳旁边,朱元璋用蒲扇盖住自己的脸,打着轻鼾。
 


    朱允炆可不是心善,他那是遇事犹豫不决。而这样的性格,恰恰是吕氏赋予的。
 


    可以很好的抚平朱元璋的心境。树叶落在水面时,荡起的那一层涟漪,也正如朱元璋此刻的心情。
 


    的停顿。那一刻,他的心里,出现了莫名的话慌张。在他心里,四叔还是那个四叔。
 


    都是该杀之人。他们只是会用杀人,这个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同样的,朱棡手底下的
 


    朱元璋抬头去看朱棣,“咱还以为,你不认咱这个爹了呢。咱在这儿,等你过来,可是等了不少天。”
 


    他不可置信的去看朱元璋,对方的眼神,锐利且坚定。他不相信,朱元璋会毫无征兆的说出这句话。
 


    但朱元璋忽略了人性,更是忽略了事在人为。
 


    到,自己的儿子可能会“靖难”。正所谓,知子莫如父。儿子心里想的什么,朱元璋很容易就能猜
 


    “儿臣,不敢想别的,只愿做大明燕王,守土拓疆。”朱棣的呼吸,逐渐平稳。
 


    儿。咱告诉你们,他爹,不仅是你们的大哥,更是大明朝的储君,以后的皇帝。”
 


    这是一个勤劳的民族,百姓们对于春耕,有着很深的执念。
 


    李善长拉不开弓,院子里却摆着一把一百二十斤的大弓。
 


    当旨意刚下的时候,李善长就变得十分谨慎。给皇子皇孙挑选侍卫,看似平常,却意义非凡。
 


    “你就算是不会,也现给我学
 


    李善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毛镶,这些日子,毛镶把朝廷里,搞得人心惶惶。虽多有怨念,却也无可奈何。
 


    套把式来。我可告诉你,驸马只能保李家一代,而这个侍卫,可保李家三代!”
 


    虽然大狗大字不识,为人莽撞,但李善长却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什么都没问到,李善长有些失望。管家急忙的捧来官服,就要给李善长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