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欢太叔 作品

第五百六十章 京城常家与凤阳常家(第2页)

 


    子了。”朱允熥突然生气,“祸从口出,而舅姥爷您说话,却是口无遮拦。”
 


    很多次,朱标都告诫蓝玉,嘴上要有个把门的。
 


    “蓝玉,我若是皇爷爷,定饶你不得。这铁链子,不光要链住你的手脚,更该链住你的嘴!”
 


    朱允熥冷笑道,“怎么,听你这话,蓝玉你这是还对皇爷爷有怨气。”
 


    二年征王保保,你纵容兵士,强抢民女。六年时,平定福建水賊,賊首已降,你又杀已降賊众
 


    粮仓。十二年时,你与颖川侯入滇,将帅不和,致使军心涣散,首战即溃。”
 


    蓝玉被说的冷汗直流,按照大明律,这些罪,罪罪当诛。
 


    蓝玉只是愣了一下,就连忙点头,“认,臣都认。”
 


    北战事有魏国公,西南战事有英叔。大明朝,少你一个蓝玉,不碍事。”
 


    走。后面,毛镶拎起又粗又重的大铁链子,“永昌侯,我要是您啊,就认个怂。这腰杆子,何必挺得这么直呢。”
 


    不知道没什么,这个四岁的朱允熥,说话的时候,似乎从不留缝。
 


    手里拿着刚刚在诏狱侧室,隔墙的人把朱允熥和蓝玉两人的对话全都记在了纸上。
 


    朱元璋粗略的看了一眼,脸上挂着笑,“这小子,骂得好。”
 


    京城西南角的诏狱之中,毛镶为蓝玉单独开了一间。
 


    中年人手还悬在半空中,“下官写好了,永昌侯,您继续说。”
 


    把纸揉成团,“不成不成,皇爷瞧见了,还不扒了我的皮。在皇爷面前文绉绉的,搞不来这一套。”
 


    了。这鬼地上,老鼠来了,都掏不出个洞来。臣心里头憋屈,您就放了臣吧。”
 


    蓝玉深以为然,“不错,让你让毛镶送去给三爷,顺便提一嘴,蓝玉真的知错了。”
 


    蓝玉叫住他,“等等,你叫什么名字,现在是什么官职。”
 


    詹徽有些不满足,仅仅是蓝玉的人情,还远远不够。
 


    “下官都察院都监察御史詹徽,求见三殿下,烦请公公通报一声。”
 


    詹徽轻轻笑着,从袖子里摸出一个袋子来,“这位公公,银子不多,您拿去吃茶。”
 


    就这样,詹徽在太阳底下,整整站了两个时辰。
 


    “三爷,您下课了。”王八荣看到朱允熥,赶紧迎过去。
 


    伐的机会,于是才有了捕鱼儿海大捷。又有了后来的,册封梁(凉)国公。
 


    但是,詹徽太清楚淮西一派的秘密。可以说,詹徽是推动了蓝玉被杀。
 


    “永昌侯怕您,对了皇上来说,才是对永昌侯最有利的。”
 


    看着詹徽走远,朱允熥下了一个决心,“你去告诉皇祖母,孤今日去皇爷爷那儿。”
 


    朱允熥坐在朱元璋身边,眼巴巴的看着朱元璋批阅折子。
 


    朱允熥心里好奇,却不敢去看,只能斜眼,偷偷的瞄上一眼。
 


    尽皆被俘。燕王身中三刀,仍然奋勇杀敌,进而不退。三军备受鼓舞,因此大败残元元帅脱尔帖花。
 


    只是,朱元璋还沉浸在自己的儿子奋勇杀敌之中。
 


    朱允熥抿嘴,深吸一口气,“大将军徐达,深得朕心。此役得胜,残元秋收之时,再不敢南
 


    徐达,玉如意一副,金丝铁甲一套,琉璃凤彩瓶一对,蝉丝金水履一双。”
 


    朱元璋听完,微微眯眼,“这些,你是从哪儿学来的。”
 


    佑大明百姓。望朕之四子,拱卫边塞,守一方万民。”
 


    但这是朱允熥,朱元璋巴不得朱允熥多学些
 


    再者而言,你争了,这是好事。最怕的就是,我有意,你却无心。
 


    接着,朱元璋亲自磨墨,“全都写下来,再最后再加一句。十六年正旦,咱在仪凤门,盼卿回京。”
 


    朱允熥认真的在折本上写好,再把朱元璋后来说的话,也给加进去。
 


    放下笔,朱允熥扭头去问,“皇爷爷,今年正旦,二叔、三叔、四叔,五叔,他们也要回来吗。”
 


    “你皇祖母,也是想你那几个叔叔了。”朱元璋嘴硬,就是不提自己也想儿子。
 


    大明朝北方的安定,在他俩手中,丝毫不得马虎。
 


    朱允熥的目光,放在了蓝玉的那道乞罪的折子。
 


    以一国之力,养天下藩王。一方有乱,诸王讨之。无事之秋,屯兵养战。
 


    朱允熥轻轻的摇头,他可不敢说太多。还差
 


    正如朱元璋所设想的,皇帝稳坐京城,藩王们拱卫四方。
 


    朱元璋满口答应,“好好好,等他们回来了,咱给他们下旨。”
 


    放在一边,朱元璋突然问着,“熥儿,你若是皇帝,你能让蓝玉认错不。”
 


    朱允熥点点头,“把皇祖母给孤做的那件棉衣拿来,孤今天穿这一件。”
 


    重华门口,朱允熥怀里揣着小暖炉,站在边上。
 


    在这里又等了一会儿,朱允炆才扶着朱元璋,从坤宁宫的方向过来。
 


    “臣家里,有一根辽东的野参,也不知道有多
 


    朱元璋笑呵呵的看了一眼,“咱不要,你爹留着吃吧。这玩意儿大补,当年你爹打仗时,流不
 


    着吃吧。这玩意儿大补,当年你爹打仗时,流不少血,这也能补补。不然到了老,跟咱似的,身
 


    望朱元璋可以长寿。一方面,是出于对朱元璋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朱允熥碰了一下,呵呵笑着,“李景隆,孤问你,这玩意儿吃了大补?”
 


    朱允熥拍了一下胸脯,“到那时,皇爷爷您坐在京城,孙儿为您开疆拓土。”
 


    这是整个大明朝,最热闹的地方。前面是仪凤门,又与朱雀大道相交。每日这里,都是商贾云集。
 


    一听是驴肉,朱元璋一下子来了食欲,“走,去尝尝。”
 


    伸头看一眼,锅里咕噜咕噜冒着泡。朱元璋心里难耐,“一碗八大枚,咱多吃点。”
 


    驴肉上来,朱元璋拿起旁边篮子里的蒜,在桌子上拍开,“老姐姐,再来一把芫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