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雨夜

    雨愈急,天地之间,犹如恶龙转世,一片沉寂之后,就是风雨狂啸。
 


    廊前、廊后,挂在高处的灯笼,被风吹的左右乱摆。里面的灯火,也是忽明忽暗。刹时,一处灯笼被吹灭,映衬出黑亮的地面。
 


    王八荣怀里揣着几本书,远远的跟在朱允熥与沐英两人十步开外。
 


    全身上下,王八荣已经是完全的湿透。几缕头发,紧紧的贴在脑门。雨点急而大,砸的王八荣睁不开眼睛。
 


    “殿下”
 


    王八荣试着叫了一声,前面朱允熥站住脚步,回头去看。
 


    “殿下,这雨太大了。您还是与黔国公,回屋子里商议事情。奴婢身子贱,即便是死在这儿也不打紧。可您从小身子骨就弱,若是再染了风寒,奴婢哪儿担罪的起呀。”
 


    见着朱允熥湿透了的下半身,王八荣满是心疼。
 


    放在平时,王八荣是绝对不敢,在朱允熥与某个国公、大臣商议国事的时候,打断他们的说话。
 


    风刮的更紧,沐英也赶紧接着王八荣的话往下说,“殿下,王公公说的对。臣久在沙场,风吹雨打的,这点雨根本不算什么。可您身子骨弱,还是赶紧回屋子里去吧。”
 


    朱允熥点头,没有反对。
 


    沐英抱起朱允熥,一手撑住油伞,在雨地里往景仁宫的方向狂奔。
 


    趴在沐英的肩头,朱允熥莫名的心安。
 


    就在刚刚,他才知道。
 


    早在十年前,朱元璋就给所谓的“清君侧”安排好了对策。既能忠军护国,又能让朱元璋放心的,就只有沐英与李景隆两人。
 


    而李景隆,素不习兵法。
 


    论起排兵布阵,十个李景隆,也难是沐英的对手。
 


    “殿下,咱们到了。”
 


    沐英将朱允熥放下,弯下腰去拧自己衣服上的水。
 


    朱允熥吩咐站在外面的王八荣,“去,把父亲平日里穿的那些常服取来,给沐叔换上。再吩咐尚食,备些姜汤。”
 


    景仁宫里,能适合沐英穿的衣服,就只有朱标那儿才有。
 


    而且,只要不穿那些僭越的衣服,朱标就不会不同意。他们兄弟几个与沐英,感情也是十分的好。
 


    沐英就要拦住王八荣,“公公且慢。”
 


    再去看朱允熥,“殿下,臣身子骨还成,这点雨算不得什么。这衣服,臣穿在身上,一会儿也能干了”
 


    朱允熥没有给沐英继续说下去的机会,“身子骨再成,那也不是铁打的。”
 


    趁着王八荣去准备衣服和姜汤时,朱允熥与沐英坐下。嗅着空气中湿漉漉的味道,朱允熥开口说道,“沐叔,您这是不会再走了?您留在京城,那西南防务,可有人选。”
 


    沐英叹一口气,“殿下,臣在西南这些年,也是落了一身的病。陛下恩典,臣得以回京养病。”
 


    “只是,西南防务,臣也是心急如焚。就比如臣回京这些日子,就收到不下于十次各族土司又兴兵作乱的消息。最好的人选,陛下相必也在斟酌。毕竟,平了北边,西南就成了大明朝的心腹之患。”
 


    此刻,朱允熥的脑子里,突然蹦出了傅友德。这个曾经带兵收复云南、广西的老将,似乎成了不二之选。
 


    李景隆慌忙的从屋里出来,“臣参见吴王殿下。”
 


    朱允熥连声提醒,“快把门关上,别漏了风。
 


    呢。这也没多久,怎么就这样了。”
 


    “臣父怕是染了风寒,这日子,太冷。一个月
 


    朱允熥心中叹气,他知道,李文忠根本没熬过这场大病。
 


    来年开了春,人就没了。
 


    来。似往日那样混,必定不成。”
 


    李景隆点着头,“臣知道了。”
 


    两人到了一处偏僻的院子,与别处不同,这
 


    替吴王殿下您道喜啊。”
 


    “孤何喜之有。”朱允熥伸长脖子去瞧,桌子
 


    朱允熥冷笑着,“那又如何。”
 


    “殿下,小僧猜着,去了北平的那位,已经被燕王给了一个下马威了。”
 


    四。说到底,你这和尚,也该心里清楚。”
 


    朱允熥斜眼含笑,“你好自为之,若是再疯言
 


    曹国公病了,就连看病,也得小心翼翼着。”
 


    朱允熥把衣服裹紧,这天愈发的冷。两只手
 


    回去吧。一直呆在这儿,曹国公家里,连门都不敢关。”
 


    放低音量,“臣说句不该说的,就像您说的那
 


    有人说,太子死后。最安分的是晋王,最不安分的,则是秦王。
 


    无论怎么排,都排不到晋王。索性,他也安
 


    着回宫吧,孤也想看看这瑞雪兆丰年。”
 


    鞋子踩在雪中,发出好听的声音。
 


    许是年幼,朱允熥玩心不减。蹲在地上,把
 


    “返火了。”朱允熥嘟囔一句。
 


    两只眼睛,盯着雪球入神。极致的冰冷之后,两只手才会有一点点火热的感觉。
 


    朱允熥也瞧见那座茶楼,起身带前走,“走着,喝喝茶也好。”
 


    茶楼内,大门紧闭,也能听着里面的喧嚣。
 


    的好茶。”
 


    小二赶紧接着,“有啊,福建的、四川的、江
 


    打前走,詹徽和小二在后头跟着。
 


    见朱允熥就要坐下,小二连忙的拦住,“哎
 


    ,我不坐就是了。”
 


    小二一下子笑开了,“得,小少爷您这边请,小店给您加一碟茶。”
 


    “各位,慢转身!”
 


    说着话,店小二提着烧开的茶壶和一碟茶叶。
 


    朱允熥闭上双眼,想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一些。
 


    “去问问店小二,有没有雅间。在这楼下,心
 


    那人看一眼朱允熥,点一点头,“请吧。”
 


    又吩咐小二,“来人,再加些屏风,把这儿围
 


    这两边,耗费了朝廷太多的国力。对云南,这只能让沐英勉强维持着。
 


    “殿下,您看。这几个,就是倭人。他们并非
 


    事,都是应天府的人来。”
 


    朱允熥冷笑着,这些国家,都是被列为永不征讨之国的。
 


    的事情,他鲜有过问。今天听沐春一说,心里有了计较。
 


    “他们不怕大明?”
 


    詹徽把头探进来,“殿下,您吩咐。”
 


    “你叫人把屏风去了,再把那几个倭人叫过
 


    子,都朝这边看过来。
 


    詹徽走到倭国使臣跟前,“两位,我家少爷请
 


    “几位请坐。”詹徽打了一个手势。
 


    倭国使臣坐下,从近处上下打量朱允熥。
 


    那个国王,教你们的规矩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