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远离应天

    “这回去西南接替黔国公,舅姥爷您点将吧。只要是在朝廷里的,还能动弹的,随便您挑。挑好了,我去与皇爷爷说。”
 


    蓝玉沉吟不语,他知道,这回去西南,看似这是去打仗。
 


    实际上,是要常驻在那里了。
 


    突然的,在蓝玉脑子里,蹦出了赵思礼的身影。
 


    若是蓝玉他去西南,镇守一方。那他,是不是就是和赵思礼一样,成了大明朝的守边大将呢。
 


    想到这儿,蓝玉深吸一口气,“三爷,您实话与臣说了。您这回让臣去西南,打仗是假,避祸是真吧。”
 


    就说蓝玉这性子,时而沉稳,时而暴躁。
 


    因此,朱允熥并没有否认蓝玉的说法。让蓝玉去西南,一是实在是没有可用之将。二来则是,让蓝玉暂时的远离权力的中心。
 


    没了徐达,蓝玉就是武将勋贵之首。
 


    战功赫赫,年纪还不大。在军中威望极高,一呼百应。这样的人,朱元璋难免会起猜忌之心。
 


    更何况,重活一世的朱允熥,更清楚事情的走向。
 


    在朱允熥心里,他十分的清楚。
 


    像蓝玉这种性格的人,是留给太子朱标的。除了朱标之外,朱元璋始终觉得,旁人镇不住蓝玉。
 


    也许,留给朱标,朱元璋都要经过心理斗争。
 


    虽说是重来一世,但朱允熥心底清楚,他无法做到让朱标顺利即位。更何况,朱标这一年的身体状况,是愈加的不理想。
 


    整夜的咳嗽,没法睡觉,使得朱标白天精神状态也十分不好。
 


    再加上,现在的大小国事,基本上都落在了朱标的肩上。国事的细则,由朱标去处理。而朱元璋,只是起到最后拍板的作用。
 


    如此反复,朱标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
 


    不止一次的,朱允熥与朱元璋说过。
 


    但朱元璋也有自己的苦衷,年近古稀的他,压根不知道自己还有几年。他只能是在最后的时间里,把朱标完全的培养起来。
 


    因此,朱允熥也很头疼。
 


    他总不能现在告诉朱元璋,他能一直到洪武三十一年吧。
 


    所以,朱允熥也有自己的打算。
 


    削藩是一定的,甚至他要把远在朝鲜的四叔,也给弄回来。但从朱棣在建文时的表现来看,过刚易折。再起靖难的可能性很大。
 


    把蓝玉好好的留着,成了朱允熥此时的重中之重。
 


    “到了那儿,好好的练兵。西南不比漠北,瘴气也多。我只想着,若是朝廷有需,舅姥爷能举一兵,直奔应天。”
 


    这句叮嘱,蓝玉与朱允熥两人,都是心知肚明。
 


    朝廷有需,要么是农民起义。要么,就是一直藏在蓝玉心底的,藩王起兵。
 


    “殿下,若真是那样,臣留在您身边,岂不是更好”
 


    朱允熥连连摇头打断,“舅姥爷,如今朝廷不宁。说句大不敬的话,有人可盼着皇爷爷早点去呢。父亲,可没皇爷爷那样的手腕。”
 


    “皇爷爷始终担心,文武党争。太平盛世,难免会有人在皇爷爷面前嘀咕那么几句。万一皇爷爷觉得,父亲稳不住朝廷的局势。那就必定有一方,要沦为刀下鬼。”
 


    早,就开始惦记着咱们这几个的。”
 


    “打老四起,再到我,这几年,你可是没怎么消停。”
 


    奖。
 


    一句真话,也是奉承,朱樉并没有因此而自负。
 


    想啊。他俩在外带兵打仗,打的好好的,突然大营没了”
 


    “二叔,您什么意思。”朱允熥直接打断,问
 


    朱允熥心底,生出一丝的警惕。
 


    朱樉尴尬的笑一笑,“老四不是在高丽嘛,打
 


    头。”
 


    出于这样的自觉告诉朱樉,这是要把他们,当作笼中雀了。
 


    面白花花的肉。一竹挞下去,一道长长的血痕。
 


    朱元璋喘着粗气,右手指着朱樉,“你个狗羔
 


    身上,可劲儿的欺负他!”
 


    “怪不得,他要忌惮你们这些叔叔们呢。换做
 


    也吐不出。
 


    被打几竹挞,朱樉咬咬牙,也不去再躲,任凭竹挞落在自己的后背。
 


    错了吧,皇爷心底子软,您说几句软话,就也成了。”
 


    朱樉默住声,有些嘶哑,“父皇,儿臣没错。”
 


    老五,就算是儿臣,这都能去。总之,就是不大能让旁人去。”
 


    “那不要了?”朱元璋第一次产生了犹豫。
 


    绝他后路”
 


    说着说着,朱樉发觉朱元璋表情,有些阴晴不定,也不敢再说了,赶紧闭嘴。
 


    问,朱元璋没什么信心。
 


    因此,朱允熥着手开始限制藩王权利时,他是默认的。
 


    了,朱允熥深深的叹气。
 


    李成桂自称为臣,而非大明附属国,这让朱允熥颇为吃惊。
 


    之间,朱元璋还是选择自己的儿子。
 


    对此,朱允熥并不感到意外。
 


    自家人,远比外姓人要更值得信任。
 


    再如果,洪武二十八年,秦王薨。洪武三十一年,晋王薨。
 


    只剩朱棣一人后,那时五年为期,还能做数
 


    朱棣的脸,被冻得通红。他使劲搓动双手,原地蹦跳。
 


    “殿下,您久居北平,也如此畏寒。”
 


    回去。这种好事,能落到他的头上。”
 


    朱棣轻笑一声,“若不是父皇不让,我李成桂一块儿给端了。”
 


    看了圣旨,朱棣心头冒火,眼中冒出精光,“这是陛下的意思?”
 


    家我自个儿摔的,自然与永昌侯无关。”
 


    倒不怕太监回去多嘴,给他这一小袋的金豆
 


    再生出祸端来,三爷都不能护的住咱们。”
 


    “可”蓝玉刚要说话,就又被常森打断。
 


    万万不能说出来。三爷有心防着燕王,那咱们就听三爷的就是了。”
 


    拳头,咬咬牙,“成,听你的。”
 


    说完,蓝玉笑着往朱棣身边过去,“恭喜燕王,贺喜燕王。”
 


    了北平大营时,下官可真是替您惋惜。”
 


    看着蓝玉走远,朱棣渐渐收起脸上的笑容,
 


    来。”
 


    不知从何时起,朱棣充满了雄心壮志。
 


    “传令下去,准备攻城!打咱们自己的地,就
 


    有人使乱。为大明,孤义不容辞。敢问永昌侯,您是为谁。”
 


    余,都是跟着他或是常遇春,出生入死过的。
 


    就连身边的赵思礼,跟着常遇春伤了一条
 


    鬓前两斑,几根白头发,被风吹到额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