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太史慈(第2页)

  说罢王弋唰唰唰射出三箭,两箭抛射一箭平射。三支箭在空中的某一点同时交汇,箭簇相撞啪的一下在空中散开。

  王弋甩了甩手暗道侥幸,这是他装逼最强的一招了,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十。而且太史慈这张弓非常硬,比甄姜送他的还硬,连发三箭让他手臂负荷不小。

  太史慈却吸了口凉气,他是箭术高手,很清楚王弋这一手难度有多大。要是能用气太史慈比这玩儿的花,问题是王弋没用气还用他的弓连发三箭,这几乎是一般武士的极限了。

  王弋看出了太史慈的纠结,将弓递过去笑着说:“我也想用气,但就是学不会。你露一手让我开开眼如何?”

  太史慈松了口气,以他的武学水平不用气几乎是不可能的,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拿出五支箭,太史慈以极快的速度射了出去,目标是刺史府另一面的院墙。

  王弋看了之后摇头苦笑,五支箭后一个贯穿前一个钉在同一个点上,他自认做不到。

  王弋和太史慈的比试那些胡人首领都看到了,看得直嘬牙花子。他们还以为朝廷派了个孩子,结果这个孩子想要射死他们不要太简单。

  刘虞看到这一幕松了口气,这些胡人说桀骜不驯都是在夸他们,说白了就是欺软怕硬。但硬不能像公孙瓒那样不给活路,刘虞最开始当幽州刺史的时候可没少杀胡人。

  刘虞让人将胡人都撵出去,来到王弋身边说:“王幽州……”

  “可别再这么叫了,您就叫我王弋好了,我称您为叔父如何?”

  王弋摆摆手打断刘虞,一口一个王幽州他真觉得别扭。

  “好,那老夫便托大称你王弋贤侄了。”

  刘虞笑了笑随即认真说道:“王弋贤侄,高显我已经去过,幽州的农事我也已经安排妥当,到时你让属官查阅典册即可。不过你要尽快招募属官,冀州被黄巾祸害的很惨,我要尽快过去。还有一件事,我觉得你应该上表让朝廷任命一个度辽将军。上一任度辽将军是李膺李元礼,他调任之后下属军卒都由护乌桓校尉统帅。一个校尉手底下有几万人,不是一件好事。”

  “多谢叔父提点,这些事我会尽快办的。”王弋深以为然,真心实意对刘虞行了一礼。

  这次他来的非常匆忙,也没来得及找属官。

  而且度辽军这的是个麻烦事,之前一直由公孙瓒统帅,那货估计没对自己手下人说过王弋什么好话。

  刘虞也是点到即止,提醒完王弋之后就离开了刺史府。这里已经不是他的府邸了,他也相信王弋有处理好政务的本事。

  王弋一时有些感慨,自己手下的人还是太少,他现在正在考虑要不要从事老本行再绑一票回来,这次的目标要选择谁呢……

  甄姜看着王弋满眼笑意。一年,仅仅只用了一年,王弋就已经拥有了一州之地。

  甄姜觉得这是自己一生中最成功的一次投资,虽然代价是她自己,那也是赚翻了好么。当官什么的都去见鬼去吧,当官哪有那个位置好!

  甄姜虽然不想当官了,可有一个人却想当。

  蔡琰走过来问:“主公,你打算给我一个什么官职?”

  蔡琰的出现让甄姜产生了危机感,以为王弋找了个喜欢的人。

  可随即甄姜的危机感却暴涨,她很熟悉王弋,此时她在王弋身上感受到了戒备。眼前这个女人不简单,要防备她搞事。

  甄姜的感觉是对的,蔡琰确实想要搞事。

  袁氏的所作所为让蔡琰很不爽,一晚上的谋划付诸东流的感觉没人愿意感受,她需要一个发泄对象。

  “高显县丞如何?”王弋思考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任命。

  高显的重要程度自不必说,关键是高显在玄菟郡,那里是公孙家的地盘,王弋需要有个人去让他们老实一些。

  同时王弋还要给高显安排一个县尉,他准备让张郃去。

  至于县长是谁不重要,这些人都是朝廷安排的,如果县长和县丞、县尉一起赴任,王弋会让他们一起死于意外。

  原本王弋是想捡个现成的幽州,现在他才发现当官不是一件容易事,特别是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郭嘉倒是给他帮了大忙,找来的几个人虽然都不是历史上有名的人,可这些人能被郭嘉看重能力也毋庸置疑。

  忙忙活活小半个月,王弋终于勉强交接完任务,让刘虞能前往冀州。

  这一刻王弋不禁感叹,这就是一步登天的后果,权力过大却根基不稳,很难将收益达到最大化。

  现在他手底下的人除了典韦和远在高显的张郃以外全部都是文职。

  张飞做了督邮,负责幽州的廉政问题。

  张辽现在是书佐,心思细腻的他负责帮助王弋筛选文书。

  吴成被任命为将作掾,成了幽州的包工头。

  太史慈身兼仓曹、法曹、漕曹、贼曹,主管幽州的物流系统。

  乐进则身兼户曹、田曹,管理户籍和垦荒。

  郭嘉从颍川找来的四个人中三个被王弋放到了辽队辅佐满宠,孙福和孙青一个是辽队县丞一个是县尉,那里是王弋的大本营,老家自然要小心经营。

  还有一个叫陈满的人被王弋任命为主簿,他出身于颍川陈氏,虽然是旁系,但大家族出身见识不凡。

  郭嘉则被王弋放在了蔡邕身边,他现在还需要学习。

  就连范方也没闲着,被派去看守铁矿。

  其实幽州的人才很多,不少背了官司或者想避世的人都会将幽州作为自己的选择。

  只是这些人并不好招募,愿意出来任职的大多都是只会打仗的武人,可现在王弋不缺能打的……

  王弋就这样一边发动着幽州这台破机器,一边急急忙忙打补丁,磕磕绊绊来到了年底,可谓焦头烂额。

  光和七年是个忙碌的一年,发生了很多很多事,即便如今黄巾已经平定,各个州郡都在休养生息,年底还是发生了一些对王弋影响很大的事。

  年底幽州下了雪,年底刘宏改了元,年底颍川荀氏决定举族迁徙到冀州避祸,颍川又要闹黄巾了。

  年底公孙家的人托徐荣来找王弋求情,他们表示自己已经躺平了,要么就让蔡琰那个女魔头痛快点弄死他们,要么就给他们下命令,他们服了还不行吗?

  年底轲比能也收获了让自己部族崛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