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毒麦案(四)(第2页)

  将尸体和战利品带回马车,赵云歉然道:“奉孝勿怪,这人身手不错,我没法抓活口……”

  他想的挺好,觉得武功越高知道的就越多,只是结果有些尴尬。

  郭嘉还没说什么,甄道反而不满的嘟囔:“哼,干啥啥不行。”

  赵云真的不行吗?并不是,甄道只是嫉妒罢了,而且是非常嫉妒。赵云杀敌的技巧她都明白,可根本用不出来。一个可以全天候行气的人时刻都是最强状态,甄道除了羡慕就只剩下嫉妒了。

  不过赵云很大度,听到了也没和甄道计较什么,只是问郭嘉:“奉孝,会不会耽误你的调查?”

  “不会。”郭嘉摇摇头说,“都是些送死的罢了,估计知道的东西不多,也没什么价值。”

  “送死?为什么?这样的人也送死?”

  “嗯,是我我也送,稳赚不赔为什么不送?”

  “赚?奉孝你知不知道,这人的武艺很高,比绝大多数将领都要高!”

  “那又怎么样?目的达到了死两个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什么目的?”

  “试探我们的态度。”这次回答赵云的是甄姜,“或者说试探主公的态度,看看主公对这件事到底有多么急切。”

  “他们是来找我的?”赵云反应了过来,原来杀郭嘉只是顺手为之,真正的目的是试探他的实力。

  “多做多错。走吧,看来他们是着急了。”郭嘉放下窗帘陷入了沉思。

  如何将这两天的事情串连起来才是真正的难题,郭嘉必须考虑清楚。

  骑军一直在幽州受训,段颎亲卫的后代集体死亡一定是他们父辈在凉州做过什么事。

  于家一直在鲜卑买狗,所以他们有一条往来的商路,或许刺客想要运送些什么?

  这件事到了这里基本上可以定性了,不论是试探赵云还是杀他郭嘉都不重要,幕后黑手的目的一定是在王弋身上,攻击他们只是为了让他们的注意力放在中毒这件事上。

  可是刘松为什么会死呢?是看到了什么吗?他身上有什么关键的线索必须要销毁吗?

  这就是郭嘉想不明白的,刘松似乎就是个无关紧要的人,他给军中提供粮食,可他只是刘家的主事者,想要在粮食中动手脚还不如去找作坊的管事。

  一路上再也没有遇到什么危险,郭嘉在古今学堂又泡了一下午,终于让他发现了一些有用的线索。

  他翻阅了所有关于段颎的史册,也算是彻底了解了段颎的为人。段颎是个很刚烈的人,从不会向人低头。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为了富贵向宦官低头?

  郭嘉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段颎的心态的转折点在他是河南尹的时候有人掘了冯贵人的墓而获罪被降职。

  按理说段颎被降职是没问题的,可是被降为谏议大夫就有意思了。能成为谏议大夫的人都是硬骨头,是清流的代表。无论宦官的权势有多大,谏议大夫这块阵地党人是绝不会让其沦陷的。

  果然,不久之后他又成为了拥有实权的司隶校尉。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开始和王甫产生了瓜葛。

  郭嘉觉得这里面的政治交锋一定很激烈,段颎在军中拥有绝对的威望,是所有势力争取的对象。所以盗墓贼也不一定是真盗贼,得不到就毁掉是官场的潜规则之一。

  从明面上看很有可能是党人阴了段颎一手,然后又将他捞了出来,强行拉入自己的阵营。后来宦官集团也做出了应对将他调离了党人的核心区域,并且让他一路高升。

  三年时间段颎连跳数级成了太尉,可还没坐热乎年底就被罢免。之后又升司隶校尉、颍川太守等等,最终在六年之后再一次成为了太尉。

  或许党人觉得争取段颎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于是果断毁掉了他。

  二次成为三公的段颎才过了一个月,就出现了日食的现象。按照常理这种情况三公都要上书罪己,可是段颎绝对没想到这将是他的末路。

  有人上奏举报了他,皇帝收了段颎的印玺并将其下狱,同时党人开始发力,上书要求诛杀王甫。宦官集团自顾不暇,段颎则在狱中被司隶校尉阳球诘问,服毒自尽。

  郭嘉的疑问就在于此,司隶校尉和太尉差了多少级?阳球和段颎差了多少官场经验,怎么可能服毒自尽?

  他认为要么就是阳球强杀了段颎,要么就是段颎自己不想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