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辽东之战(六)(第2页)

  而且对方暂时不想和土垠硬碰硬,不然直接来打就好,用不着派上千人的队伍去寻觅出路。

  想到这里鲜于辅露出了笑容,身着重甲的士卒确实不适合长时间移动作战,不过既然对方绕不开,那他等在这里就行了。

  作战的策略被鲜于辅定下,斥候继续侦查除临渝以外的所有方向,只要那些人不狗急跳墙绕路就行。并且他还下令征募城中百姓开始修缮城墙,整平城墙周围的土地。

  既然对方都是骑兵,那就要整饬出一些供骑兵冲锋的土地才行。

  鲜于辅还下令百姓不许砍树,将整饬出来的地面做旧,使其看起来向乌桓人修建营地时平整出来的样子。

  既然对方使出了驱虎吞狼,那他用个诱敌深入不过分吧。重骑和重剑是后来才进城的,对方不可能知道有这么一支兵马,乌桓逃卒也只会将土垠有猛将的消息传出去。

  猛将,听起来是个赞扬的词汇,可猛将算是将领赞颂词汇中最低的一档了,其中潜台词就是猛将武艺超群,智商却堪忧。

  能有这等战略谋划的人鲜于辅可不相信他没有对付猛将的手段,如今土垠太守重伤猛将执政,没理由不来搞上一波。

  汉末这断时期在辽东鲜于家出了一堆厉害人物是有道理的,出了没有猜到匈奴人的身份,鲜于辅的猜测全对!

  打仗要分胜负,没有人是奔着输去的。匈奴人最初的目的就是拿下土垠做为进攻跳板,奈何蹋顿不给力。

  此时匈奴的统帅已经打探好了土垠的消息,他听说了土垠来了三千援军,他也知道了蹋顿是被猛将阵斩的以及鲜于辅身受重伤。

  先祖用亡国告诉他想要莽穿汉人根本不现实,打败汉人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他们的兵法,使用他们的战略,配合上无所畏惧的匈奴战士,汉人必败。

  他已经设下的三条计策,绝对会让汉人大吃一惊。

  十日之后,斥候来报,南城发现一支五百人的胡人骑兵,这些骑兵正毁坏着百姓们种植的庄稼。

  鲜于辅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一沉,他没想到胡人竟然会使用白地之策。

  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打法,胡人应该没什么粮食补给,是一支孤军,就食于敌应该是他们的补给方案。一旦使用白地之策,无论能不能将土垠拿下,双方的损失都很大。

  不过相对而言肯定是汉人的损失更大,今年是十分特殊的一年,无需交地税、粮税等关于粮食的赋税会让百姓们背负的压力得到极大的缓解。

  下一次无灾无荒还不用交税的年头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鲜于辅受不得这个损失,哪怕是为了城中的士气,他也需要有所回应。

  “典校尉,你带人去清剿一下那些胡人。”鲜于辅对啃肘子的典韦下达了命令。

  哪知典韦却将头摇的如拨浪鼓:“不去,俺哪追的上那些骑兵?”

  “这是将令!”

  “行吧。”典韦想起王弋的话,倒是老实听话,顺口说道,“那追不上俺可就不去追了啊!”

  “不!追不上也要一直追下去。”

  “你想累死俺们啊?麾下儿郎穿的都是重甲!”

  “所以你们不能穿着甲胄去追。”鲜于辅的话让典韦都有些傻眼,“穿军服却不着甲,一直追一天再回来!”

  典韦反复想了想这句话,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九尺大汉,膀大腰圆,身影直接将鲜于辅盖住,气势压得鲜于辅都有些喘不上气。/

  “你这条咸鱼,是想杀了俺们?你敢不敢当着儿郎的面再说一遍?”典韦说罢,拎起鲜于辅就往外走。

  鲜于辅哪能跟他出去,这要是出去了被那些重甲剑士打死都是轻的。

  于是赶紧解释:“这是计策,他们要是敢反身交战你们就跑,我让安校尉随时准备,一旦升起烟火就派他出去接应你们。”

  安延却有些发愣,他没接到这样的命令啊!要知道他们穿戴甲胄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人马都要穿,要不然也用不着那么多人伺候。

  可鲜于辅却继续说道:“典校尉,你记得穿甲胄啊!”

  “为啥?俺的武艺那么高,儿郎不穿为啥俺要穿?”

  “那不是显示你地位高吗?”

  “俺不需要地位……”

  “让你穿就穿!”还得是范方,将鲜于辅从典韦的手里拉下来,推着典韦往屋子外面走。

  只是范方在出门前转头看了鲜于辅一眼,他知道自己这些人不会有援军了,典韦就是他们决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