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喋血阴山(八)(第2页)

  硬拼肯定不行,他下达了一个近乎作死的决定——所有人放弃营地,立即进入阴山。

  没办法,这样的兵势硬拼他根本打不赢。想要获得优势他必须掰开阵势,率领士卒从山上自上而下冲锋,借助地形来获取优势。

  这样一来压力就给到了太史慈,而且还是非常大的压力。

  太史慈根本没能出城援助,还没等他走下城墙呢,鲜卑的弓箭手射完两轮后立即转身开始对受降城进行压制。

  辽东兵弓弩不多,还击的力量相当有限。

  其他城墙上也出现了问题,丁零和坚昆一改往日的懦弱,发了疯一般扛着梯子向受降城发起亡命冲锋。

  一时间原本氛围十分轻松的汉人守军士气被压制得非常厉害,有些地方由于轻敌甚至出现了少量被突破的情况。

  好在这些汉军是辽东人,他们执拗的性格一上来,牛脾气根本拦不住。

  想要比狠是吧?那就看谁更狠一些!

  辽东士卒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北城和西城全部放弃了远程攻击,直接将胡人放到城头进行血拼。

  战况非常胶着,就连拥有床弩的东城同样不好过。东城是正面战场,攻城的不仅有坚昆人,还有鲜卑支援的一些弓箭手。/

  床弩都被士卒操作到快要冒火星了,一支支长枪般的弩箭射出,洞穿数人犹如吃饭喝水一样轻松。

  可是让日无往不利的床弩现在却没有什么优势,这些胡人根本不在乎死亡,甚至敢于直面死亡。

  徐荣的脸色非常凝重,要是丁零和坚昆以往有这种战斗力,他们根本无需耗在这里,直接攻城受降城恐怕还真抵挡不住,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没人能给徐荣一个答案,他只能指挥着士卒进行防守。

  真正辛苦的还是太史慈,他本人已经射出三壶羽箭了,饶是他臂力惊人也知道不能继续了,不然自己的手臂会受到永久损伤。

  问题是直面鲜卑主力相当艰难,毕竟鲜卑人是装备甲胄和盾牌的,只要他们顶起盾牌,想要攻上城头非常容易。

  如今守军只能运用小型军阵的优势进行抵挡,但人的经历有限,太史慈也不清楚他到底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胶着的攻城战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双方伤亡都比较惨重,尤其是太史慈负责的南城,他已经将骑兵调上来进行协助防御了。

  好在就在这个时候,张郃也准备完毕。

  他率领一千骑兵打头,后续士卒分成了三个梯队,从山上大吼着冲下来,犹如巨锤一般砸进了鲜卑军阵的后方。

  后方是弓箭手,面对张郃的骑兵就是一群被屠杀的牲口,如此近的距离,几乎没什么还手的余地。

  五千弓箭手被张郃一个冲锋打散,直接将枪盾兵的后方暴露了出来。

  可惜张郃现在的麻烦并不是枪盾兵,而是那两支五千人的骑兵。

  骑兵从两翼杀向了张郃的骑兵,一部分枪盾兵也转过身准备将张郃包围消灭。

  张郃却不慌不忙,号令士卒调转方向迎向了鲜卑的骑兵。他早就料到对方会舍弃一些弓箭手来围住自己了,所以才让五千步卒分成了三个梯队进行冲锋,如今他们差不多也到了。

  果然,第一梯队的枪柄几乎同时和鲜卑骑士出现在张郃面前,统兵的校尉立即将队伍一分为二,凭借长枪对骑兵的优势为张郃建立起了第一道屏障。

  其实第一道屏障就是送死和减缓鲜卑骑兵速度的,一时间各种惨叫、咆哮、嘶鸣、骨骼断裂的声音在这片战场上此起彼伏。

  在一阵人仰马翻之后,鲜卑骑士想要调转马头拉开距离再次进行冲锋,可惜已经晚了。

  第二梯队已经到来,反而将他们包围在原地,长枪死命的戳着马匹上的士卒。

  不久之后第三梯队也来了,他们的人数不多,是当作补充兵源填补第一梯队的。

  一时间战局的胜利似乎正在往张郃这一方倾斜,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击败鲜卑骑兵。

  其实不然枪兵的阵线还好,张郃这边却有些棘手。他们和鲜卑骑兵遇到了相同的问题,鲜卑的枪盾兵同样很猛。

  为了保持住枪兵的优势,张郃真是拼尽了权力,气息提到最大,大枪犹如雷霆闪电一般,迅速收割着鲜卑枪兵的生命。

  现在双方拼的就是一个气势,一旦有一方泄气,那就是一泻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