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战争结束与战争开始(第2页)

  众人都看向了张纮,等待他这个文臣之首率先发言。

  张纮却摆摆手,用了一句话便冲淡了紧张的气氛:“我要是懂战略,哪还有你们的出头之日?”

  “哈哈哈……”

  众人笑作一团,就连袁谭也会心一笑。

  不过再怎么说张纮算是说过了,其他人就要开始了。

  率先发言的是驻守在广陵郡的吕范:“主公,广陵厉兵秣马,有水军五千,步弓一万五,随时可以出击。江都离吴县不远,我建议直接突袭吴县,不给袁术一点机会。”

  “不行。”诸葛瑾立即反对,“吴县附近城池众多,湖泽更是数不胜数,非常不利于行军。

  等到我军到达吴县,袁术说不定已经准备好了。

  我觉得不如以正兵出击,堂堂正正的打过去。

  他就算是准备好也无妨,区区一个扬州,能有什么像样的准备?

  我们不能被他打个措手不及,但正面对抗袁公路绝对不是我们的对手。”

  “此计可行。”吕范觉得诸葛瑾的计策不错,补充道,“不如我等兵分两路?一万步卒由水军运到丹徒,剩下五千和水军一起绕路攻击娄县。

  娄县可以围而不攻,水军在那里僵持即可,步卒绕路直攻吴县,让他们疲于应付。”

  “不好吧,这样的出击方式水军将无法保证粮道。扬州多水多湖,水军还是不要参与进攻为好。可以做为一支奇兵,各处支援。”步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主要是扬州太大,长江过于崎岖,不确定性过多,让人无法思考周全。

  众人开始就战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袁谭却看着地图有些发愣。

  这块地图很大,也很详细,却很难看。

  因为这块地图是依靠四块不同的地图拼出来的,有在绢布上绘画的;又在竹卷上绘画的;还有在木板上绘画的。

  这些是他花了大价钱从河北商队手中买来商人行商的地图,上面山川河流俱在,城池标注清晰。

  初见的时候已经让袁谭震惊得无以复加,他从未见过有如此清楚的地图,当时买来几乎花光了他所有的家当。

  但这只是长江流域扬州、徐州和部分荆州的地图,记载十分有限。

  而且商用毕竟是商用,以商人的思想,有了好东西献给王弋比行商十年都划得来。

  那个商队还可能是王弋自己的商队,王弋的商队可是行商天下,遍布天下任何一个角落,他都不敢想王弋的军用地图是个什么样子。

  当然,这幅地图即便掏空了他的身家也是划算的,毕竟困扰他攻打扬州的就是地形,有了这幅地图才会让自己麾下的谋士们吵得这么厉害,才能讨论出更完善的方案。

  袁谭觉得自己应该注意一下地图的收集,不应该只着眼于长江这一块地方。

  而事实上这幅地图确实给予了谋士们很大的帮助,就在袁谭胡思乱想的时候,一套完整的进攻战略摆在了他的面前。

  “主公,这便是我们最终的方案。”

  吕范抬起手,一步步给袁谭指明:“我等认为,想要攻取扬州,就必须得到会稽王朗的支持。应该先派遣一位使臣和王朗联络取得同盟,这样才方便我们下一步的战略。

  第二步便是分兵,我等认为兵分三路比较合适。

  首先集合所有兵马,水陆并进进攻丹徒,给袁术造成大军压境的错觉。

  打下丹徒之后兵力一分为三,第一路由步卒缓步推进,给袁术造成正面的压力;

  第二路由水军运送一部分步卒前往娄县,无论能否威胁到吴县,都要给袁术一种想要奇袭的错觉;/

  第三路则由水军继续往南,攻打钱塘。这里是吴郡的重镇,也是袁术的退路,必须要拿下。

  如此一来三面合围,如果袁术不想去震泽喂鱼,他就只有失败这一条路可以走。

  扬州广大,我等认为想要全境缓步攻取不现实,还是直接攻陷吴郡,抓住袁术更容易一些!”

  “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只是有一点,交好王朗是为了攻击钱塘,可是钱塘的守军怎么处理?”袁谭指着一个地方提出了质疑,“钱塘临海,必然会有水陆两军,而且余杭、富春、钱塘三城离得很近,水军五千人,能打下这三座城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