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一百三十九章 解试第七

    汴梁秋闱在八月,放榜在十月。
 

    经历了大概十多天的晚秋到初冬的温度回暖之后,到了十月上旬,气温便开始骤降。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吹过辽国的上京道大草原,抚过西夏的银川兴庆府,一路穿州过省,进入了大宋凤翔路,最终抵达河北,停在了汴梁。
 

    今日的天空阴沉沉的,似乎要下雨,却没有阻止得了学子们的热情。
 

    大宋每两年有十多万甚至二十万人考解试,录取率基本在13之间,也就是两年时间出几千名举人,之后再在这些举人里,录取一百多名进士。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宋代的举人其实就是明清时期的穷秀才,只有中了进士才像明清时期中举那样让人欣喜。没中进士之前,举人跟普通百姓之间没什么区别。
 

    但即便如此,对于诸多学子们来说,也充满了紧张与期待。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中举是科举的第一步,只有中举之后,才能向着下一个目标进士出发。所以中举是门槛,没有跨过这个门槛,那他们连做官的机会都没有。
 

    汴梁人多,参考的人成千上万,录取率也相对要高一点,一次性可能有那么三四百人上榜,因此来看榜的人非常多。
 

    百姓们倒是习以为常,除了最新一期的报纸有在说这件事以外,大部分百姓都没怎么关注。
 

    此刻礼院外已是人山人海。
 

    “别挤别挤,明日报纸上都有你们的名单,急什么。”
 

    “那你怎么还往里挤”
 

    礼部院落外,秋风萧瑟,原本应该没什么人的街道上此时却乌压压涌来一支庞大的队伍,附近的茶肆、酒楼、客栈几乎都住满了学子。
 

    宋彩也坐在茶肆当中,与他一起的还有十多个伙伴,占了两张桌子。
 

    其中一人长相虽与宋人差别不大,可身高却颇为矮小,只有五尺多一点点,也就是一米六左右,跟旁边基本都是一米七以上的宋人有很大区别。
 

    “哟,张兄,今日伱也来看榜吗”
 

    “是啊,都来瞧瞧。”
 

    诸多学子们都挤在榜下观望形势,除了学子们外,还有一些商贩聚集,大肆售卖着状元食物、茶叶、香囊之类的东西。
 

    “早点知道早点心里安生点嘛。”
 

    “王兄,以你之才,必定是榜上有名了。”
 

    “哪里哪里,不如卓兄”
 

    “宋兄,前年看你出榜的时候,心急如焚,恨不得伸长了脖子去瞧,怎么今年出榜了,反倒是不急了。”
 

    “前年宋兄考的是春秋,今年考的是孝经,若无意外必定上榜,要我,我也不急。”
 

    “哈哈哈哈哈。”
 

    偶尔也能见到几抹红色倩影,或从两侧酒楼上探出头观望,或在远处站立,好奇地打量着士子们。
 

    榜下捉婿便出现于宋代,但很少出现在解试,都是在进士试的时候去捉,所以站在这里的女子要么是陪着家人来看榜,要么是好奇来围观一下他们。
 

    旁边茶肆内,宋彩等人没有急着去挤,能中举的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看到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自然也只能黯然离开,很快人会散去。
 

    另外一名士子还是颇为紧张,不时探头去看。
 

    宋彩笑道“张兄,连人家粟兄都不急,你又急什么”
 

    他说的粟兄就是大保健三郎,汉名叫粟健。
 

    众人大笑了起来,考孝经在读书人圈子里,确实谈不上有多光荣。
 

    宋彩含笑道“你们也不用打趣我,我的能耐我知道,大抵是考不上进士了,但好歹考个举人,让爹娘心里有个藉慰。”
 

    “还是宋兄洒脱。”
 

    晁姓来源于阿倍仲麻吕,苏姓来源于隋炀帝时期的日本遣隋使小野妹子,粟姓来源于玄宗时期的遣唐使粟田真人。
 

    粟田真人是大保健三郎故乡出云国出身,因此出云国来宋朝的日本人,往往就取名为粟某。
 

    听到宋彩的话,较为矮小的粟健忙不迭说道“诸位都是大才,必定是榜上有名,我自知考不上,因而这才以平常心处之。”
 

    唐宋时期外国人也是可以考科举的,甚至有很多高丽人、日本人、大理人在宋朝为官。
 

    比如宋太宗淳化三年,高丽国的宾贡进士就达40人之多。较为出名的外国科举入仕的官员有阿倍仲麻吕、金行成、康戬等。
 

    大保健三郎一家就是长期生活在汴梁的日本商人,由于仰慕汉人文化,同时为了融入当地汉人群体,便也取了汉名,主要有晁、苏、粟等几个姓氏。
 

    一来是当时日本人比较自卑,来到唐宋之后,都低调行事,甚至还有度种的事情发生。
 

    二来他是外国人,读书人都自视甚高,有点瞧不起倭人。
 

    所以在粟健自己自卑少言寡语,以及周围人都瞧不起他的情况下,在他们群体里地位比较低。
 

    “粟兄还是不要妄自菲薄,我看你必定能登科上榜。”
 

    宋彩笑着说了一句。
 

    周围人比较纳闷,粟健在他们这个群体里一直是边缘人物。
 

    礼部出来几个穿着绿色袍服的官员,将名单贴在了门口的告示牌上。
 

    等名单贴上去,告示牌瞬间就被人围满,纷纷挤了过来。
 

    不过牌子周围有礼部吏员维持秩序,不准他们靠近,只能在一丈外观看,并且左右两侧加上礼部四门,总共有十六个告示牌,倒不至于出现人踩人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