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一百五十三章 景佑改制(大家注意身体)

    政制院成立的时候,赵骏就提出要进行官场改制,只是当时只是提出了个概念,并且让人放出风声做预热。
 

    真正的改制还需要他对大宋体制进行全面了解,深入研究,做出新的部门规划才行。
 

    而经过几个月的深入,通过各部门提交的数据,了解了各个部门的职责之后,赵骏也终于完成了他对宋朝的官场体制重新规划。
 

    现在已经接近年底,年底到明年年初,就差不多是新规定实施的时候。
 

    虽然宋朝的每一次改革,都会伴随着剧烈的内耗与动荡,但官场改制跟庆历新政以及王安石变法这种政策变动不同。
 

    新政可能会损害大地主阶级与官员的利益,从而引起大量地主以及官员的反对。但官场改制不一定,反而可能有利益既得者,所受到的抵制也会小许多。
 

    比如王安石变法和元丰改制,元丰改制是分官员权力,提升皇权。即便是如此,元丰改制的抵触也比王安石变法小了许多,官场与地方上远没有像王安石变法那样被抵触得万分激烈。
 

    归根到底,全国的地主阶级反对,会造成巨大的国家动荡。但全国的官员反对,动荡就没那么大。何况官员也有既得利益者,可能支持还来不及。
 

    像赵骏这次改制,就会有大量闲散的官员被安排职务,不再像以前那样无所事事。
 

    虽然无所事事听起来不错,能不干事还能拿工资。可宋朝的工资往往以差遣为主,只有闲散寄禄官的话,工资会很少,并且没有权力,也捞不到油水,因而很多官员对差遣都趋之若鹜。
 

    现在有了新差遣之后,工资高了许多,又有权力,那这些既得利益者肯定不会反对,顶多是那些被分了权的那部分官员不满而已。
 

    可相比于那庞大的冗官数字,那些被分了权的官员估计大抵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寡不敌众啊
 

    所以如果新法实施下去,抵触未必会像庆历新政以及王安石变法那么激烈。
 

    赵骏将自己设计的这一套一院多部的政治体系说出来之后,便继续说道“在这套体系下,各部门各司其职,每个部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长官有落实责任,干不了就别干,相信很快行政效率会高起来。”
 

    众人对视过后,吕夷简笑道“这样做的话,程琳、夏竦和李迪大抵会气疯,枢密院还好,枢相至少还在。三司被分权之后,他们这些计相可不就没了吗”
 

    “倒是同叔这三司副使做得舒服,三司没了,以后便在政制院做副宰相,比之三司副使强得多。”
 

    王曾看着晏殊打趣道。
 

    晏殊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他虽然也是三司副使,副计相之一,可跟那些人不一样,他是政制院候补同知,位比副相。
 

    说句不好听的话,等过两年吕夷简王曾这些人里面任何一个挂了,他就上位当宰相了,三司被分权关他什么事情
 

    不过赵祯听到吕夷简的话一想也是,扭过头对赵骏说道“大孙,以前计相虽在宰相之下,但好歹也是计相。现在裁撤了三司,程琳等人确实怕是会反对吧。”
 

    “那就给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吧。”
 

    赵骏想了想道“他们这些人的年龄跟吕相王相还是有差距,让他们先做各个部的部长,头衔上加一个政制院观察候补同知,意思是观察他们的能力。虽然并不能像候补同知这样进政制院,但干出成绩了,有优先进入政制院的权力。
 

    “优先进入政制院吗”
 

    赵祯沉吟了一下,微微点头道“嗯,他们本来就是宰相的候选人,等吕相王相他们退下来之后,优先进入政制院也是合理的事情。”
 

    吕夷简等人眼观鼻鼻观心,虽说这些话听起来让他们不高兴,不过谁也不能活个长命百岁。
 

    政制院的任期是五年,而且除赵骏以外,其余人最多连任一期,也就是只能当十年。
 

    吕夷简今年都五十九岁,快六十岁了,谁也说不好这五年内身体健不健康,即便身体健康,下一个任期会不会得到赵骏的支持还难说。
 

    所以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毕竟历史上他们明年可就直接罢相了,跟历史上比起来,现在不仅任期增长,权力扩大,又有什么好不高兴的呢
 

    “当然,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有政绩,且不闹什么幺蛾子。”
 

    赵骏又说道“这个夏竦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历史上阻拦庆历新政,最近又怂恿刘元瑜搞事,这厮要是听话还好,不听话给我流放岭南去。”
 

    赵祯扶额道“大孙的戾气还是太大了,夏竦虽然历史上可能品行不太好,但他在地方上也多有政绩,且并未干什么贪赃枉法的事情,又何必计较呢。”
 

    赵骏摆摆手“那是因为大宋不限制官员经商,这厮我查过了,他派仆人在边境进行贸易买卖。也就是这事在大宋不违法,不然就凭刘元瑜那件事,我高低给他撸了。”
 

    吕夷简和王曾等人就尴尬了,他们就是官员家属和仆人经商的代表,他们自己不经商,可家财万贯,不就是家属和仆人经商来的吗
 

    要是赵骏以后下令官员家属和仆人不能经商的话,那他们估计就得吃瘪,这还真是难受啊。
 

    “好了好了。”
 

    赵祯连忙转移话题道“那新的部门又该如何规划”
 

    “改变以前差遣制度吧。”
 

    赵骏想了想道“元丰改制之后,差遣就有了品级。官员职责就以本官品级为主,更容易确定官场上下级。以后寄禄官还是有,但以本官为主。比如政制院知院是差遣,正一品,大家觉得不过分吧。”
 

    众人互相对视,好家伙。
 

    谁敢觉得过分啊
 

    不过其实还真不算过分。
 

    因为宋朝的宰相一般也是从一品或者正二品。
 

    有的时候也会出现正一品宰相。
 

    如北宋末年六贼之一的蔡京,拜相的时候为太尉,后来又是太师,妥妥的正一品。
 

    所以作为政制院知院,比宰相还要高的位置,正一品绝对不过分。
 

    “寄禄官和本官品级一致吗”
 

    赵祯问道。
 

    “是的。”
 

    赵骏点点头“比如老吕,以后他的差遣是从一品政制院同知,本官寄禄官是从一品尚书右仆射,职贴为集贤殿大学士,爵位为申国公。当然,本官也可以破格授予,比如给老吕个太师司徒之类的头衔,但基本是荣誉性质。”
 

    “知院是正一品,同知是从一品,那咱们这个候补知院,怎么样也该正二品吧。”
 

    晏殊笑着看了眼范仲淹说道。
 

    范仲淹不说话。
 

    他一般只在关键的时候插一句嘴。
 

    “对。”
 

    赵骏笑道“老晏以后就是正二品政制院候补同知,不过我建议候补同知还是可以兼职一个部门,毕竟按理来说,候补同知还是没有直接参政的权力,只有建议,不能施政。”
 

    赵祯就说道“晏同叔还是兼户部尚书吧,以后户部是否就要改成民政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