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一百五十九章 搞钱搞钱搞钱(第2页)

 

    光内城外城的宅邸就缴获了一千多栋,其中鬼樊楼楼主以及无忧洞洞主旗下的不动产加起来,价值一百多万贯,还有几十万贯的现金,林林总总加起来,达六七百万贯以上。
 

    所以在有了钱之后,官府不仅大力从南方购置粮草,还在城内大兴土木,雇佣底层劳工,修桥铺路,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维护好汴梁城市风貌。
 

    “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搞钱,蜀中为什么会出现交子呢是因为宋朝商业繁荣,而巴蜀地区铜钱不足,这才被迫以纸币代钱。”
 

    今日观稼殿中,赵骏又开始新一轮的讲课。
 

    他环顾众人说道“汴梁的营商环境已经大幅度改善,咱们后世有个商务部,负责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如今这个部门暂时还不需要单独拎出来,交由工商部管,那么我们就必须要考虑进行商业改革了。”
 

    “大孙是说国有制改为私营吗”
 

    赵祯问道。
 

    这些天来他也已经明白了国有与私营的关系,不就是以前的榷卖和茶盐引吗
 

    榷卖就是国家专营,但只要你运粮食到边境,就有茶引盐引。
 

    “是的。”
 

    赵骏点点头道“资本需要萌芽,需要成长,所以就得给他们放松枷锁。但彻底放开自由市场也不行,一旦这头猛兽牢笼打开,不加节制,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什么后果”
 

    众人好奇问道。
 

    “举个简单的例子,明朝中后期,南方盐商垄断了食盐,将盐价抬高,弄得百姓民不聊生。朝廷收不上来商税,面临北方异族扣边的困境,而他们却为了斗富,一掷千金。”
 

    赵骏笑道“当时江淮地区盐商可谓是富可敌国,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扬州盐商豪侈甲天下,百万以下者,谓之小商”,也就是说对于当时的盐商来说,几百万两银子都是小钱,富豪的标准至少是千万两之上。”
 

    千万两银子
 

    所有人的脸上,都是一副愕然的表情。
 

    宋代白银也并非不是货币,只是白银较少,市面上流通不多。
 

    按照当时比例换算,一两白银约等于一贯钱。
 

    但这是官方汇率。
 

    实际上白银价值更高,到宋徽宗时期,一贯钱约等于0405两左右白银,差不多一两银子等于两贯钱。
 

    即便只按一两白银等于一贯钱的比例来算,也意味着明清时期一个江南盐商富豪的身价,堪比此时大宋一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要知道宋朝两税法之下,财政收入还是很高的,仁宗朝每年基本维持在八千万贯左右,到英宗朝就已经有一点一六亿。
 

    这已经是历朝历代的税收之最。
 

    但跟明清时期的江南盐商比起来,显然是小巫见大巫。
 

    “没想到明清时期江南盐商竟如此富庶。”
 

    吕夷简感叹了一句。
 

    赵骏笑道“他们的财富来源,也主要是明清日本白银流入,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要出海日本的原因了吧。”
 

    “唔,若是日本白银大幅度流入大宋,那大宋的经济,岂不是更上一层楼”
 

    晏殊思索道“这么多银子进入大宋的市场里,就能改善如今大宋缺钱的局面,将来朝廷每年赋税,能达上亿贯,甚至两三亿贯都有可能了。”
 

    “但要注意一定不能被资本裹挟,也不能被这些人欺骗到不收商税,将来我们得立个规矩,但凡敢阻拦收商税者,斩”
 

    赵骏环顾四周道“明清商税收不上来的后车之鉴还历历在目,不可听了那些商人在朝廷的利益代表,就把那些商人的税务给免除了,以后不仅要商税,要大大地增加他们的税务,给农民阶级减少负担。”
 

    明清商税收不上来的后车之鉴还历历在目
 

    这话怎么听着那么别扭
 

    众人互相对视。
 

    明明他们是在明清之前的宋朝,可好家伙,后来的明清变成反面教材了。
 

    “嗯,这是自然。”
 

    赵祯点点头道“我大宋自有祖制,太祖定商税则例,但凡有敢言不收商税者,必斩不饶”
 

    事关江山,他可不马虎。
 

    “这样最好,商业和农业都是国家的根本,农业管吃,商业管方方面面。后世我们国家,已经完全取消了农业税,甚至还给补贴,收入几乎以商业税为主。”
 

    赵骏继续说道“大宋一定要汲取明清时期商税收不上来,导致国家无钱可用,最终灭亡的教训。所以在税收上,就必须尽职尽责,完善各种各样的法制,避免被人钻了空子,商税则例也要时刻改进。”
 

    “但同时在商业市场上,我们也必须做到鼓励和发展商业的繁荣。只是在衣食住行这些刚需方面,还是离不开国有资产的介入。”
 

    “否则若是这些事关国家命脉的东西被商人们控制,那么国家势必被资本裹挟前进,到时候就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国内民生动荡,从而加剧内耗的诞生。
 

    “明年年初我就要巡视各地了,汴梁商业发展是重中之重,改革也是从汴梁开始试点,到时候还是要靠李相以及诸位支持。”
 

    “总而言之,我们的目标就只有一个,改善经商环境,促进商业发展,为朝廷搞钱,搞钱,搞钱”
 

    “大家明白了吗”
 

    说完这句话,他表情还是十分严肃地看向众人。
 

    李谘历史上这个时候都已经下葬了,但赵骏从鬼门关把他拉了回来,目前担任工商部的部长,茶商田昌、粮商孟承起以及其余不少商人,都与他接触过。
 

    所以明年赵骏是打算进行商业改革,将原来的茶、盐、粮专营,改为公私合营制。
 

    可又恰好他需要下基层,了解民间疾苦,明年还得巡视各地,这商业改革没有他自己在,着实有些不放心。
 

    不过话又说回来。
 

    政制院本来就聚集了一帮宰相,若是什么事情都要赵骏插手处理,那他们这群人跟酒囊饭袋有什么区别
 

    因此赵骏也只是打算进行前期改革发展,告诉他们怎么去做。
 

    至于具体做得怎么样,还得回来再说。
 

    这也算是对他们的一次考验。
 

    “明白了”
 

    跟政制院常例会议一样,众人应了声。
 

    赵骏满意地点点头道“商业改制之后,运气好的话,未来几年老范在北方获得胜利,就能够开始想办法从日本搞白银流入,商业大力发展,咱们未来可期了,成败在此一举,大宋是强盛还是跟历史上一样结局,就看你们的了。”
 

    “善”
 

    赵祯最后总结发言道“此次事关大宋强盛,请诸公务必尽心。”
 

    “臣等必尽死力”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严肃地向赵祯拱手行礼。
 

    这次确实是个大考验,赵骏明年离京,他们就要进行商业改制,这对于他们来说,压力不小啊。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