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一百六十七章 景佑四年

    下午时分,宴会结束之后,接近傍晚。
 

    赵祯带着文武百官以及诸多勋贵们上了东华门,夜幕还未降临,城门内外篝火点燃,烟火开始绽放。
 

    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赵骏去上厕所的时候,意外遇到了一位宗女。
 

    而且这位宗女还是上次被鬼樊楼掳走的那位,最后被赵骏救了出来,得知出来的是赵骏后,竟然派人给他送香囊,让赵骏哭笑不得。
 

    要知道这位宗女可是赵德昭的后代,而族谱记载,他们那一支也是赵德昭的后人,是南宋宗室一支,因为蒙古人入侵,最终从浙江地区辗转流落到湖南山区隐藏,繁衍生息下来。
 

    也就是说,从血缘上来讲,这宗女属于赵德昭那一脉的直系祖先,不是像赵光义那一支的旁系,按照辈分来说,估计赵骏还得叫人家一声祖姑奶奶。
 

    这要是答应了人家示爱,不知道该叫夕阳祖孙恋,还是伦理道德恋
 

    “真是造孽啊”
 

    赵骏捏着手里的香囊,进退两难,扔也不是,留也不是,一路上都只能小心翼翼地拿着。
 

    偶尔还能看到人群当中,一个少女含春般的目光,让他如芒刺背。
 

    “怎么了大孙”
 

    一行人上到了东华门城楼上,赵骏的位置靠近赵祯,见他面容怪异,赵祯就小声问了一句“是身体不舒服吗”
 

    “那倒没有。”
 

    赵骏只好把香囊交给赵祯道“这是彩福宗女让人给我送的香囊,按辈分我估计得叫这位祖姑奶奶,我是扔也不好,留也不好,老哥你得帮我处理一下。”
 

    这是宋代女子常用的示爱方式,要是直接扔了肯定伤人心,所以往往都会采取婉转的办法。
 

    赵祯自然也懂民间套路,亦是哭笑不得地帮他收了过来说道“那我待会让皇后去说说吧,就说你家与赵家祖上有点远亲,同姓不宜结婚。”
 

    宋律法继承唐律疏议,唐律疏议就明确记载,“同宗共姓,皆不得为婚。”
 

    注意,是同宗共姓。
 

    在唐宋以后,只要非同宗的共姓是可以结婚的。
 

    比如唐人张鷟朝野佥载记载过京兆韦氏韦衮与另外一家韦氏通婚,还有周穆王娶了盛姬,盛姬也是姬氏女。
 

    更过分的是法律只禁止同宗共姓不准结婚,却没有禁止同宗共姓不可以为妾。
 

    北宋蔡王赵似就娶了自己同族的宗室女赵氏当小妾。
 

    所以那位赵氏宗女觉得,赵骏既然没有上宗谱籍贯,就肯定与她不是同宗,却不知道,赵骏是千百年后的同宗,还是直系后裔,双方注定不能在一起。
 

    此刻已是傍晚时分,日落西山,赵骏看了一下手表,约五点多钟,接近六点的样子,天色却已经黑了,徐徐冷风吹拂。
 

    西方天际逐渐暗淡,唯有那边的天空还挂着绚烂的火烧云彩,带给大地一丝灰蒙蒙的亮光。
 

    东华门外,人山人海。
 

    皇室雇佣了大批平日里在汴梁各瓦子做表演的艺人,在宫门外搭台演出。
 

    随着天色越来越暗,演出也迅速开始。
 

    大量的篝火引燃,成为了照明物,东华门外的空地上,台子上到处都是杂耍艺人。
 

    有人喷吐火焰,惊得围观人群惊声高呼。有人踩着高跷,四处走动。还有人更是在空中布置了绳索,两个人一起走过来,甚至还在绳子上跳舞。
 

    文献通考乐二十中记载宋代踏索“以大丝绳系两柱头,相去数丈,两倡对舞,行于绳上,对面道逢,肩相切而不倾。”
 

    后世的杂技表演在宋代早就已经出现,什么空中飞人、走钢丝、上竿子甚至花式跳水都有,可以说是精彩丰富。
 

    站在东华门上,能将下面的盛况净收眼底。
 

    赵骏之前还担心过这样举行庆典四处点火,会不会引起火灾。
 

    但赵祯却告诉他,每年这样的表演,军巡铺都会在四周待命,防止火灾发生。
 

    可以说一旦有些许动静,军巡铺马上能消灭火灾于萌芽当中。
 

    赵骏这才算是放心下来。
 

    宋代建立的军巡铺,就是历史上第一支消防队,人数达两千多人,应付这样的场面算是很有经验了。
 

    此刻天色彻底暗下来,但百姓们的热情却不减少,外围大量摊贩云集,人潮涌动。
 

    随着时间推移,庆典也进入高潮部分。
 

    赵骏站在城楼上往下看,就看到城外是密密麻麻的人头攒动,灯火映照下,整条街道都仿佛被堵塞了起来。
 

    各式各样的欢呼声,呐喊声,以及鞭炮的声音传入耳朵里,宣告着新年来临。
 

    街道上摊贩吆喝着,游人都穿上了新衣裳,穿梭于表演大台以及外面的诸多摊贩之间,一股喜气洋洋的感觉四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