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五十一章 庆历新政第一轮风波(第2页)

 

    这下就把汴梁原本波及到数万吏员,缩减到了五月份新法规出来后,依旧犯事的几千名吏员身上。
 

    饶是如此,反对考成法的人依旧络绎不绝,阻力开始越来越大。
 

    没有贪污的觉得考成法让他们累得要死,以前当官喝喝茶,吃吃饭,狎狎妓,一天就过去了,每个月还能领超过百贯的工资,生活爽歪歪。
 

    现在虽然工资只有五品往上到高级官员被砍了,五品往下的中下级官员倒是依旧维持原来的高工资水平。
 

    可架不住这个卷法啊。
 

    贪污了的就更加惶恐不安,没想到这考成法如此严厉,让他们无所遁形,想贪污都没机会。
 

    一时间大家纷纷趁着这次风波,以各种理由反对考成法的继续实施。
 

    然而主持新政的范仲淹丝毫没有退让。
 

    给他底气的不是赵骏,而是现在国库确实很有钱。
 

    历史上朝廷打了几年西夏战争,又和辽国签庆历增币,闹得财政亏空,赤字严重。
 

    但这次不仅打仗时间很短,两年之内速战速决,而且准备得也更充分。
 

    首先是赵骏全国巡视,查了很多贪官污吏,为国库贡献了上千万贯的钱财。
 

    其次是交子铺经过几年发展,已经在全国主要商业城市进行扩张。
 

    如洛阳、福州、江宁南京、长安、广州、杭州、江陵、明州宁波、泉州、密州青岛等地开办,往交子铺存的钱都已经数千万贯了。
 

    还有国企改革之后,把大量的国有资产卖给私人商贩,所获数千万贯,并且国营入股,每年还有大量的分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从去年年底朝廷与日本签署贸易,到如今大半年过去,宋日贸易额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万贯,贸易量还在持续增加。
 

    当时海运有巨大风险,困难重重,税率较低,只有10,所以宋日贸易额在一年内暴涨了大概三到四倍,光税收就达到了一百多万贯,朝廷收上来的是银子,约一百余万两银。
 

    看着不多,但这已经是巨大进步。
 

    宋朝主要外贸收入是广州和泉州,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记载“绍兴三十二年,泉、广两市舶司舶税净收入增至二百万缗。”
 

    也就是广州和泉州的税收每年是二百万贯,贸易额大概在两千万贯以上。跟日本那边则主要是以宋朝进口硫磺和铜为主,且日本闭关锁国,双方在南宋之前的贸易额度都不算大。
 

    现在直接暴涨那么多,再加上其它州市舶司,还有陆地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辽宋贸易,每年税收加起来得上千万贯,极大地弥补了财政的亏空。
 

    所以在这么多增加收入的情况下,随着这几年一边打仗一边收税,大宋的国库盈余不减反增,不仅填平了以前的财政亏空,现在国库里还有七八千万贯的存余,相当于大半年财政收入了。
 

    并且随着马上夏税收上来,国库在今年可能有一亿多贯,再加上秋税,减掉一年开支,剩个几千万贯不成问题。
 

    有了钱之后就能给汴梁的吏员发工资,整顿好汴梁的吏治,将来在全大宋实行两税制度,分地税和国税,开始全国官吏分治,吏员纳入公职,享受国家工资,并且还有举茂才,考官员的上升通道,这将极大鼓励吏员努力工作。
 

    因此在种种条件下,范仲淹有底气把改革进行到底,哪怕第一轮考核已经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查出了不少贪官污吏,他也屹立于朝堂之上,与诸多同僚唇枪舌剑,坚决不肯罢休
 

    这一次政制院站在了范仲淹这边,与诸部的很多官员进行了对抗,赵祯也顶住了压力,表示对这些贪官污吏严惩不贷。
 

    只是双方扯皮、争论,浪费了大量时间。
 

    以至于这四百多名贪官污吏都还只是暂时解除了职务,都没有下狱问罪,结果到八月份,汴梁周围地方上又查出了诸多问题,闹得沸沸扬扬。
 

    这下不仅是汴梁大部分京官反对了,周围地方上的官吏也都纷纷向朝廷上书请求停止考成法。
 

    闹出的动静,波及的范围比历史上庆历新政还大。
 

    毕竟历史上庆历新政针对的只是官场八九成官员,对那些进士出身的进行考核,对门荫入仕的大范围裁撤。
 

    而这一次涉及到的是全天下官员的考核,谁都希望日子过得舒服一点,不想那么卷下去。
 

    所以哪怕不是贪官污吏,也想继续维持以前舒坦的生活。
 

    然而老范态度坚决,不肯退让。
 

    即便朝堂上下反对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他也坚决督促各部检法处和御史台继续考成。
 

    双方拉扯,时间就这样来到了庆历元年十月,新法实施的八个月后。
 

    这一日御史中丞郑戬脸色严肃地坐在御史台衙署当中。
 

    他的身边站着余靖、尹洙、欧阳修、蔡襄、李紘、王质、王洙、王素、杨察、赵拚、陈希亮等二十多个御史台中坚力量。
 

    其中他的左右手侍御史蔡襄和尹洙脸色更是非常难看。
 

    因为刚刚,御史台查到了一件大案,涉及到了财政部尚书程琳,宰相吕夷简、盛度
 

    蔡襄和尹洙是范仲淹的人,而吕夷简和盛度现在正在支持范仲淹改革。
 

    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涉及到了他们的案子,很有可能让吕夷简和盛度改变对范仲淹的支持态度。
 

    一旦如此,那就出大事了。
 

    然而此时他们却无可奈何,因为此事是郑戬发现,他铁面无私,这次又召集诸多同僚直接议事,就是要把事情给定性。
 

    就听到郑戬环顾四周,沉声说道“如此大的案子,御史台责无旁贷,你们说说怎么办吧。”
 

    赵拚立即说道“御史台如今承担着监管天下官员的职责,且知院三令五申,说要依法治国、依法办事。如果此事因为涉及到宰相和尚书就退缩,御史台威严何在,法制何在”
 

    欧阳修没有想明白其中关节,亦是嚷嚷道“下官以为就该法办别说只是涉及到了宰相之子,就算是宰相本人,亦是决不能逃脱罪责”
 

    蔡襄和尹洙当时就差点没给欧阳修来一拳。
 

    这个猪队友。
 

    他也不想想,现在范仲淹能推动改革,全靠政制院在背后支持。
 

    如果因为这件事让范仲淹在政制院不能立足,那新政该怎么办,以后朝廷的改制又该怎么办
 

    但这种时候他们俩也无奈。
 

    毕竟郑戬不是私下跟他们说,就意味着此事只能捅出去,所以他们只好默然不语。
 

    他们不说话,其余人却对赵拚和欧阳修纷纷表示支持。
 

    王素毫不迟疑“必须法办。”
 

    杨察说道“新政下达,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等御史台肩负使命,岂能徇私枉法”
 

    陈希亮道“此案也能给天下官员提个醒,就算是各部尚书及宰相,亦不能逃脱罪责,下官觉得,只有如此才能维护知院常说的法治精神”
 

    “好”
 

    郑戬看到手下范党和赵党都支持,便拍案道“那就这样办,随我去拿人”
 

    当下在郑戬的带领下,召集御史台公署衙吏,浩浩荡荡,直奔吕府
 

    本章完
 

    atbaatba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