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宋会变得更好(第2页)

 

    很多监区都设在深山老林当中,除了采矿工人以外,几乎就没有其他人,赵骏告诉了他们发展方向,一是要修路,二是要开垦田。
 

    有田有粮食,就能稳定当地物价,吸引人定居。路修好了来得人也多,并且还方便朝廷运送。如此慢慢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城镇居住地,挖矿工人越来越多,制造铜的工匠也会越来越多,不就能带动整个产业升级吗
 

    所以金银铜铁这种东西,并不是有矿你就能立即富裕,而是需要先把当地的配套设施做好,吸引更多的人,才能提升产量。
 

    否则矿摆在那里,连挖出来都做不到,更别提富裕了。
 

    “可是这里还是好破旧啊”
 

    苏轼看着远处的夯土破败的城墙,觉得这里与老家眉山比起来,差了很多。
 

    “会好的,一切都会变得更好的。”
 

    苏洵远眺过去,旷野上已经有人在开垦田地,还有人正在修整道路,现在还没打算修整城池,先把基础设施弄好,让当地能产粮也能产铜,这才是长久之计。
 

    新政下达之后,各地州府县衙都在搞政绩。
 

    信州知州柳永,在私访民间时,发现弋阳县有刘姓地主,仗着青山乡山高皇帝远,勾结里正和户长,中饱私囊。
 

    他智取地主狗腿子,摸清楚了村里情况,随后发动百姓,当场将刘姓地主等一干人等擒拿。
 

    汝阴县令李孝基发现上司白志鹏纵容弟弟白志远强买强卖,偷税漏税。
 

    于是假意逢迎,实则抓住证据之后,立即举报。
 

    八月份,随着全国新政下达,各地一片兴旺,农业耕作,商业繁荣,就连造反起义都少了几分。
 

    汴梁城中,歌舞升平,从广州运来的棉花一经上市,迅速被抢购一空。
 

    随着夏税大幅度减少,市面上能卖的粮食也暴增。
 

    一时间粮价暴跌到了二百多文一石。
 

    预计再过几年,恐怕回到宋真宗时期,四五十文一石都是迟早的事情。
 

    在与民休息之下,整个国家都出现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八月六日,政制院内,赵骏看着各地公文。
 

    柳永和李孝基的事情他已经处理过,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对罪犯严惩不贷。
 

    但这样的人是杀不完的,特别是新政之下,很容易出现漏洞。
 

    所以在监管力度特别严厉的时期,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事情上报,以至于最近大理寺和审官院都忙得不行。
 

    “这新政,倒是揪出好多贪官哦。”
 

    李谘摇着头说道。
 

    他也刚刚处理了一起偷税漏税案子,作为工商部尚书,他必须承担起与财政部下面的税务部门严查商业问题。
 

    现在造假贩假都算是小问题了,由于新政太容易偷税漏税,预计怕是今年商税又要大降。
 

    “都是些给亲戚朋友偷税漏税的官,这还只是抓住的,没抓住的更多。”
 

    赵骏摇摇头“贪官是抓不完的呀。”
 

    “老夫早就说过,这个新的商税并不合理,这样下去,还怎么得了”
 

    吕夷简叹了口气。
 

    赵骏双手一摊道“有什么办法呢,万事万物有利总有弊,只要利大于弊,那就是好办法,还记得我说过吗要做大蛋糕。”
 

    晏殊扭过头问道“那现在蛋糕做大了吗”
 

    “还不够大。”
 

    赵骏摇摇头,说道“这才刚刚开始,想做大蛋糕,还得过几年民间的商业才能更加繁荣。”
 

    “就怕过不了几年,两年国库就空了。”
 

    王曾探头说道“今年我们已经开始准备对黄河进行大修治,就按你说的,由官府出资雇佣百姓,挖建水渠,分流水量,以此避免决堤,但这样下去,花钱如流水啊。”
 

    “花钱如流水也得花嘛。”
 

    蒋堂拿着公文走进来,笑着说道“这是审计部和教育部刚又送过来的公文,现在全国每县基本上都已经建好了一所学校,老师也已经就位了。”
 

    “总算是有个好消息了。”
 

    赵骏长呼了一口气,说道“我建议从明年开始,科举里增加数学和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才能把科学的土壤培养起来。”
 

    汴梁在这几年里开设学校,召集诸多专家教授,开始建立起中间缺失的验证体系。
 

    而且还推广阿拉伯数字,宋朝的阿拉伯数字其实和后世有点不一样。比如2,像个z,3像个反向的。比划比较直,没后世那么圆润。
 

    赵骏也进行了改良,这样方便计算。
 

    至于合同,朝廷规定契约合同还是以中文壹贰叁肆为主,阿拉伯数字只是方便日常生活,严谨的官方文书、交子、契约之类,自然不能马虎。
 

    因此慢慢建立起缺失的数学体系,再加上考古研究之后,基本上宋朝的数学水平够一个高中知识还是没什么问题。
 

    招收的学生几年下来顺利毕业,开始前往各地学校当校长,将理科知识慢慢深入人心。
 

    “归根到底,还是缺钱。”
 

    晏殊叹了口气。
 

    “是啊,缺钱,但我还是那句话,想要更多的钱,首先就是得把病人身体调整好,先恢复健康,再谈其它。”
 

    赵骏环顾四周认真道“治病救人是个过程,开创盛世其实简单。只要休养生息,轻徭役减赋税,劝农桑慎刑罚,即便是有天灾人祸,也未尝不能做到,难的是怎么维持。”
 

    “因为这种盛世本身就很脆弱,像后来清朝那所谓的康乾盛世,中后期官员腐败猖獗,百姓流离失所,一旦吏治没有做好,官商勾结,苦的就是百姓。”
 

    “所以很多时候监督和吏治整顿就一定要维持下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官员该杀的杀,该罚的罚,一定不能姑息养奸。”
 

    “现在只是一个好的开始,过几年国内的民生真正稳定下来,才是真正的改革关键。”
 

    “大宋,会变得更好”
 

    赵骏目光坚定地说道。
 

    上一章李孝基是李迪的孙子,其实也不算bug,因为之前我说过,古代爹是爷爷,叫爷爷反而是叫爹。不过到了宋代,慢慢的有了变化,有些地方阿翁是爷爷,但有阿翁是喊父亲的,有爹是父亲,阿爷是爷爷的。还有喊爷爷叫爹爹,父亲叫阿爷的,反正各地风俗不同,叫法也不一样,不过现在看确实有点歧义,所以改了一下,因为宋朝叫阿翁为爷爷的还是多一点。
 

    最近几章是过度章节,不知道算不算水,还是得描述一下新政改革后的现状嘛,为下面搞大的铺垫一下。毕竟现在真就是大的还没来,一旦要动真格的解决三冗,恐怕就要大开杀戒了,一步步走吧,总不能上手就杀七百多,老秦人不得炸了锅嘛。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