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与将门利益交换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正文卷第二百七十四章与将门利益交换赵骏有个大胆的想法。
 

    他其实也没有想到这次出海收获那么大。
 

    除了那么多提高生产力的作物以外,居然还带了价值三百多万两的金银回来。
 

    宋代白银很少,远不像明清那样,拥有超过十亿白银储备。
 

    所以虽然官方定额是1贯等于1两白银,但由于官方的1贯是770文,可往往要1000文以上才能兑换到一两白银,因而实际比例更高。
 

    也就是说这三百多万两白银换算成宋朝铜币的话,大概能价值五百多万贯,等于大宋去年十五分之一的财政收入。
 

    看着好像不多,而且花了一百多万贯的成本,五年时间才收入五百多万贯,相当于年赚八十万贯。
 

    但广州一个市舶司一年累死累活也才收一百五十多万贯的税。
 

    将门那些勋贵目前大概是吃了二十多万兵丁的空饷,由于上等兵和下等兵俸禄不同,算每人每年30贯平均数,一年下来就是贪了600万贯。
 

    问题是这600万贯可不是一家人吃,而是大宋几十家开国将领的后代们吃,分到每家头上能有个几万贯十几万就不错了。
 

    而海洋利润可比这个暴利得多。
 

    赵骏之前没有想到海洋有那么大暴利,他站在朝廷的视角,觉得红薯、玉米、土豆之类的农作物作用更大。
 

    可站在民众以及其他人的视角,那白花花的银子,黄灿灿的金子,才是迷人眼球。
 

    如果把这些人忽悠着去出海,那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因此赵骏一下子就觉得豁然开朗,陈海忠的远洋船队回来,给他打开了一片新思路。
 

    果然。
 

    在后世新时代,全球饱和的情况下,上升通道被封死,工厂打螺丝,再怎么努力也最多与父母齐平,普通人就完全没有了晋升通道。
 

    可在这样一个全世界都是蓝海的时代,欧洲、东南亚、中亚、北美、南美、澳洲、非洲,多的是发财机会啊。
 

    崇政殿内。
 

    外面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从今天中午大家一直听陈海忠讲述海外的事情,到如今才开始谈起政务。
 

    赵骏环顾众人,告诉大家他有了一个新想法。
 

    晏殊好奇道“汉龙,什么想法”
 

    “其实这件事一直没和你们说。”
 

    赵骏看着大家说道“本来我是想正式开始解决三冗问题,但怕你们反对,所以就先压着,没想到或许能顺手解决这个问题了。”
 

    “你倒是说啊。”
 

    吕夷简急得翻白眼,三冗问题朝廷的士大夫其实不是不想解决,不然也不会有人提出来,并且找到解决的办法。
 

    只是他们也都知道这样得罪的利益集团实在是太大,因此一直是个棘手问题难以处理。
 

    若是能解决的话,当然最好。
 

    大家都好奇地看着他,只见赵骏好整以暇道“是这样的,我原本是打算强硬裁军、淘汰官员、清查军队数量、简化官员队伍,但这些问题都是困难重重。”
 

    “伱们也知道,三冗问题一直是个扎根在南北两宋三百多年历史里的毒瘤,深深地影响了南北两宋的命脉,严重拖垮了朝廷财政,成为了三道锁在宋朝朝廷以及宋朝百姓头上的沉重锁链。”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在这个蛋糕还没那么容易做大的时代,只会不断地给朝廷带来负担。哪怕是现在蛋糕已经被我做大了一点,可三冗如果不及早解决,会拖慢前进脚步。”
 

    “比如说现在朝廷一年朝政是七千万贯收入,其中五千万贯要支付一百二十万人的军队开支,包括俸禄、马匹、武器装备等等,那么可供朝廷支配的钱,就只有不到两千万贯,还得拿去填冗费、冗官。”
 

    “那这样的话,今年一年朝廷就不能修水渠,不能建学校,社会得不到发展,我们裹足不前。即便我把蛋糕做大,明年财政收入变成一亿,可能支配的钱能有多少,能修多少水渠,建多少学校”
 

    “所以这个问题,你们也应该明白,只有把三冗问题搞定,让军费开支和官员费用开支降下来,我们才有余钱去做别的事情,增加教育、经济、建设、科研等等投入,国家才能变得更好。”
 

    “这一点,我相信你们也是赞同我的吧。”
 

    说到最后,赵骏看着众人问道。
 

    这显然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每个人不管心里认不认同,道理是这个道理,无从反驳。
 

    所以吕夷简、王曾、晏殊、范仲淹等人也是说道“不错,是这样的。”
 

    “我们自然是赞同你的,可问题摆在这里,能怎么办呢”
 

    “你先说说你的想法吧。”
 

    众人说道。
 

    “那我先说裁军,这里面会遇到什么困难。”
 

    赵骏说道“首要困难自然是他们作为利益既得者,肯定不会轻易放弃这部分利益。”
 

    “如果这些将门勋贵犯了法还好说,大家有个人来当恶人,比如老范,直接就找到罪名把他们处置了,自然能解决这个问题。”
 

    “但”
 

    他苦笑道“你们也知道,这件事其实都是我那坑孙子的祖先行为,一招杯酒释兵权,把将门勋贵当猪一样养着,只有打仗了才会派他们去,弄得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这就是朝廷完全送给他们的利益,如果朝廷强制夺走的话,显然会对皇室造成很大的影响。”
 

    “光一个后宫不宁的问题就不好解决。”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直都比较慎重,拖了七八年都没解决,主要也是一直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之前我是打算让他们入股一些公司,或者一起搞钢铁厂,建设兵团之类。”
 

    “但这些东西短期很难看到效益,他们不一定会答应。”
 

    “可现在的话”
 

    说着赵骏看向众人,指了指门口的方向,微微一笑道“这航海的利润,难道不丰富吗”
 

    北宋开国将领们好像不怎么知名,跟刘邦、李世民、朱元璋那群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们比起来,后世怕最多就知道一个曹彬,一个潘美。
 

    就这潘美还是因恶名而来,其余除了专门学历史或者宋史爱好者以外,都不知道有哪些人物。
 

    这些人难道毫无能力吗
 

    当然不是。
 

    事实上北宋初年有不少厉害将领,如王审琦、石守信、高怀德、慕容延钊等等都是名将。
 

    那为什么后世不知名呢
 

    因为本身赵匡胤继承的是五代第一明君周世宗柴荣的后周,等到这个时期后周国力非常强大,消灭剩余几个割据势力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