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六十八章 查查他们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正文卷第二百六十八章查查他们景福宫内,赵骏斜眼看着诸多将门勋贵,面如寒霜。
 

    赵祯的脸色也非常难看。
 

    他们以为给将门勋贵开出如此优渥的条件,就能够轻松打动他们。
 

    哪料到他们居然拒绝,而且几乎大多数全都沉默不语。
 

    这说明什么
 

    说明将门勋贵并不接受朝廷的条件。
 

    为什么会这样
 

    哪里出了问题
 

    赵骏想不明白。
 

    换他在这个位置,一无兵权,二无实权,朝廷又不是不管他们,为什么不能接受
 

    这里面有事啊。
 

    赵骏如今也不是刚出校园冲动的小年轻,早就有了城府。
 

    因此面对这样的事情,他倒并没有太过急躁,目光在人群当中穿梭一阵,见众人纷纷不敢对视,便倏地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哈。”
 

    他笑着说道“诸位误会了,这件事情其实只是跟大家打个招呼,本身裁军之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朝廷是希望跟大家商榷一二,拿出个章程来,倒不是马上就要做。”
 

    说着他就回到了自己座位上,摆摆手道“大家都坐下好好吃吃喝喝吧,此事眼下暂且搁置,若是有什么建议,朝廷自然也会虚心采纳。”
 

    “知院。”
 

    石守信的孙子石元孙怕赵祯和赵骏生气,便连忙找补道“非我等阻挠朝廷革新,三冗之急,我等也是听说过,但此事事关大宋国家安危,辽国西夏环伺,稍有不慎,便是倾覆,还是应当慎重。”
 

    “是啊,并非我等顾及生计,朝廷在已帮我等找好门路之下,我等还反对本就是不识抬举。然就怕贸然裁军,引得军队动荡,辽国西夏趁虚而入,怕是不好。”
 

    “不错,下官也以为还是谨慎一些好。裁军之事不能急于一时,每年稍微裁撤一些,有个安置,这样才能让将士们安心。”
 

    “我等自然知道陛下和知院是想革除弊病,然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不可大意。”
 

    众人纷纷劝说。
 

    赵骏勉强挤出个笑容一一应下。
 

    这场宴会也就在这种略显尴尬的气氛当中很快结束。
 

    下午诸多将门勋贵们便告辞离开,殿内就只剩下赵骏和赵祯两个人大眼瞪小眼。
 

    两个人都没说话,过了片刻还是赵祯提议先去崇政殿开会,跟大家聊聊,赵骏这才应了一声,与赵祯前往崇政殿。
 

    他们一天的流程其实就是这样,每天清晨早朝,早朝并不是说国家大事,而是谈目前国家的情况。
 

    比如政制院制定的修河项目进度,大理寺、审刑院和警察部这个月又处理了多少案子,财政部这几天有哪些支出和进项,工部在哪里规划了一条水渠,自然资源部又在哪里发现了新矿之类。
 

    基本上早朝就是一个大型工作汇报会议。
 

    上午政制院会召开一次常例会议,商讨国家大事和发展,制定方针让下面各个部门去处理。然后就是审核各个部门上报,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
 

    中午会稍微休息一会儿,下午就在崇政殿继续召开会议,这个会议内容就轻松许多,什么都能聊,国家大事、家长里短,互相打趣开玩笑都行。
 

    毕竟崇政殿会议就属于内部人员了,都知道赵骏的底细,从而进行思想统一,哪怕有些小心思,最后也还是能够在会上解决。
 

    此时差不多已经是到下午开会的时间点,赵祯和赵骏先去了崇政殿,再让王守忠去通知诸位宰相过来。
 

    一月中旬,天气还是有点冷,呼呼的北风吹拂,几个老头都穿着大棉袄进入屋内。
 

    “官家”
 

    众人向赵祯行礼,随后赵祯让他们坐下。
 

    等坐下后,范仲淹见赵骏的脸色不是很好看,纳闷道“汉龙,怎么了”
 

    “老王。”
 

    赵骏没有回答范仲淹,而是问王曾道“之前你说他们空额有点大,到底有多大”
 

    “不知道。”
 

    王曾摇摇头“只是隐约听说过,军队里的事情,谁敢插手”
 

    赵骏就只好看向赵祯。
 

    赵祯双手一摊道“别看朕啊,朕虽然控制着兵权,但只有调兵权,下面的事情主要还是枢密院与三衙在处理,所以也是两眼一抹黑。”
 

    枢密院和三衙的关系总结来说,就是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统兵之重;三衙有统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殿前司掌管殿前各班、直和步、骑各指挥的名籍,侍卫亲军马、步军司分掌马军、步军各指挥的名籍。并负责属下军队的管理、训练、戍守、升补、赏罚等政令。
 

    这也就意味着三衙控制着军队的日常运转,包括发军饷、发军械、军事训练、升迁之类,而三衙的主要运作人员就是这些将门勋贵。
 

    赵骏以为这些人贪是贪点,但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给出足够利益就行了,哪料到他们居然拒绝。
 

    显然这怕是不止是贪污。
 

    “今天我和官家带着满满诚意与将门勋贵们商量冗军之事,没想到他们没几个同意,真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赵骏环顾众人道“我想了想,觉得这里面只有两个情况,才可能会导致这种事情发生。”
 

    “哪两个情况”
 

    晏殊问。
 

    在场都不笨,其实也隐约能猜到,但自然要让赵骏说出来。
 

    “一,他们在冗军这件事上,捞得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多,完全超出了朝廷给他们的利润,所以他们才不答应。”
 

    赵骏竖起了两根手指头“二,是这帮东西估计干了不少违法乱纪的事情,一旦大裁军,必然上下清查情况,事情抖露出来,估计要抄家灭族的那种,所以才想捂盖子。”
 

    “最怕的就是两种都有啊。”
 

    晏殊皱眉道“我也听说过将门有不少龌龊事情,只是自先帝朝开始就慢慢少了许多,但具体情况谁也不知道,他们只经营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谁也插不进手。”
 

    吕夷简也说道“每年军费开支都是有数的,以往朝廷招降纳叛,把各地造反的人纳入禁军和厢军当中,都会登记造册,使得禁军数量在几十年内暴增,自太祖时期三十七万人,到如今登记造册者已达125万9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