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九十章 搞个长久计划(第2页)

 

    二来就算他有那本事,大宋也没有那实验室的条件啊。
 

    反观金鸡纳霜就简单多了,就是金鸡纳树的树皮晒干后捣碎成粉末物,几乎没什么技术含量。
 

    所以有了金鸡纳霜,以后广东福建等岭南地区,乃至如今瘴气肆虐的台湾,都再也没有任何阻碍,汉人的足迹踏遍整个东南亚都不成问题。
 

    “你是想开发岭南吗”
 

    范仲淹问。
 

    “不止,这个计划还是比较庞大和宏伟,一时半会跟伱说不清楚。”
 

    赵骏喝了一口汤,随后放下碗道“先说点简单的吧。橡胶流入我国之后,蒸汽机的密封性问题将彻底解决,蒸汽机可以实现量产,你觉得应该干嘛”
 

    “火车轮船”
 

    范仲淹精神一振,他看过西部片,西部片里就经常有火车和轮船,那些东西不仅让他向往,整个政制院的人都向往。
 

    “错了。”
 

    赵骏摇摇头道“可以实现量产,不代表立即就能量产。我们的玉米土豆红薯花生带了几万斤种子回来,可要实现推广全国,还得农业部大规模在城外种植,种了两个季度,产出数百万斤种子才能分发下去,橡胶树能做到吗”
 

    “额。”
 

    范仲淹一想也是,橡胶树是树,树的生长周期可比农作物慢了许多,怕是得要好几年了。
 

    “即便他们在船上搞了很多树苗乃至成品树木,在船上用土壤种植,减少了一定生长周期,但移植到南方去,还有很多问题和麻烦要解决。”
 

    赵骏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先不谈成活率问题,单说即便都能活下来,结出很多种子,可真正广为种植,至少也得几年乃至十几年后去了,所以在这段时间,我们就必须做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规划。”
 

    “嗯,有道理。”
 

    老范也是听明白了,主要他对橡胶树又不了解,这才闹了个乌龙。
 

    赵骏说道“因而真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不仅仅是搞几个钢铁厂就能完成,还要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蒸汽机普及开来,我预计至少得十年后,而这十年间,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你说说吧,这些事情你在行。”
 

    范仲淹也懒得自己瞎猜了,反正以他的能力没办法想到。
 

    “首先是人口,工业时代到来势必需要大量的人口进工厂干活,现在大宋的生产力和粮食养活一两亿人没问题,只要再让红薯等作物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到三四亿人都绰绰有余,那为什么我们的人口没有爆发性增长呢”
 

    赵骏反问。
 

    “摊丁入亩吗”
 

    范仲淹试探性问道。
 

    “这只是其中一条,摊丁入亩确实能激起百姓生育,但同样也有很多隐户。”
 

    赵骏说道“上次人口普查,有部分隐户愿意出来,那是因为朝廷给他们减免税收,且分发土地。可大部分隐户依旧愿意过着黑户生活,这就意味着很多隐户其实还是被隐瞒了起来。”
 

    “唔”
 

    范仲淹沉吟着点点头。
 

    “除此之外就是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
 

    赵骏继续说道“土地被大量集中在地主手里,百姓贫困,养育不了更多的孩子,人口自然不会大爆发,所以只有从这两方面下手,那么未来几年内大宋就会有一波婴儿潮,二十年后刚好赶上大宋大发展时期,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
 

    “终于到了这个时候了。”
 

    范仲淹的情绪有些激动,拍案道“汉龙,你说说,该怎么办吧。”
 

    “摊丁入亩肯定是要有的。”
 

    赵骏露出凝重的神色,“至于土地兼并问题我有三个办法。”
 

    “说说”
 

    “这”
 

    范仲淹大惊道“全国土地主恐怕都会造反了吧。”
 

    “是啊,这条太激进。”
 

    “第二呢”
 

    “第二条是禁止土地买卖。”
 

    赵骏继续道“只允许朝廷回购土地,然后各地官府开始大修建,修路、修水渠、修运河、挖矿产,把每个县的那些地主手里的佃户们招走,让他们无人可以耕作。”
 

    范仲淹皱眉道“里面恐怕有很多问题吧,光我能想到的就有财政支出肯定要爆。且佃户们都被地主用契约合同控制,没办法走。”
 

    “这种大范围基建财政肯定是要爆的,但不是刚解决了三冗问题吗目前我们的财政收入稳步上升,虽然还没有达到减免赋税之前年入一亿多贯的水准,可贸易吞吐量暴涨,国内经济刺激也很大,未来几年内每年财政收入超过一亿贯是迟早的事情。”
 

    赵骏笑道“扣除一年军费大概三千万贯,官员支出以及乱七八糟的杂费支出接近两千万贯,朝廷还剩下三四千万贯,还有各地本来就有地税收入,每年几千万贯撒下去,疯狂地搞工程,既能更刺激经济,又能搞走青壮劳动力。”
 

    “至于契约合同的问题嘛。”
 

    他摸着下巴道“朝廷应该颁布法律,规定多少利息属于高利贷,一旦敢搞高利贷,坐牢、流放、没收财产、杀头一条龙服务,且不允许限制人身自由,严厉打击任何奴隶制度。给各地官府下死命令。”
 

    “这是要把地主们往死里整啊。”
 

    范仲淹听着这套组合拳也是相当震惊。
 

    这么搞下去虽然没有明面上收走他们的地,但却把他们手里的佃户和青壮搞走了。那土地就无人耕作,他们守着这些地也没用,荒芜了,可不最后必须被迫卖给官府了吗
 

    “至少我给了他们卖给官府的权力。”
 

    赵骏双手一摊道“其实这里面还有个套路,那就是有地契的地承认是地主和私人所有,以后禁止私人开垦耕地,由官府组织人手修建水渠,自己开垦出地,然后把这些地当作官田租给佃户,并且还是那一套打击奴隶制度以及契约合同。”
 

    “好家伙,那样地主的地怕是连卖给官府的权力都没有了。”
 

    范仲淹更加震惊。
 

    赵骏黑啊。
 

    手是真的黑。
 

    这一套下去,全国的地主怕是不死也得脱层皮。
 

    “那没办法,总得拿主意想办法把这些地主手里的地给收回来。何况我也没让他们吃亏,各地官府拿真金白银和财政买来的。”
 

    赵骏摇摇头。
 

    为了防止地主造反,他没有明抢就算不错了,花钱把地主手里的大部分闲置土地收归,那么以后这些佃户就变成官方佃户,土地兼并的问题也能大幅度缓解。
 

    能用这个办法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大宋手里是真有钱,特别是最近几年外贸做得风生水起,日本每年数百万两白银流入。
 

    辽国更是夸张。
 

    为了搞火器,每年都是上百万斤硫磺地买,光这一项就能为大宋带来数万贯的财政税收。
 

    加上海上丝绸之路,陆地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等多条贸易路线火爆,民间在进行中等额度贸易的时候,也渐渐开始使用银子,而不像以前那样经常要带好几贯,几千枚铜钱出门。
 

    所以赵骏也给了大宋这些地主们最后一丝体面,那就是倒逼着他们把手里的地平价卖给各地官府,把他们手里的佃户解放出来,至少还能换些钱币。
 

    不然的话。
 

    他们要是不想体面,朝廷恐怕就要直接帮他们体面了。
 

    “那最后一条呢”
 

    范仲淹又问。
 

    “最后一条就是顺其自然。”
 

    赵骏耸耸肩道“等工业正式开启后,大量青壮就会进城打工,让地主没有人耕作,被迫让他们要么卖地,要么转型成工厂主、商人,土地自然也就慢慢收回了。”
 

    范仲淹想了想道“这好像就是你最初说的办法。”
 

    “是啊。”
 

    赵骏说道“这也是后世工业革命初期先发国家普遍的办法,毕竟他们肯定也看不到未来方向,不能做出正确判断。而且这个办法肯定还有顽固分子,但比较温和,不会造成大规模反对。唯一的弊端就是时间太长,且未必能让人口红利赶上大发展时代。”
 

    最后这个办法典型的就是英国羊吃人事件,工业革命到来后,羊毛原材料短缺,贵族地主们一看有利可图,就马上把土地改为牧场羊绵羊,结果就是圈地运动,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被迫入城打工,反而促进了工业增长。
 

    现在大宋就是这样,一旦工业革命到来,虽然以大宋的体量,不至于出现大量土地改为牧场的现象。可入城打工的收入比种地高,必然会主动吸引人口入城,农村就无人耕作。
 

    结果就是大宋的地主们要么主动,要么被迫把田地出售,引入机器,成为资本家或者商人,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然而这样做拖的时间就太久,而且不能根除弊端。
 

    赵骏真正的目的还是收回大量私有土地,免得像后世印度那样,修条高铁,沿途的地主纷纷反对,修了十几年都修不了,严重阻碍国家发展。
 

    趁着现在大宋的体量还不算特别大,地盘只有不到三百万公里,人口没有十几亿那么复杂的时候完成改制,那么接下来不管是修火车还是建公路,都能畅通无阻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