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零七章 李朝覆灭

    尽在悠久
 

    支棱关外彻底乱作一团。
 

    数百枚炮弹袭来,到处都是爆炸与土石迸溅。
 

    尘烟缭绕,无数越军士兵四散奔逃。
 

    实在是太巧了。
 

    恰好这边火枪队掩护了炮兵上到了山上,搭建好炮台发射,那边越军就全军出击。
 

    结果就是数万越军士兵蜂拥出了支棱关,向着关外的战场冲杀而来。
 

    然后满天的炮弹就落入了他们的阵型,顿时人仰马翻。
 

    最重要的是有一枚炮弹又刚好落在了大越皇帝李佛玛身边,把他以及身边的几名大臣给炸死。
 

    顷刻间越军的指挥系统就直接瘫痪。
 

    在失去了最高层的指挥之后,其余中下级将领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队形,所有士兵都作鸟兽散。
 

    被自己人推倒者,被踩踏而死者,被炮弹炸死者,不计其数。
 

    整个支棱关外这方圆几公里的平坦区域,乌压压数万越军都像是无头苍蝇一般乱窜,特别是往关隘大门方向的人,拥挤得水泄不通。
 

    偶尔一颗炮弹落在关隘大门口,瞬间就是数十人丧命。整个战场都处于崩溃以及混乱当中,越军死伤惨重。
 

    远处狄青也看不清楚越军的具体情况,但几十轮炮击之后,什么情况已经不用去看了。
 

    等炮击结束,他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火器军并没有动,侬智高的少数民族队伍,就如同洪水一般向着越军淹没而去。
 

    这一战大越皇帝和几名重要大臣被炸死,数千名越军被炸死,而更多的越军则死于各种各样的事故。
 

    宋军大获全胜,斩敌两万余众,俘虏三万余众,整个越国的大半兵力折损。
 

    到八月中旬,得知情况的升龙府那边,李佛玛的儿子李日尊在留守大臣们的簇拥下仓促继位,号召全国抵御宋军袭击。
 

    但勤王军队哪这么快集结
 

    他们只能立即从附近的州府抽调所有的兵马,堪堪凑了个三万人死守富良江。
 

    历史上宋越熙宁战争宋军就打到了这里,在顶着军中疫病蔓延的情况下,一战击溃越军,连越军的太子和皇子都被斩杀。
 

    只是此战之后宋军也难以继续围攻升龙府,宋军瘴疠横行,伤亡逾半数,军粮也用尽,导致虽然仅仅隔着一条大河,就能覆灭越国,却已是寸步难行,不得不答应越军和谈。
 

    但此时大宋出动的兵马不多,虽军中确实感染了疫病,可主要对象还是地方厢军以及边境少数民族士兵。
 

    火器军严格遵守烧水、驱蚊等军令,伤病并不严重。
 

    所以虽天气酷热难耐,道路崎岖难行,而且蚂蟥、蚊虫遍地,但他们倒也勉强还能够行军。
 

    八月下旬,宋军就抵达了富良江畔。
 

    此江便是后世红河。
 

    越军与宋军隔江相望,江上除了越军的几十艘战船以外,江对岸还有数百匹大象组成的象兵。
 

    这已经是安南最后的底牌。
 

    之前之所以不动用是因为不管是谅州还是支棱关,地形不开阔,不方便象兵出动。
 

    但宋军已经杀入红河平原,广袤的平原富饶安宁,适合大象驰骋。
 

    然而在宋军的火器面前,象兵显然极为变得可笑。
 

    大炮轰鸣,大象四处逃窜,被践踏死的越军不计其数。江上的战船也被轰塌,越军再次退守升龙城。
 

    九月初,宋军包围升龙,升龙城中不知道多少达官贵人向宋军投降。
 

    狄青也顺势广发告示,言称大宋无意吞并安南,只是李朝目无尊上,屡次寇犯大宋边境,上国之威不可侵犯,因而降下惩罚,势必要颠覆李朝。
 

    同时他派人搜罗前朝贵族后裔,准备扶持为新的安南皇帝。
 

    事实上这也是赵骏特意嘱咐。
 

    目前越南的三个朝代当中,丁朝是开创者,在民众心里威望还不错。
 

    李朝则在治理上让国内很太平,使得当时安南百姓非常认可李朝的统治,又颇为同情丁朝的遭遇。
 

    唯有黎朝不仅篡位,且黎氏父子倒行逆施,十分残暴,就连越南史官吴士连都把他们比作中国古代的夏桀、商纣,认为“其促亡也岂无所自哉”。
 

    由此可见黎朝在三个朝代当中并不得民心。
 

    扶持黎朝上位,大宋的借口是扶持前代王朝。而黎朝本身不得民心的情况下,就必须倚仗大宋来维持他们的统治。
 

    如此一来,大宋就间接控制了越南,为他们驻军安南,维护自身利益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
 

    只是越人自然不懂。
 

    很多人都以为是李朝皇帝多次袭扰大宋的广南西路,惹怒了天朝上国,才有现在的刀兵之祸。
 

    所以虽然李朝治理不错,颇得人心,却也不免被那些王公贵族给埋怨。
 

    好好地经营自己的越国不好吗非要去作死。
 

    现在好了吧。
 

    人家都打到了首都来,大越灭国在即。
 

    九月八日,虽然已经是深秋时节,但交趾天气依旧十分炎热。
 

    准确来说是很闷热。
 

    空气里十分潮湿,衣服仿佛都能拧出水来。
 

    大越帝国首都升龙府,城池颇大,比大宋广南西路的邕州城稍微大殿,在西南偏远地方,算是第一的城池。
 

    但跟大宋首都开封府比起来,犹如云泥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此刻城外旷野上田地无数,道路间长满了芭蕉树,密密麻麻的水田遍布,郁郁葱葱的稻子在风中摇曳。
 

    跟大宋大多数地方最多也就一年两熟不同,越南得天独厚的气候让他们能做到一年三熟。
 

    要知道同时期的辽国拥有接近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才九百万。西夏拥有八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人口只有一百八十多万。
 

    而李朝占据的越南北部面积才十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却有二三百万,到南宋时期更是达到了五百万,光为了抗击蒙古入侵动员的兵力就超过了五十万。
 

    由此可见这里产粮有多丰厚。
 

    所以困扰越南的问题从来都不是粮食,而是瘟疫和疾病。
 

    如果金鸡纳霜到位的话,那么瘟疫当中最主要的疟疾就能解决,出产的粮食、橡胶、木料、香料将成为大宋主要原材料产地。
 

    眼下肥沃的红河三角洲上,宽阔的河流两岸,一眼看过去不知道多少村庄林立,很多人远望眺目看着。
 

    城外的宋军已经砍伐了树木,建造起营垒,寨墙上,狄青正在观察着城池。
 

    他没有下令炮击升龙。
 

    未来以后大宋还需要在这里驻军,不到万不得已,狄青并不想毁了这座城市。
 

    他只是静静地等待,心里给了李朝一个最后的期限。
 

    若是继续负隅顽抗。
 

    死路一条。
 

    而城中则又是另外一幅光景。
 

    早在宋军击破南岸的越军开始渡河之后,城中就已经是一片兵荒马乱。
 

    该跑的跑了,留下来的也被关在了城里出不去。
 

    家家户户闭门,商铺店面歇业,街道上除了来来往往的士卒以外,几乎看不到任何人。
 

    此时新任皇帝李日尊正在城头上组织兵马调动,日日夜夜防备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