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三十一章 用好手里的刀

    “砰”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地主抗议了,必须重拳出击”
 

    三月二十五日,两浙路转运使衙门利用接力的形式,换马换人,以每小时二十公里的速度,抛去人吃饭上厕所稍微休息的时间,四天跑了一千公里把公文送到汴梁。
 

    大运河虽然方便,可速度还是太慢了,正常情况下,需要一个月才能抵达,因此这种三百里加急对于官府来说已经是最快的方式。
 

    此刻汴梁政制院内,赵骏看着手中的公文,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道“他们是觉得朝廷软弱可欺吗”
 

    “额”
 

    屋内众人环顾四周,心道这不是你想看见的吗
 

    这么愤怒干嘛
 

    今日吕夷简和王曾都不在。
 

    而且不止他们,贾昌朝、范仲淹二人也并不在此。
 

    老吕和老王是身体原因告假了,最近他们二人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特别是王曾。
 

    毕竟这俩人在历史上这个时期坟头草都三尺高了,一个已经病逝八年,一个病逝两年,能撑到现在已经算是奇迹。
 

    而贾昌朝则是因为兼任工部尚书的缘故,今年开春以后,黄河的水流量就剧增,历史上两年后就泛滥发潮,引得黄河改道,他自然要去监督一下河道施工。
 

    范仲淹是上午会议结束之后去火器司视察去了,火器司最近这几年也没闲着,在研究了前装线膛枪炮之后就已经在开始研究后装线膛枪炮。
 

    历史上线膛枪和大炮都是最开始前装,如前装线膛枪的普及是尼米弹的发明。前装线膛炮则一直不算主流,因为它的装填比较困难,还是火器司效仿尼米弹用大号铅弹才解决。
 

    但最方便的还是后装枪炮。
 

    这样对于大炮和枪械的射速将飞跃般的提升。
 

    而历史上最早的后装枪叫做“德莱赛步枪”,结构其实很简单。
 

    就是用纸壳包住黑火药制作定装子弹,后面用弹簧固定一根扣发的指针,扣动扳机让指针刺入弹壳引燃火药射出子弹。
 

    如今钢铁不缺的情况下,火器司进行大量研发,已经制造出了这种较为先进的步枪,现在正处于实验阶段。
 

    所以范仲淹这段时间经常往火器司跑,看看他们那边的实验效果比现在的火枪优劣有没有改进。
 

    可以说如今大宋的发展速度还是非常快。
 

    特别是武器制造方面。
 

    唯一欠缺的就是化工水平还没有达到,如果以后再能发明雷汞火药的话,那么基本上就能达到现代枪械水平。
 

    此刻政制院内只有晏殊、宋绶、蔡齐、李迪、张士逊、蒋堂加上赵骏总共七人。
 

    说起来李迪和张士逊的年龄比吕夷简和王曾都大,都已经七老八十,特别是张士逊,今年都八十二了,但二人身体比王吕二人都好。
 

    历史上他们俩一个活到了七十七岁,一个活到了八十六岁,在古代都属于比较长寿的了。
 

    见到赵骏大怒,晏殊奇道“汉龙,大家都是自己人,有什么好演的,当初就说直接出兵,你又不许,这不是你默认地想让事情闹大,将他们一锅端掉吗”
 

    “没,我是真生气。”
 

    赵骏摇摇头“我气的是怒其不争。”
 

    “怒其不争你不是一直说地主阶级是腐朽落后的阶级吗怎么还指望他们”
 

    “任何事情都要辩证地看待,跟奴隶社会比起来,只收地租而非将耕作的农民当中奴隶看待随意打杀的地主已经算是进步了。”
 

    “所以你希望他们更进一步”
 

    “是啊,地主如果能转变成资产阶级,推动社会的改革和发展,至少在眼下这个阶段,就属于是进步。
 

    “但你已经给过他们机会了,他们自己不珍惜。”
 

    “唉,说实话,我自己也不希望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毕竟这也会让国家出现动荡。”
 

    “不破不立,有的时候该下狠心还是得下狠心。”
 

    晏殊反倒劝起他来。
 

    按道理来说,古代官僚集团应该是站在地主那一边才是。
 

    可恰好宋代是个奇葩。
 

    因为官僚阶级很多人都经商去了,利用权力谋取暴利,直接官商结合,使得地主阶级在官僚阶级里面的势力没有明代那么强大。
 

    本身宋代朝廷对于地主阶级的搜刮不比对普通百姓轻,很多官员就干脆捏造罪名把商人、地主弄得家破人亡,然后直接夺取他们的财产,并没有把地主和商人当自己人看待。
 

    或许地主阶级也有朝廷的代言人,但一定不是政制院里这一群最顶级的宰相,因此宋代是罕见的少数官僚阶级不怎么站地主阶级那一边的朝代。
 

    听到晏殊的话,赵骏点点头,说道“嗯,一步天堂,一步地狱。机会我已经给过他们,现在他们选择了下策,我也只好选择下策。”
 

    说着他抬起头看向门外,门外阳春三月,天朗气清,感叹道“唉,如果可以的话,我真希望告诉那些地主们,何必死守着土地呢世界那么大,到处都可以闯一闯,哪怕把土地卖给朝廷,拿钱组建船队出海,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啊。”
 

    “总是会有人做的,朝廷会逼着他们去。”
 

    李迪淡淡地道。
 

    “那就逼一逼他们吧。”
 

    赵骏微微点头,随后敲了敲桌子上的铜铃。
 

    “知院。”
 

    外面值守的政制院属官走进来。
 

    “去请一下王内侍。”
 

    “是。”
 

    属官就离开了。
 

    “你打算调两浙路禁军过去”
 

    见到要请王守忠,蒋堂就转过头来询问。
 

    “嗯,该见见血了。”
 

    赵骏目光深沉,随后略微皱眉。
 

    他想起一件事。
 

    江浙地区是有厢军的,他自己就有调动厢军的权力。
 

    政制院也能调动,如果不需要派禁军去的话,其实不用去让赵祯下诏书。
 

    但这次他打算动真格的,杀他一批人震慑一下天下地主,那么就必须要动用全副武装的禁军士兵。
 

    比如两浙路就有禁军广德军团。
 

    可广德军团作为外派的就粮营名义上有十个,实际上有三个营在汴梁,另外五个营在西京河南府,孟州和沧州各一个,广德军本地就一个营。
 

    这些年军队改制之后,广德军团就缩减到了六个营,目前有四个在汴梁,一个在河北,剩下一个在广德。
 

    广德军这一个营五百人主要应对东南丘陵的叛乱。
 

    从秦汉时期开始,很多汉人就逃进了东南丘陵当中,也就是后世以安徽黄山为中心往南扩散到福建山区的这部分区域。
 

    三国东吴攻打的山越人就常年居住于此,其实他们都是逃入深山躲避战乱或者不愿意纳税的汉人。
 

    到宋代的时候山越人几乎已经绝迹,被东吴、东晋两个偏安江东的朝代攻打下来,山越人自此也成为历史,这里也慢慢变成了汉人固有的领土。
 

    可北宋时期税收残酷,因此很多江南百姓再次纷纷逃入深山中躲避税收,甚至还武力抗争,还有杀人逃犯跑进去,所以江浙地区除了本地厢军以外,还布置有广德军、南康军两个军制规划。
 

    另外还有忠节军团、宣毅军团、威果军团三个军团总计十多个就粮营分布在各州轮流就粮。
 

    也就是说,两浙路常驻的有广德军和南康军两个营一千人,轮流驻扎的就粮营十多个,要想调动五六千禁军还是没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这些士兵互不统属,又不可能把兵权交给地方官员。
 

    一者南方诸路是不设经略使的,转运使没有兵权,掌军机乃是大忌。
 

    二者谁也说不好江浙路官员和地主有没有牵扯,万一达不到他要的效果呢
 

    所以还是得派个人去。
 

    得找个狠人。
 

    赵骏想了想,狄青杀外敌挺猛的,但镇压地主不一定下得了狠心。
 

    他这次要的可是两浙路血流成河呀。
 

    “你们想想谁能领兵去说实话,要是实在没人就我亲自去了。”
 

    赵骏环视众人询问。
 

    他杀汴梁黑恶势力,杀贪官污吏,杀勋贵将门,死在他手里的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了。
 

    不过以前是为了争权,为了肃清官场,为了解决冗军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