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六十七章 生擒萧孝穆

    翌日清晨,豆大的雨滴还在下。
 

    明明已经天亮,约上午辰时三刻,可天空却还灰蒙蒙得像是混沌初开之时。
 

    宋军的船只在滚滚水流当中荡漾,徐徐抬开,又徐徐下降。
 

    下雨的时候河水水位会涨,停雨后过一段时间等降雨量流走水位下降是非常正常的自然现象。
 

    但在雨下的同时水位却开始缓慢降低显然不合理。
 

    正常情况下除非早就在意这一点,或者对水位上下起伏非常敏感的人,不然也很少会有人察觉。
 

    然而狄青却早就猜到辽军可能会使用的手段,因此也迅速做出了反制措施。
 

    滂沱大雨当中,榆关本就已经破烂不堪,被宋军用木板钉起来的西城门缓缓打开,狄青穿着蓑衣,骑在马背上缓缓走出来。
 

    虽然他们船上没有马,但辽军多的是马,这些日子他杀死杀伤的辽军没有一万也有七八千了,缴获的不计其数。
 

    从西城门出来之后,狄青回过头深深地看了一眼这座城池。
 

    这座城池早已满目疮痍,到处都是痕迹。
 

    城外尸体很多,宋军甚至都来不及清理,若非正处于冬季,恐怕此时四处都是腐烂腥臭。
 

    但不管怎么样。
 

    他之后还会回来的。
 

    随后他来到榆水岸边,登上了船只,向西岸渡河而去。
 

    此时宋军在西岸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八千人左右,东岸则只有约一千多人防守。
 

    如果辽军来攻,榆关就会非常危险。
 

    但好在昨夜辽军攻打了一晚上,十分疲惫。并且大雨天气,视野极差,他们根本看不到宋军的情况。
 

    狄青使的这招如果辽军没发现,那就是空船计。发现了,那就是弃子攻杀。
 

    无论结局如何,在战术上都处于领先的地位。
 

    此刻西岸宋军冒雨集结,俘获的辽军马匹还不足以装备全军,更何况他们是水军,很多人根本不会骑马。
 

    将士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当中,狄青缓缓抵达了队伍前面,呼延守用和王奎已经过来了。
 

    “大帅,我们已经侦察到辽军主帅驻扎的地方,在距离广宁西北约三十余里的卢龙县。”
 

    “他们躲进了城中”
 

    狄青问。
 

    “并没有,在野外扎营。”
 

    王奎说道。
 

    “呵。”
 

    狄青冷笑一声道“辽军还真是狂妄自大。”
 

    呼延守用说道“兴许是他们觉得我们不敢离开榆关,以此方便下一次进攻。”
 

    “不管如何,都是辽军自寻死路”
 

    狄青目视西北方向,沉声说道“传我军令,急行军三十里,奔袭辽军营寨”
 

    “是”
 

    王奎和呼延守用都是心中一凛。
 

    这个任务不可谓不艰巨。
 

    虽然宋军早就脱离了以前那种将士都要负甲胄,难以长途行军的时代。
 

    但他们毕竟是水军,水上训练的时间比陆地训练的时间更多。
 

    在体能训练上显然要比陆军的训练差不少。
 

    不过这是狄青的死命令,再难也得执行。
 

    榆水西岸百里荒芜,临近仲冬,万物寂灭。
 

    广宁城外有一些村庄,但战事开打之后,不少百姓都已经逃难到了别的地方。
 

    村子里剩余了一些人,家家户户都闭紧了门窗,有些大着胆子出门去看,就看到远处村外官道上,一支整齐的队伍向着西北方向而去。
 

    他们很多人都穿着红色棉袍,戴着斗笠帽子,批了件蓑衣。腰间悬着直刀,背上背着一杆长枪,气势颇为凶悍。
 

    “这就是宋国的士兵吗”
 

    “看他们的样子,连身上甲胄都没有,怎么打得过我们辽国的军队”
 

    “听说他们现在已经不需要再用刀枪,用那什么火器。”
 

    “这些天榆关方向一直都有好大的巨响,比放爆竹还响,那就是火器的厉害吧。”
 

    “你们说说,辽国和宋国谁会赢”
 

    几个村民遥望着远处蒙蒙烟雨里一排排的宋军,陷入了沉默。
 

    对于幽燕大地的汉人百姓来说,对宋国的情绪是复杂的。
 

    后来南宋时期,有很多从中原沦陷区逃到南方的汉人,他们视大宋为母国,视金国为蛮夷。
 

    但那是因为他们以前祖祖辈辈都是宋国百姓,从北宋建国到南宋,已经有一百六十七年之久,汉人思想早就根深蒂固。
 

    而幽燕百姓则不一样。
 

    从公元938年儿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开始,到如今已经整整一百零九年。
 

    后世宝岛离开华夏才七十来年就已经有很多人不认同祖国,更别说此时。
 

    所以很多幽燕百姓祖祖辈辈都受到辽国统治之下,很多人哪怕依旧保持着汉人的身份,汉人的血统以及各种文化习惯。
 

    但在身份认同上,他们早就把辽国视为祖国,而非南方的大宋。
 

    可也正是如此,看到同样身为汉人的大宋军队打得辽军节节败退,心中自然涌现出难以叙说的情感。
 

    一方是自己的国家,另外一方是自己的民族。
 

    很难说他们愿意谁赢。
 

    当然。
 

    如果是以前,他们肯定希望辽国胜利。
 

    但今天的大宋早就今非昔比。
 

    听说辽军在前线日子很不好过,甚至宋军都直接打到榆关腹地来了。
 

    那么理智就会告诉他们,他们应该站在民族身份的那一边。
 

    瓢泼大雨还在下。
 

    宋军行进的队伍闷头赶路,沿着泥泞不堪的道路前行。
 

    很多士兵脚上的靴子都进了水,泡得脚发白。
 

    但却没有人吭声,也无人落下队伍。
 

    所有人就在这无声无息当中,天地间寂静得就只剩下这茫茫暴雨。
 

    过了约两个时辰,狄青徐徐走过一片密林,远处是一片起伏不定的山峦,两侧还有丘陵山野。
 

    卢龙县东南方向有一片小山脉,是燕山余脉,山势不是很高,但林木相对较为茂盛。
 

    虽是冬季,但也并非所有山林都枯萎,还有不少四季常青的植物散发着青绿。
 

    斥候匆忙赶来,对狄青说道“报,大帅,前方发现辽军营寨。”
 

    “在何处”
 

    “就在前面的山峦下。”
 

    “敌人可有警戒”
 

    “并无。”
 

    “带我去看看。”
 

    “是。”
 

    斥候随即再次翻身上马。
 

    狄青纵马驰骋,在周围亲卫队的护送下,抵达了前方约一百多米外的一处小山峦上。
 

    这个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天空还是灰蒙蒙的,能见度不是很高。
 

    但透过望远镜还是能够观察到,远处山峦下连绵有三座营垒竖起,应该是新建立的,甚至都没有什么防御设施。
 

    之前辽军大摇大摆地在广宁城外安营扎寨,但被宋军击溃,现在撤到最近的城池卢龙来,估计大抵是在等待营州方面的援军,或者打算重新整顿后再次袭击广宁。
 

    狄青在山头附近一直观望了许久,他确定辽军没有什么防备,在大雨倾盆当中,甚至连外围的巡逻、岗哨都少得可怜,只有营寨上可怜的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