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四百二十一章 版图大增,重走天下(第2页)

晏殊说道。

“对啊,这不就是准备阶段吗?”

赵骏笑道:“你们看,这是河套平原的西套,宁夏平原。还有东套的巴彦淖尔平原和土默特平原,这些可都是天然的种粮好地方啊。”

众人凑过来。

就看到赵骏指的地方,往北离辽国腹地非常近,往西离西域也近在咫尺,如果这里能发展出农业,确实能成为进取西域和辽国的大后方。

“嗯。”

范仲淹首先看出了它的战略价值,点点头道:“我记得汉武帝曾经派人在此灌溉农田,这里自此兴盛,现在一看,前人果然有远见。”

赵骏说道:“有宋一朝都没有打出去过,那自然不知道它的作用。直到明清时期,这里才大力发展。”

众人用幽怨的表情看向赵骏。

别揭老底了。

再说了,现在的大宋能和历史上的大宋一样吗?

“不过从舆图上看,这里离我们的要地还是太远了,补给会不会很困难?”

范仲淹提出异议。

这里说的补给不止是粮食,同时还有对地方的控制,从延安府到巴彦淖尔,有足足五百公里,控制难度非常大。

“火车!”

赵骏一锤定音道:“西北其它地方可以先暂时不修,但从关中到河套,还有从关中到玉门关的火车,必须先修好。一旦通车,经济、军事将双管齐下,对于大宋的发展好处太多了。”

古代为什么只对西域和蒙古草原实行羁縻统治?

实在是太远了。

中原王朝想出兵这些地方,行军路途那都是以千公里来计算。

比如霍去病打匈奴,来回两三千公里。

路上累死、病死的士兵都可能比匈奴人反抗杀的汉军士兵多。

所以不是老祖宗们不想拥有更多的土地,而是无能为力,没有办法控制那么多领土。

有了火车就不一样了。

物资可以直接运到边关,控制力将会大大提升。

更重要的是,赵骏是想打通陆上丝绸之路,通过控制西域,扩大与中亚的贸易。

如此海贸与陆地贸易两开花,必然能迅速打开市场,从而为目前大宋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的道路,铺垫基础。

否则一旦国内市场出现饱和,工业必然会造成产能过剩,若是不早做准备的话,之后工人下岗,百姓失业,国内经济下滑等等问题会接踵而至。

因此赵骏这是在未雨绸缪,也是为将来做好措施。

“这些事情我们也难以预估,现在国家的发展,对于我们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

晏殊感慨道:“如今国家的发展,也就只能让汉龙你来了。”

“是啊,虽然明白了很多经济上的道理,但思想还是很难转变,也很难把这些道理真正应用。”

“说起来好笑,上个月广南东路上劄子,说希望再降低一下关税,老夫当时还在想若是降低关税岂不是国税又少了许多,结果一看劄子,里面说人家只从我们这进口产品,出口原材料矿石,如果降低关税的话,会大幅度提高他们出口原材料的积极性,给国家带来更多的税收,老夫当时就觉得自己已经不懂怎么治国了。”

“唉,我们跟不上时代咯。”

几名宰相亦都是纷纷感叹。

如果放在十年前,有人说他们不懂治国,他们这些人大概率只会笑笑,懒得与其争辩。

但如果现在有人说他们不懂治国,那大概率就只能换来沉默了。

因为大宋的发展实在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以前他们只需要顾及地方农业发展,哪里有什么灾害,司法有什么问题,更多的反而是官场斗争。

现在没了官场斗争,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发展。

可他们哪里懂从哪里修路会提高经济建设,哪里懂什么地方该种什么粮食会获得丰收,哪里懂提高关税降低关税有什么作用?

这些东西超纲了呀。

若非赵骏这些年一直稳定的制定发展路线,恐怕他们全都得束手无策,任由国内野蛮发展了。

“时代在进步,人的思想也得发生转变,就好像我们后世七八十年代风气保守,男女拉个手都脸红。可放在二十一世纪,那就都不算什么事了。”

赵骏笑道:“诸位相公虽然确实很难做好对未来的打算,却也稳定了国家基础,农业和人口才是根本,这些大家功不可没。”

“好了,伱也不用这么说了,反正以后你要做什么,我们都无条件支持就是了,反正我们也不懂。”

晏殊笑了笑。

如果是以前,赵骏做出规划,他们还能提供修改意见。

现在的话,那纯粹就是两眼一抹黑。

因为时代真的变了。

他们在封建社会那一套,已经无法再用到工业社会。

“那刚好,其实我也打算实行新的改革了。”

赵骏笑了笑。

“哦?”

范仲淹来了兴趣,问道:“又打算改革什么?”

“有些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些是大变化,国家越来越庞大,就意味着要管理的事情会越来越多,每过一段时间改革,把冒出来的问题解决,这样才能发展长久。”

赵骏说道。

庆历新政经过了足足六轮,如今十年过去,效果显著。

但有些东西已经算是过时。

就如同我们曾经大力学习过毛熊老大哥的制度,最后却发现那些东西并不适合我们一样。

我们自己的国内变化,也要时时革新,而不能墨守成规,只想着吃老本。

“那什么时候开始?”

范仲淹问:“你具体做了哪些计划?”

“什么计划也没有。”

赵骏摇摇头。

“啊?”范仲淹愕然道:“那你还说要搞新改革。”

“因为很多问题藏在水面下,还没有看到,依旧要下基层啊。”

赵骏长叹道:“这一次,我又要走一遭天下了。”

当年他行走天下两年,看到了很多基层的东西,于是才有了大量的变革。

现在老百姓日子是过好了,原本基层的黑恶势力,地主欺压,官员欺压,现在也已经少了许多。

然而新的问题必然面临新的挑战。

谁知道基层又出现什么新问题,百姓的生活是不是真的比当初过得更好?

所以赵骏必须再走一次,而且以后要多走,时时刻刻前往民间,与百姓打成一片,才能够知道,大宋的未来到底会怎么样!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