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都督 作品

第153章 第152章 你找到了古谱?(第2页)

 


    余桦笑道,“我去找你听音乐啊。”
 


    听到余桦要找自己听音乐,周彦挑眉笑道,“可以啊,下午你要有时间就到学校来,我带你听音乐。”
 


    “我可以带个朋友去么?”余桦问道。
 


    “当然没有问题,你下午四点钟之前到吧,来之前呼我的寻呼机,我去门口接你们。”
 


    “不用到门口接,你说在哪儿,我们去找你就行。”
 


    余桦这么说,周彦也就没多客气,点头道,“那也行,我们就在大音乐厅,你随便找个人问问就知道了。”
 


    “好,四点钟,我们准时到。”
 


    挂了电话之后,周彦把今天的计划改了一下,上午抽一个小时举铁,剩下的时间都用来准备《第六感》的分镜稿。
 


    下午三点半,周彦出现在音乐厅。
 


    方秀他们看到周彦,还挺意外,因为周彦之前说过,今天下午让他们自行排练。
 


    “看来周彦师兄对我们还是不放心啊。”李碧茹笑道。
 


    “不是对你们不放心,是有个朋友要过来听音乐。这样吧,你们调整一下排练计划。”周彦说道。
 


    “怎么调整啊?”于然问道。
 


    “今天不练单曲了,来一个全曲目的彩排。”
 


    听到是全曲目的彩排,乐手们都挺开心的,全曲目彩排跟正式表演差不多,肯定比光练单曲有意思多了。
 


    “既然是彩排,师兄你要不要入场啊?”
 


    周彦想了想,说道,“《夜莺》跟《暗香浮动》这两首曲子,笛子我来吹吧。”
 


    今天来音乐厅参加排练的人很多,虽然周六不放假,但是央音现在周六大部分专业第八节以后是没有课的,也就是说三点多钟以后,大部分学生都有时间。
 


    到了三点五十的时候,方秀来问周彦。
 


    “师兄,你的朋友什么时候到啊?”
 


    周彦看了看音乐厅的门口,“等一会儿。”
 


    “那我们四点……”
 


    “不管人来没来,四点钟准时开始排练。”
 


    方秀点点头:“好的。”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周彦不时地转头看向门口,一直到三点五十六的时候,余桦推着一个轮椅出现了。
 


    看到轮椅,周彦愣住了,这坐在轮椅上的不是别人,正是史铁笙。
 


    余桦也看到了周彦,推着史铁笙往他这边走,到了跟前,他喘着气说道,“还好,没有迟到。”
 


    看得出来,这一路,余桦也不容易。
 


    周彦看着史铁笙,后者笑着说道,“周彦,好久不见啊。”
 


    “嗯,好久不见。”
 


    这时余桦继续喘着气说道,“真是巧了,我才知道你还认识铁笙。”
 


    之后余桦就把情况跟周彦说了一遍。
 


    余桦昨天下午去找史铁笙玩耍,聊着聊着聊到了周彦,史铁笙一听周彦,想起自己也认识一个周彦,后来知道余桦口中的周彦也是央音的老师,便明白他们两个认识的周彦是一个人。
 


    所以今天早上,余桦才打电话给周彦,说要来学校找他听音乐。
 


    史铁笙笑道,“我还不知道,你竟然这么出名。”
 


    “也不算很出名。”周彦谦虚道。
 


    “之前两次见面都说要听一听你的作品,但一直都没有机会,今天我自己来了。”
 


    “周指导,今天能听到你的作品么?”余桦问。
 


    周彦笑道,“今天你们听到的都是我的作品。”
 


    随后他看了看时间,已经三点五十九了,便又笑道,“马上就开始了,我们……铁笙老师你……”
 


    还没等周彦说完,史铁笙笑眯眯地拍了拍自己的轮椅,“你不用管我,我自备了座椅。”
 


    之后史铁笙就操控着轮椅去了走道中间的位置,周彦跟余桦则分坐在两边。
 


    等他们坐好之后,台上已经开始进行演奏了。
 


    为了让他们体验更好,周彦还给他们准备了两个节目单,不过是临时手写出来的。
 


    接过节目单,余桦跟史铁笙都笑了笑,他们没想到这阵仗还挺正规的。
 


    余桦跟史铁笙,对周彦的音乐都不太了解,可能余桦了解的要多点,他至少知道周彦做过配乐,史铁笙之前一直以为,周彦就是个普通的音乐学院学生,即便第二次见面周彦跟他说自己留校任教了,但是周彦年轻的面庞也让他无法往音乐家方面联想。
 


    第一首《故宫的记忆》演奏结束之后,余桦跟史铁笙眼中都露出了惊讶之色,不过他们没有说话,台上的演奏者们很认真,他们作为观众也不能辜负这些演奏者。
 


    一场演出,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最后在《清晨·初雪·红太阳》最后一个音落下时结束。
 


    这时候,史铁笙跟余桦才卖力地鼓起掌来。
 


    见到台下观众鼓掌,岳林还带着乐手们一起弯腰致谢。
 


    等到致谢结束之后,史铁笙先是转头看了看周彦,随后又转头看向余桦:“这……”
 


    他刚说出口一个字,余桦就皱巴着一张脸问周彦,“周指导,你们这里有厕所么?”
 


    “呃……出门右转,走到最前面,往右看。”
 


    周彦还没说完呢,余桦就起身往外跑,他步频很快,但是步幅又不大,很显然是真的憋惨了。
 


    看着余桦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史铁笙笑着摇头,“这家伙啊。”
 


    “人有三急嘛。”周彦笑了笑。
 


    史铁笙看了眼台上正在讨论的乐手们,随后感慨道,“真没想到,你这么厉害,之前跟你聊天的时候你也太低调了。你的这些曲子,每一首都很好听,你的竹笛表演也非常精彩。”
 


    中途《夜莺》跟《暗香浮动》演出的时候,周彦上台演奏了竹笛,给史铁笙的印象很深。
 


    史铁笙比余桦更早关注音乐,在他的作品里面经常会出现跟音乐有关的东西,比如《命若琴弦》里的三弦,又比如《我与地坛》里的唢呐。
 


    “只要你们喜欢听就好,大部分时候,音乐还是要服务于听众的。”
 


    史铁笙笑了笑,他听得出周彦这话的玄机,音乐大部分时候是服务于听众的,那就意味着也有一些时候是不要服务于听众的。
 


    “我其实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一切艺术都趋向音乐,就说文学,我必须一行一行写,我写下来之后,从字面上看似乎有点文不对题,这时候文字就像音符,有人说你这句写的多余,但没准恰恰是这句多余的话营造一种气氛、印象。”
 


    史铁笙说的不是很具体,但是周彦明白他的意思,音乐看似是具象的,由一个一个音符组成,但其实是模糊的,其模糊性比小说比散文比电影都要更强。
 


    无论小说还是电影,再想要调用技法、故弄玄虚,都很难达到音乐的朦胧,所以史铁笙才认为电影、文学等艺术都在趋向音乐。
 


    当然了,这只是史铁笙的看法,每种艺术都有其自有的特点,每个人对艺术也都有自己的看法。
 


    两人聊了一会儿,余桦回来了,他原本皱巴着的一张脸,此时已经变得舒放开来。
 


    “还好,要是再多一首曲子,我感觉就憋不住了。”
 


    周彦笑道,“你中途怎么不去厕所?”
 


    “这么多人都在台上演出,我也不好意思出去,而且我还是第一次参与这种场合,也不舍得出去。以前对现场听音乐没什么具体的概念,今天听过之后,我脑海中终于有真实的印象了。”
 


    随后余桦又哀叹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前段时间刚买了随身听回家,我视若珍宝,现在听了这样一场现场的交响乐,我怕是回不去了啊。”
 


    “你们要想听呢,随时过来,我们平时一首也是两三场排练。而且后面我们学校的演出也多,各种期末作品交流会、毕业作品交流会。”
 


    “那以后我没事就过来听听。”
 


    史铁笙也笑,“下次有机会我带希米也来。”
 


    周彦笑了笑,史铁笙跟陈希米感情真好,这时候会第一时间想到妻子。
 


    余桦开玩笑道,“你是要带陈希米过来,她名字里面就带音乐。”
 


    “哈哈,那倒是。”
 


    三人聊了一会儿,周彦看时间不早了,就跟方秀他们说了一声,然后带着余桦跟史铁笙出去吃饭。
 


    他们就找了一个挺小的馆子,简单吃了个饭,之后周彦跟余桦就把史铁笙送回了家。
 


    到了家,史铁笙邀请周彦跟余桦进家里坐坐,不过时间比较晚了,周彦他们就没坐,跟陈希米打了声招呼就走了。
 


    等到周彦他们走后,陈希米打水给史铁笙洗脚。
 


    “刚才那个小伙子,是新认识的朋友么?”
 


    史铁笙看着给自己洗脚的陈希米,眼睛里面是无尽的柔情,他想到了今天在央音听到的那些曲子,希米肯定也会很喜欢。
 


    “也不算是新认识的,我第一次见到他,得有一年多了吧。”
 


    “他也是作家么?”
 


    “嗯,既是作家,也是音乐家,今天我就是去他们学校听的音乐。”
 


    “是么,这么年轻,又是作家,又是音乐家。”
 


    “是啊,这么年轻。”史铁笙感慨了一句,又说,“下次有机会,我们一起去听吧。”
 


    陈希米笑着点头,“好啊,等我休息的时候。”
 


    等到洗完脚,陈希米出去倒水,等她回来的时候,史铁笙指着电视说道,“希米,你看。”
 


    “看什么?”
 


    陈希米看向电视,燕京电视台正在播放宣传片《故宫:记忆》。
 


    她奇怪道,“这怎么了?老片子了,之前燕京台就放过好几次。”
 


    “是么?”史铁笙有些意外,他之前都没见过,当然,他也很少看电视。
 


    “是啊,这片子看着还不错,里面的音乐也挺好。”
 


    史铁笙笑了笑,“你知道么,这个片子里面的音乐,就是刚才那个年轻人写的。”
 


    “真的?”陈希米一脸诧异,再次把头转向电视。
 


    这时他们看到了电视下方滚动的字幕。
 


    “本片配乐全部出自我国青年音乐家周彦之手,其中《故宫的记忆》、《故宫的迟暮》、《君临天下》等曲目被收录在周彦第二张音乐《神秘·国度》中,此专辑在霓虹一经发布即……”
 


    ……
 


    关于《神秘·国度》在霓虹畅销,不仅仅有中国的媒体在报道,霓虹本国的媒体也争相报道。
 


    这几年霓虹国内的纯音乐专辑并没有什么爆火作品,几个纯音乐大师也没有太好的表现。
 


    喜多郎刚刚出道的时候,从78年到81年,短短四年时间发行了六张专辑,但是近几年他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国外,主攻美国市场,更多的时间也是在巡演。
 


    去年喜多郎跟乔恩·安德森共同制作的音乐专辑《梦乡》,其实也没有掀起太大水花,而且他这两年还涉足摇滚乐,让听众们感到失望。
 


    另一位坂本龙一,情况差不多,这几年一门心思在向海外发展,也开始玩摇滚了。
 


    除此之外,就是忙着给奥运会谱曲、指挥,或者给电影做配乐,发行的录音室专辑《tchnodon》还不错,但让人感觉诚意不够。
 


    就在这个时候,周彦忽然出了两张质量如此之高的音乐专辑,自然十分引人注目。
 


    特别是第二张专辑《神秘·国度》,一下子就戳中了霓虹乐迷们的心。
 


    朝日电视台的一档新闻节目中,主持人花了十几分钟介绍了《神秘·国度》这张特别的音乐专辑,他们认为这张专辑虽然是传统的东方乐曲风格,但是却如一股清泉涌入了市场,流淌进万千乐迷们的心里。
 


    主持人还开玩笑说,周彦很有可能是找到了中国失传的古谱,所以才能写出这么多好听的传统的东方音乐,特别是《故宫的记忆》以及《万里的长城》这两首曲子,很难想象如此震撼人心的古风音乐竟然都出自一个年轻人之手。
 


    顺带着,主持人还介绍了周彦,包括他导演跟参演了哪些作品。
 


    古谱一说,其实是主持人开玩笑的,但是很多观众听了之后,却放在心上,甚至是相信了这个说法。
 


    一些报纸也跟着凑热闹,引用了这个说法。
 


    其中一个报纸上的新闻甚至直接在标题上写了出来。
 


    【中国音乐家发现失传古谱!】
 


    事情忽然变得离谱起来。
 


    ……
 


    四月中旬的时候,周彦正在家画《第六感》的故事板呢,侯啸贤给他打了个电话。
 


    接到侯啸贤电话的时候,周彦还以为他是要跟自己聊《戏梦人生》的配乐,没想到侯啸贤上来就问:“我听说,你找到了古代失传的乐谱?”
 


    周彦直接愣住了:“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