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小手 作品

第59章 繁华上京迷少年(第2页)



    “给你了,你看就行,要是还看不会,那就再想别的办法。虽然不让你叫师傅,不过总归得教你点东西。过几天到了上京,你收好些,周小爷送你的手镯也带着吧,人家的一片心意。好了,天晚了,明天再看吧。”



    说完,没看龙桃,往后面移了移,靠在身后倒地的枯树上,抬头看天,开始发呆。



    龙桃被易年打断的话没说出来,可听完易年说的话后,两行清泪顺着眼窝流下,把书小心收好,对着易年弯腰鞠躬,没说话。



    起身后,长长的呼了口气,回了车上。



    树下的易年听见龙桃上车,嘴角挂上一抹微笑,嘴里喃喃道:



    “以后的路,看你自己了。”



    说完,又恢复成平时样子,看天发呆。



    今天有些不同,



    身影,再次浮现。



    此后的几天,二人还是重复着之前的日子,赶路休息,烤火看书。



    自从给了龙桃黑书之后,龙桃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看着书,偶尔问问易年,不过易年解释的不多,可能自己也不会吧,毕竟,师傅给的书,不是每一本自己都懂。



    重复着这样的日子,马儿前面跑着,二人后面坐着,一人赶车,一人看书。



    从地图上看着不远,但实际离着晋阳遥不可及的上京,朦胧的城墙,慢慢出现在易年眼中。



    易年外面赶着马车,看见比晋阳城高了不少的宏伟城墙,对着车里正在看书的龙桃说道:



    “上京到了。”



    平时一直在车里,很少拉开窗帘的龙桃此时也放下书,把帘子拉开,看着远处巨大的城池,嘴里说着:



    “真大”



    易年听后,笑了笑,说道:



    “确实,北祈最繁华的地方,大些正常。”



    说完,继续赶着车。



    都说望山跑死马,真的没错,二人下午时间看见的城墙,直到傍晚时分,一直没停歇,才堪堪赶到城门前。



    拉车的马儿此时喘着粗气,易年下车走到前面,拍了拍马儿的头,说道:



    “这一路辛苦你了,等到了城里,一定给你买些上好的草料。”



    马儿好像听懂了一般,硕大的马头在易年身上蹭了蹭,易年摸了摸,牵着缰绳,带着马车和龙桃,朝城门走去。



    上京城,北祈最大最繁华,也是国都的城池,雄壮无比。



    城墙比晋阳,还有后来路过的伏阳,凛阳等边境重地还要高出不少。看着上面四人并排和对面队伍错面的样子,足够八人同行,这厚度也是夸张。



    整个城墙红中带灰,不见一处破损,东西绵延,一眼望不到头。



    也正常,北祈国都,从来没有外来军队能打到这。



    上京,整个离江北岸,最安全的地方。



    易年牵着马车走着,以为国都重地进出的盘查会非常严格,可没想到的是,到了近处,竟无一人上前盘问,守城的军士只是在门口笔直的站着。



    易年笑了笑,也好,省的麻烦。想来这样的宽松,也是对这自己国家的信任。



    哪有人,敢来北祈国都闹事。



    进了城,易年这个乡下少年,真的被眼前的景象震了一震。



    城门之后,是一条宽约十丈的巨大马路,一眼望去,看不见尽头,整条路,统一的石板铺设,平整光滑。



    路两旁的高大建筑鳞次栉比,各式各样的修建风格,每一个都像艺术品一般,精致绝伦。



    比起前段时间以为繁华无比的晋阳,不知道要超出了多少。



    茶楼饭馆,衣铺商行,一家接着一家。



    现在虽然是傍晚时分,不过从路边建筑里透出的灯光,还是将整条大路照的通亮,比白天稍差,不过也不差几分。



    路上行人,路旁食客,络绎不绝,穿着华丽风雅,谈笑风声。



    妙龄女子也不像小城那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这里随处可见,身着罗山锦绣,手中纱扇轻掩面庞,也不知在和身边之人说着什么,脸带笑意。



    孩童也没有大人管着,在这宽阔的路面疯跑,偶尔撞到路人,弯腰致歉后又开始狂奔,好不开心。



    易年除了在晋阳军中,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



    看着眼前这繁华景象,心里说着:



    “看来,我还真的是个乡下人啊。”



    不过想法瞬间便过了去,稍大点声音,回头对着车里的龙桃说道:



    “进城啦”



    龙桃听见说话,把帘子拉开,看着这繁华都市,没像易年那样震惊,面无表情的盯着,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易年牵着马车,龙桃后面坐着,没多少功夫,消失在了这人海之中。



    就在二人消失不久后,一个宝相庄严,身着苦行僧装的年轻小和尚,也从城门进来,同二人一样,转眼之间,被人海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