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小手 作品

第 365 章 剑十一的幸福生活

    秦怀胤听见周信的话,收回了望向夜空的目光,背着手,转身看向了周信。



    微胖的脸上,嘴角起了一丝玩味的笑容,开口说道:



    “朕说的是易年。”



    周信看着北祁新君,腰板很直,眼神也很直,没有任何犹豫,开口回道:



    “臣说的也是易年。”



    周信说完,秦怀胤没有继续说话。



    十里亭,安静了下来。



    亭子里面的烛火被夜风吹的轻轻摇曳。



    一君一臣的影子,在黑夜中,飘忽不定。



    一起飘着的,还有已经离开的易年闻着很好闻的香。



    散着青烟,染香了十里亭。



    从易年来时便开始燃着,一场不应该出现的践行后,只剩下了一小段儿。



    没有皇帝陛下的允许,远处的宫女太监也不敢上前来换。



    不知过了多久,精美香炉中的香掉下了最后一截的灰,抛出最后一缕青烟,顺着十里亭的一角消散在夜空中的时候,沉默良久的君臣,有了动作。



    秦怀胤伸手捏了捏脖子,站的太久对于这有些胖又没有一点儿武技根基的皇帝陛下来说,有些累。



    笨拙的活动了下筋骨,看向站的笔直的周信,笑着开口说道:



    “朕以为还有旁人呢。”



    “哪里会有旁人。”



    周信说着,依旧没什么表情。



    秦怀胤听着,笑容大了些。



    或许是累了,或许是方才酒喝的有些多了,捂着嘴打了个哈欠,对着周信说道:



    “夜了,周元帅早些回去歇息吧。”



    周信听后,说着陛下一样,没等秦怀胤说上第二句话,转身走上了官道。



    从守卫手里接过缰绳翻身上马,哒哒的马蹄声响起,声音越来越远,消失在了去往上京城的路上。



    周信走后,方才还满脸疲态的秦怀胤目光变得有些冰冷,看着上京的方向,嘴角再没了笑意。



    挥了挥手,皇辇上前。



    几人扶着,守卫开路,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了十里亭。



    香炉没收,菜也没收。



    菜剩着,一口没动。



    酒没剩,空了一壶。



    或许这做工精美的杯碟酒壶,能让明天早起赶路的人发上一笔横财。



    不过这和回了上京的秦怀胤没有关系,同走出了很远路程的易年也没什么关系。



    夜间路上的行人极少,路途平坦,马儿速度也快,秦怀胤离开十里亭的时候,四人已经上了去往常宁州的官道。



    依旧是易年赶着车,剑十一旁边陪着。



    现在没吃东西。



    可能是吃的太饱,也可能是尘土确实不好吃。



    易年方才喝了顿不明来意的酒,借着清凉的夜风,加上本身酒量也不错,没用青光催发,酒意已经解了大半。



    听到路旁传来流水声,易年伸脚轻轻踢了下马儿,说着停会儿。



    马儿听话,直接停了下来。



    被巨大的车身推着走了几步,留下了两条长长的印子。



    还好剑十一这个时候没吃东西,否则得丢一地。



    易年跳下马车走到马儿面前,伸手拍了下那大大的马头,说着下次能不能小心点。



    牵着缰绳下了官道,来到了河边。



    剑十一跳下车,问着小师叔做什么。



    易年把马车停下,开口回道:



    “夜深了,当然是休息啊。”



    剑十一听着易年这很正常又很不正常的回答,也不知怎么回,只能帮着一起解下马鞍车套。



    这车四轮,没有马儿支撑也能供人里面休息。



    踢了块儿石头掩着轮子,对着重获自由的马儿说着别跑太远,不再管它。



    七夏和桐桐听见动静了下了车,总在里面闷着,也没那么舒服。



    易年去河边洗了把脸,麻利的捡了些枯枝,在一棵不知倒了多少年的枯树旁生了火,四人围坐一圈。



    架上架子烧着水,壶口冒着白烟的时候抓了把茶扔了进去。



    一人分了一个杯子,聊着天,等着茶香。



    茶烟起时,易年分着。



    半晌过后,一路疲惫被两壶热茶冲刷干净。



    肚子暖了,身子也跟着舒服。



    易年向后仰去,找了个舒服的姿势靠在枯树上,抬头看着满天繁星。



    几人有样学样,也都靠上了枯树。



    柔和的夜风吹着,蝉鸣鸟叫入耳,此时心情不错,听起来也不烦人。



    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逍遥的紧。



    剑十一与桐桐没几句话便能争论起来,毫不相让。



    真不知桐桐那沉默寡言的性子碰见剑十一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对七夏与易年客气的紧,对剑十一那是一点儿也不让着。



    易年也没说什么,小孩子嘛。



    虽说他俩这个年纪放在凡间国度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但常年枯燥的修行,还是小孩子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