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小手 作品

第906章 佛光过后听梵音(第2页)

 “易施主,你怎么来了?”

 “在山中走走,也不知怎地就到了这儿,听见声音便想着进来瞧瞧…”

 易年低声回道。

 同心微微一笑,继续道:

 “看来师祖说的没错,易施主确是与佛有缘之人,这几日都是了然师伯讲经,若论佛理感悟,宗内没人强的过,这是师祖亲口说的,施主请…”

 说着,引着易年进了大殿。

 指着最后一排最角落的蒲团,开口道:

 “易施主,只有这一个空位了,烦请将就将就…”

 本就是外来人,易年哪里会在意这个。

 与同心抱拳行礼,开口道:

 “多谢同心师傅,就不打扰你了,请…”

 同心听着,双手合十行个佛礼,轻手轻脚回了自己位置。

 易年看着闭目诵经的了然,慢慢坐了下去。

 小和尚们都是跪坐,不过易年没这个习惯。

 听着木鱼与缕缕梵音,闭上了眼睛。

 庄重而悠扬的诵经声在空气中回荡着,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将人带入一个神圣而神秘的境地。

 这声音时而低沉婉转,如悠悠古钟,时而高亢激昂,如惊涛拍岸。

 像一阵清风,吹散心中的杂念。

 似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

 在这诵经声中,仿佛能忘却了尘世的纷扰和烦恼。

 先有佛光洗礼,又有经文静心,此时的易年心思全无。

 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师父给自己读经书的日子。

 神识再次入体,却忘了寻找方才的那丝松动的事情。

 就在易年闭上眼睛之后,一缕微不可见的青光出现,环绕在那有些瘦弱的身影周围。

 然后,慢慢沉入。

 不久时,青光悄然破体而出,看着暗淡了几分。

 不过在青灯的光芒之下,显得十分微不足道。

 不知过了多久,木鱼声与梵音消失。

 心思沉静的易年睁开眼睛,瞧见了然大师放下了手中木锤,小和尚们也睁开了眼睛。

 方才喊佛光的那个小和尚带着稚气的声音出现:

 “师祖,今天讲什么故事啊?”

 了然大师听见,笑了笑,开口道:

 “是不是都等着故事呢?”

 “是…”

 “不是…”

 “是也不能说是…”

 “可师父说不打诳语…”

 听见这问题,小和尚们瞬间乱成一团。

 了然轻轻摆了摆手,“安静点儿…”

 小和尚们听见,立马消停下来。

 了然正了正身子,开口道:

 “想听,那便说个故事给你们听…”

 “好!”

 “安静…”

 小和尚们再次安静下来。

 然后,温和声音在大殿中响起,了然开始讲故事。

 故事很短,但很有趣。

 一日,天正下着雨,一僧一道二人走在一条泥泞的小路上,二人在路上遇到一位漂亮的女子,女子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泥路。

 僧说:“来吧,姑娘,我抱你过去。”

 于是便把那女子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忍不住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你为什么要抱那女子?”

 僧说:“什么女子?刚刚那个?我早就放下了,你还抱着吗?”

 ……

 故事讲完,了然看向最先开口的小和尚,开口道:

 “同乐,你说说,从这故事中听到了什么?”

 叫同乐的小和尚起身,挠头想了想,开口道:

 “修佛之人不近女色,所以那女子应该让道友抱过泥泞。”

 “不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破戒难道道友就不破戒吗?”

 旁边另一个小和尚开口回道。

 “破不破戒不是故事重点,重点是所修佛心,即使手中抱着,但心中放下便是放下,那道友看似没抱,却已经把人抱进了心中。”

 “也不对,戒就是戒,是戒,便不能破。”

 “你说的不对,活佛曾经说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只要心中有佛,戒便不是戒。”

 “那你知道活佛说的话后两句是什么吗,是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不是一人行便人人行。”

 “我觉着戒也不是重点,能拿起,便放下,通透自然,方才为真佛性…”

 “…”

 一个故事,一个问题,顿时惹的大殿热闹了起来。

 不知论了多久,总没有人能说服全部人。

 了然一直在听,却始终未曾开口。

 可能小和尚们说的累了,慢慢停了下来。

 了然瞧见,目光穿过人群,落在了后面的角落。

 “你觉着呢?”

 在后面看了半天热闹的易年听见,有些疑惑看向了然,不确定的指了指自己,开口道:

 “大师是在问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