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忠义两全(第2页)

 李如柏点头道:“好,我这就去,你且在此等候”,说罢李如柏转身就要离开府衙

 张玉科低下头片刻后,又抬头叫住马上就要走远的李如柏,大声嘱咐道:“如柏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骑在马背上的李如柏听到他的喊声,转头看着他,随即对他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而后转身离去了

 等走出一段路后,李如柏回味着张玉科刚刚念诵的诗句,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他让一行人停下脚步,而后原地思索片刻,猛然间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勒紧缰绳转身全速冲向府衙

 等他再进到张玉科办公的房间时,张玉科已经倒在地上没了呼吸,一旁是打碎的酒杯,他选择了毒酒自裁!

 桌子有一封留给李如柏的书信,这也是张玉科留下的遗书

 在信中,张玉科先是向李如柏道歉,骗了他,没有等他回来

 接着便是反思和忏悔,反思自己这一生的所作所为,忏悔最后背叛了辽王,辜负了皇恩,是帝国的罪人

 “当我得知中举的那一刻时,我许下誓言,要为国家为圣上尽忠,将天子之恩福泽万民”

 “我用了一生才明白一个道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我在最后的时刻,选择了站在人民这边”

 张玉科一生为皇权尽忠,他想要造福百姓,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好生活

 然而他努力一生,整个国家却日渐江河,不断走下坡路,各地民不聊生,异变四起

 直到如今他才明白,只靠礼仪、道德、廉耻这些圣贤书是救不了国家和人民的

 “玉科能有今日,蒙先皇与辽王大恩,然赤河城不战而降,乃玉科此生最大污点,唯有一死报君恩”

 张玉科读书人的骨气不允许他不战而降,但是如今在他心中,百姓安康是排在第一的,他愿意为了百姓,选择投降

 但是愧疚感和羞耻感也让他十分痛苦,只能选择死亡来解脱

 “玉科愿来生再与如柏兄成为知己,但此生已无福德与君同行,望君代吾向公主殿下问好,盼公主殿下信守诺言,善待百姓”

 读完这封信的最后一句话,整个府衙大堂早已陷入了沉寂当中,众人被张玉科的忠心义烈所震撼,纷纷为他默哀

 许久之后,则天公主命人收敛好张玉科的尸身,将其厚葬,并嘱咐李如柏一定善待好张玉科的家人

 李如柏苦笑着回答道:“玉科一生清廉,家无余产,也未曾婚取,孑然一身来,又孤身一人去”

 于是则天公主决定下令为他建祠堂,并且要求地方有关部门每年祭拜,并且昭告天下,张玉科没有投降,并追谥“忠啸”

 公主身边有些人提出担忧:“如果大肆歌颂张玉科的事迹,会不会引得其他官员效仿,不利于大业?”

 则天公主回答道:“张大人一生为民,如果其他官员能学习他,那我们的事业只会越来越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