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小华 作品

第136章 喝酒!

    陈福生肚子里有货,最擅长的是写民族风格的乡土小说,对农村的人情世故研究尤其透彻,对土家族的风俗吃得非常透。



    曹睿几乎是三天之内把他所有的小说都读了,读书读得想吐,他想如果自己上高中那会儿有这么刻苦,现在肯定也不是基层公务员了,考个清华北大啥的,就算要从政也要高很多。



    可惜世界上没有如果,人只有经历了摔打,四面碰壁之后才会成长,才能成熟,等到成熟的时候,韶华不再了,曹睿现在幸运的是还有努力的机会,这一点比大多数人其实就要强很多。



    陈福生写小说,曹睿也写小说,他挑了几篇小说给陈福生看,反正就是一点嘛,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曹睿讲得很明白,找陈福生就是拜师学艺的。



    曹睿道:



    “陈老师,雍平能写小说的人基本上都是和您差不多年龄,甚至比您年龄长的人,年轻一辈几乎找不到搞文学的了!



    很多人都说现在是个经济社会,搞文学没有前景,应该说这是实事,是主要原因!但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教育功利性太强,我们这一辈在文字上面的水平和造诣比不上你们前辈!



    不说文字造诣,就说写字,现在有几个年轻人会写字的?凤毛麟角了,这个时代充满了浮躁,我现在写点东西都是像挤牙膏一样挤时间,真的难,又没有老师指点,全靠自己摸索,迷茫的时候多!”



    曹睿顿了顿,继续道:



    “反正陈老师,我认识您了!您的水平我也见识了,您的大作《小路》、《一个人的牧场》等等我都反复拜读过,我自己也写了一点东西,就厚颜请您指点!



    我知道传统文学圈喜欢抬轿子,您不用抬我的轿子,有什么问题您直接指出来,我感激不尽……”



    曹睿和陈福生通过这种方式接触,陈福生在曹睿的稿子上圈圈点点,首先就批评曹睿在文字上面可能都过不了关,倒着实真性情。



    换做一般人不一定能接受这种批评,但是曹睿身上没有一般酸腐文人的娇气,他现在和陈福生接触既是工作,他也把这个当成宝贵的学习机会。



    曹睿总觉得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之所以停滞不前,很难进步,根本原因就在于不虚心,不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



    其实越是这种人,往往混得越差,越是人生的loser,一个人要真正走向成功,首先要过的一关就是自我的革命,要非常冷静清晰的对自己有认知和评判。



    既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能低估自己,对自己的优点要清楚,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非常清醒,遇到了比自己强的人,不卑不亢,扎扎实实埋下头学人家的所长。



    其实人学会低头非常重要,低头不丢人,丢人的是一辈子碌碌无为, 一辈子一事无成。



    曹睿全心身投入,进步很快,反正他记住凌峰的话,人如果只干一件事情就特别的简单专注,就特别容易干成。



    陈福生和曹睿喝酒的频率渐渐提高,然后曹睿就开始陪他钓鱼,这前后也就上十天的功夫。



    陈福生钓鱼,曹睿开车接送的同时,他还买了野外露营的装备,在车后面备了炊具,陈福生在外面钓鱼,他就在外面露营野炊。



    隆冬的季节,在外面野钓鲫鱼,还能吃上热乎的饭菜,这日子别提多美滋滋。



    有一天冬日暖融融,曹睿又陪陈福生在澧河上游河滩野钓,差不多十点的样子,陈福生喊曹睿:



    “曹睿,中午你多煮点饭!有人要来蹭吃蹭喝!”



    曹睿并不知道来的是什么人,等到中午快开饭的时候,河滩上来了一辆越野车,那个年代丰田车在国内还是神一样的存在。



    而这台车就是丰田车,车停稳,驾驶员是个中年人,一袭黑色的风衣,短发,戴着墨镜,个子不是很高,但是酷酷的!



    他走到曹睿身边,把墨镜摘掉,曹睿一看这人——曹辉?



    雍平一中的校长,雍平的传奇人物,曹睿能不认识?



    “曹校长?陈老师还在钓鱼,今天中午咱们就简单的吃点,关键就是体会一下这野趣!”



    曹辉瞥了一眼曹睿,问:



    “你贵姓,也是报社上班?”



    曹睿一笑:“我和校长一个姓,我县政府上班,陪陈老师采风呢。”



    曹辉道:“那还是个本家,烧的什么菜?”



    曹辉凑过来掀开锅盖,锅里一锅红烧肉炖土豆,另外还有一个锅,是鲜鲫鱼炖豆腐,曹睿的厨艺还是过关的,两锅食物炖着香气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