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笑余生 作品

第783章 东瀛归来(第2页)

 话是这么说,司徒冷心中却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们奉的是皇命,如果对方只是叛军,一切都好说。倘若真的是江湖人,且身份被对方认出,这笔账迟早都要落在司徒家的头上。真到那一步,这个黑锅,只能由司徒家来背。

 “老祖宗说的是,依昆担心的并非是他们的生死安危。若能协助朝廷平定北方战乱,我们司徒家在江湖中的威望,势必会如日中天,重振往昔门庭风光指日可待。”

 身为司徒依昆,他的任务就是光耀门楣。当然,他同样不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成为光耀门楣的牺牲品。既想光耀门楣,重振往昔风光,又不想儿子丧命,只有一个办法,这便是他此行的目的。

 “小畜生,少在老夫面前兜圈子,有话直说。”

 毕竟活了一百多岁,司徒冷又岂能听不出他话中的含义。

 司徒依昆双膝跪倒在地,躬身一拜,毕恭毕敬的说:“老祖宗,耀安耀邦兄弟二人毕竟年轻,江湖阅历尚浅。依昆斗胆,想请您出山,不动声色的走一趟塞北,不知老祖宗意下如何。”

 对他的话,司徒冷似乎早有预料,缓缓抬头,沿着石屋上的的一个狭小的通风口看向外面。阴沉的天空还在飘着细雨,其实他什么也看不到。

 “罢了,老夫在此闭关几十年,这把老骨头也该走动走动了。”

 闻听此言,司徒依昆面露欣喜。来之前准备的一番说辞,还没来得及说出,没想到老祖宗就如此爽快的答应了。

 “有老祖宗出山,我司徒世家定会重振昔日荣光。”

 “屁话少说,明日老夫起程,你去准备些应用之物,放在洞口即可。”

 “是。老祖宗需要多少人同行,我安排他们在山下候着您。”

 “老夫一人足矣,退下吧。”

 听到司徒冷的逐客令,即便他是家主,也只能乖乖听话,退出石室。

 有百里桢坐镇神女寨,秦狄彻底轻松了,过了几日安逸生活。

 十几天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这一日,韩霆带着百里桢等人,终于抵达神女寨。得知消息的秦狄,当即前往神女殿召见众人。

 在韩霆的带领下,一行十几人进入大殿,跪拜皇帝的呼喊声回荡在殿内。

 秦狄居高而坐,看着下面那些熟悉的面孔,心中五味杂陈。离开将近一年,终于看到他们平安归来。

 一声平身之后,众人起身,微微低着头。

 “离开大汉一年,再次见到你们,朕心甚喜。云霄子,能将他们安全带回,你功不可没啊。”

 听皇帝提到自己,云霄子低头上前一步,眼睛微微抬起,只能看到皇帝居高而坐,没有皇帝允许,不敢贸然抬头冲撞龙颜。

 “能得陛下器重,委以重任,乃云霄子修来的福分。锦衣卫才是真正的功臣,贫道不敢贪天之功。”

 “此行可还顺利。”

 “承陛下龙威,上苍护佑,海上之行,还算顺利。幸不辱命,完成陛下重托。蛟褫已在东瀛国多处登陆,只怕那里已经成为了人间炼狱。”

 “朕要的是明确回答,而非含糊其辞的可能。雨时,你说。”

 现在的秦狄对东瀛国的事情极其关注,更关心蛟褫究竟会给东瀛那些畜生带来什么样的灾难。蛟褫能一步到位给他们来个灭族,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如果只是给他们带来些许灾难,那么他就要将灭掉东瀛浪人的计划,提到日程上来。

 滨州的秦羽已经开始打造战船,大汉的水师也在秘密训练中。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为以后灭掉东瀛在做准备。蛟褫的发现,对他来说,则是个意外的惊喜。

 他的想法其实也简单,不管蛟褫对东瀛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他需要的是掌握东瀛的具体情况,就是所谓的情报。

 通过雨时的嘴,秦狄对他们此行的航程有了细致的了解。

 海上航行了一段时间,成功抵达东瀛国。他们并未选择在第一时间登陆,而是选择围绕东瀛小岛航行。

 绕行期间,寻找了些荒无人烟的僻静之地,悄悄上岸,分批投放蛟褫。顺便将东瀛的地势绘制成图,对海岸线进行了细致的划分。

 围绕东瀛国航行一圈,锦衣卫再次登岸,悄悄潜入东瀛国内部,将剩余的几千只蛟褫投放到了一座较大的城池。并对他们的兵力部署,做了详细的了解。

 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极其繁琐,故此耽误了半年的时间。尤其是语言的不通,迫使他们不得不加倍小心,稍有不慎便有暴露的可能。

 好在云霄子还算机灵,在锦衣卫上岸前就叮嘱过他们,一旦暴露,不可动武,只管装作聋哑之人。这个办法确实好用,连比带划,让他们成功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