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莫修谨惩戒罗家(第2页)

  整个光州城的百姓都与有荣焉,加上光州的商业渐渐繁华,往来商行极多,这消息传播的也就更快了。

  得到消息的沈林钟,立即下令封了沈家村的村路,外村人严禁进村。

  目前长安的防疫十禁还没传开,但沈冬素离家时,留下了一份专防夏季流行痢疾的禁令。

  仲阳很快将它找出来,林钟和沈爷爷召集全村村民,包括刘管家工坊的女工,每天三次的宣传。

  此时,凌王妃擅医术的事已经传开,沈父自不必说,他早就知道内情。

  沈爷爷很是惊讶:“冬素说她的医术跟谁学的?跟我学的吗?”

  蒋氏腹诽,公公的医术,治不了人,治牲口到是很管用。

  之前她冬素还在凌王府当差时,教个点心吃食,凌王就赏银赏物。

  教绣娘织个毛衣,凌王府也是赏银赏物。

  那时她就觉得这些贵人见识少,怎么会连个点心吃食,拿毛线和四根竹针织个衣裳都这么称奇的!

  她以为凌王见识少是因为在光州的原因,现在看来,连长安城的贵人见识也少!

  就冬素跟她爷学的医术,也能称为神医?

  她要是神医,老娘我也敢称神医!

  不禁嗤笑道:“冬素不是跟甲哥儿学的吗?甲哥儿才是真神医,瞧你爹那腿,做的真真的。”

  沈林钟无奈地看着母亲:“娘,那腿是妹妹做的。甲大人可是替妹妹背名而已。”

  蒋氏一愣,转头看向沈爷爷:“爹,这也是你教冬素的?”

  沈爷爷同样大无语,这个蒋氏,是一点长进也没有。

  “我有这本事,还能差点病死在路上?林钟,你就直接说,冬素的医术到底是跟谁学的?”

  还是仲阳说谎话利索,替大哥答道:“是我姐小时候,跟一个路过的神医学的。”

  “你们仔细想想就能想到,有段时间我姐总偷家里的吃食出门,被娘骂,被奶奶打。”

  “就是那老神医流落到咱们这,我姐拿粮食救济,老神医才收我姐为徒的。”

  “大家记住了吗?不管谁问,都这么说。”

  蒋氏还在发怔:“我记得她拿家里的吃食,不是给姓冯的吗?”

  沈父一锤定音:“是给老神医!这事我也知道。”

  蒋氏还有些委屈:“合着你们都知道,就瞒着我啊!”

  沈父很无奈地看她一眼,妻子耳根子软,说话没把门,还好面子。

  最近竟然被村民怂恿着,天天回来说,要和家搬到长安城去。没道理女儿都做了王妃,一家子还在小县城住着。

  幸好这话没传到外面去,不然有心人一挑拨,王妃一个不孝的名声就传出去了。

  沈父只好不让她进县城,生怕她被县城的贵妇们一哄,王妃的旧事都说出来。

  幸好米粉作坊牵住了她的腿,她一心要挣钱,给林钟和仲阳娶媳妇,也不爱去县城。

  趁着这个机会,沈父正色道:“长安城有瘟疫,以后再不可提全家搬到长安的话!”

  蒋氏不甘心:“瘟疫总会好的嘛!我就让你跟冬素说一声,她在长安城准备一下。”

  沈爷爷气的拍桌子,直接怒视她:“只要老子活着,你们就别想搬到长安!”

  “你们也不想想,才传出冬素得神医真传,这长安就有了瘟疫。那治瘟疫的差事,冬素能逃得了?”

  “凌王在光州啥事都说了算,在长安他自己都处处受人排挤,万一护不住冬素怎么办?”

  “那瘟疫可不是闹着玩的,天下也有你们这样的爹娘,不担心女儿的安全,还总惦记着旁的!”

  沈父羞愧地低头,他自然担心,但他知道现在的冬素来历非凡,肯定能治好瘟疫的。

  而蒋氏依旧觉得自己没错,本来就是嘛,女儿都当王妃了,凭什么不把全家接到长安城去?

  再说,是冬素自己承认她是神医徒弟的,又不是别人逼她说的。

  她人在长安城,我们离得这般远,我就是担心又有什么用?

  只有仲阳很肯定地回答沈爷爷:“姐夫一定会保护好姐姐的!他答应过的。”

  沈林钟也安慰爷爷:“冬素吉人天相,肯定不会有事的。”

  话是这么说,可一家人还是连忙写信送往长安,即为让冬素安心,知道全家都好,也为问一问她的情况。

  沈林钟还要忧心另一件事,那就是去滇州的阿沅和甲十八。

  甲十八将计划只告诉了他一人,留了几样东西,说是有探子来沈家村的时候,故意给探子看。

  那几封信,已经被人看过了。

  最近来的外人,最像探子的就是大鱼那个叫陆云舟的朋友。

  不过那人奇怪的很,开始还总想进沈家当木匠学徒,现在却天天跟着大鱼去研究水车。

  搞得沈林钟都怀疑,他这个探子到底是来打探冬素的事,还是来打探水车的做法?

  若是后才,到也不用打探,买一架回去,找木匠制做就行了。

  沈父也没瞒着这项技术,已经教了很多木匠,就为全县农民都用上水车。

  沈林钟只好将陆云舟视为,和那个奇怪的女神医一样的怪人。

  呃,陆云舟自然不是怪人,他只是对沈家村的墨门之技,太过痴迷的墨门弟子。

  并且,他还替师门挖掘了一个人才,那就是余大鱼。

  他觉得余大鱼留在沈家村太过屈才,哪怕以后凭凌王妃的原因,进了工部做一官吏,也很屈才。

  他这样的墨门天才,就应该进墨门深造。

  所以他最近已经将打探凌王妃身世的事,排到了第二要务。

  第一要务就是,劝余大鱼跟他走。

  余大鱼自然是不干的,家中父亲年迈,母亲有眼疾,两个妹妹还没出阁。

  他做为家里的主心骨,怎么可能跟一个才认识的朋友,去求学?

  陆云舟见劝说无用,直接问余大鱼:“你要怎么样才敢跟我一起去墨门求学?”

  余大鱼很认真地道:“我父母衣食已经无忧,家里也请了两个佃户照料。”

  “我小妹还年幼,在工坊学女红。”

  “这样吧,只要我大妹嫁人,我就有时间离家一、两年,像你说的,去寻大师学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