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准备龙凤胎的周岁宴

大广场上,凌墨萧在幽州军旗前面,进行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当那句“北疆已成历史,北境从此安定”传开,全城百姓齐声欢呼。

侵扰了北境边关百年的鞑子,终于打跑了!从此以后,我们的儿孙再也不用担忧,被鞑子杀死。

我们的房屋不会被鞑子焚烧,我们的粮食不会被鞑子抢掠,我们再也不用时刻想着逃离北境。

我们可以在这片土地上,休养生息,绵延后代,真正像个人一样活下去。

就在全场百姓情绪最为激动之时,凌王话锋一转,鞑子虽被驱除,但新的敌人又来了。

小小高丽对我幽州虎视眈眈,我们要怎么做?

这次不用他说,百姓齐声高呼:“打回去!灭高丽!”

凌墨萧掏出圣旨,念着完全不存在的文字,以皇帝的口吻表扬此次远征的将士。

全场将士又感动又骄傲,只有沈冬素和庞先生相视一望,心中一声长叹,对皇上更加失望。

他即便想压制凌墨萧立下的大功,对凌王夫妇不予以封赏也就算了,可却对此去远征的将士,连一句口头表扬都没有,着实让人寒心。

说来也是搞笑,帝王最愤怒的是国家的兵,成了某位将领的私兵,将士只认将领不认君王。

这种情况很多,像历史上打仗猛的军队,以将军之姓惯以军名。

帝王对这种情况的应对就是,打压将军,每一场大胜之后,抓住其犯下的小错误,借以压制。

有些情商高的将领,会故意犯些把柄,让皇上抓住,以此来让皇上放下戒心。以免功高震主,落得狡兔死,走狗烹。

而有些情商不高的将军,没想明白这些政治家的弯弯绕绕,那结局可就惨了,任你立下多大的功劳,也免不了结局凄惨。

纵观史书,能活到白头的名将有几人?要么死在战场上,要么死在政斗中。

让沈冬素即心寒又无语的是,皇上竟然用这一招对待自己的亲儿子!直接将幽州军默认为凌王私兵,连封赏都不提。

凌墨萧面不改色地‘读完’皇上的赞赏,尔后才念起另一道旨意,一年之内,灭高丽。

让人没想到的是,不管是将士还是百姓,对这道旨意竟然没太大反应。

平定北疆一战,让全民信心暴增,好像灭小小高丽,易如反掌一样。

沈冬素心喜于将士和百姓的自信,这可是她和凌墨萧经过这么多年,才培养出来的啊!

先是扶被鞑子吓破胆,又被士族奴役的百姓站起来;在一次次退击鞑子,兴建幽州,打压士族,颂布幽州铁律之中,让百姓挺直了腰背。

而现在,他们不光站得稳稳当当,还有了站在顶峰毫不畏惧的决心!

幽州百姓的成长史,何尝不是我们汉人的成长史?

可惜的是,幽州律只在幽州,便是整个北境推行都备受阻挠。

沈冬素被凌墨萧的演讲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有那一瞬间,她甚至想剑指长安,把那个腐朽的、落后的、愚昧的地方,全部竖上我幽州旗,实施我幽州铁律。

暗暗告诉自己,不能心急,要稳步发展!一急人就容易飘,就失控了。

她很有自知之明,自己并不是政治家、权谋家,除了医学,别的地方她甚至算不上是引路人,顶多算个指路人。

像那些工业机器、武器农具啥的,她顶多能给墨门子弟提个概念设想,至于打造成什么样,她也无能为力。

所以李念鱼总想找她聊战车的事,想让王妃指点一二,她都拒绝了。她又不懂造车,能指点什么?

接下来这一年要做的事,凌墨萧自不必说,稳固北境、训练海军灭高丽。而她则是做后经济和农业发展,同时让北境全面实施幽州律。

当然,还要照顾好孩子们。

宣读完圣旨,让将士们知道该下来幽州的目标,接着便是论功行赏,这是大场面,比朝廷秋闺放榜还要轰动。

看到将士们齐齐上前,由王爷亲自授功勋、领封赏,让全城青少年男儿们,个个激情万丈,皆言要入伍参军。

封赏之后,战歌转为哀乐,凌王不祭天地,而祭英灵。

庞先生和万书阁子弟齐齐诵奠文:

“生为人杰,死化国殇。

魂兮归来,布奠倾觞……”

战亡将士的兵牌送入武庙,名字刻进石碑。

祭祀之后,凌王军中设宴。这场盛大的凯旋庆典,才算正式结束。

龙凤胎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场面的活动,竟然没吓哭,也没睡着,全程瞪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父亲。

沈冬素早就备了美酒万坛,成群的肥羊、肥猪送进军营,真正的全军盛宴。

等她带着双胞胎回王府时,陈星耀也带着那群长安贵女到外城,看了这么盛大的一场庆典。

让贵女们深刻认识到幽州跟长安的不同,同时她们心中都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凌王比起太子和吴王,更有储君气概。

还有就是,她们完全没想到,凌王妃在幽州的权力竟然这么大!

这样的军中庆典,便是皇后也极少参加,亲王妃更是没有资格参加的。

没想到在幽州,凌王妃不光参加,还是站在凌王身边,百官、将士和百姓,竟然全都没意见。

凌王妃不是长安的那些贵妇,管着家宅,居在深闺。她在幽州,是能跟凌王并肩而立的。

这个发现让贵女们心生绝望,这样的凌王妃,她们如何斗得过?

她们该如何完成家里交代的任务,成为凌王的女人?

陈星耀再次道:“你们也看到,幽州跟长安不一样!在这里,必须按规矩来,所有人都一样。”

“王妃素来对女子宽容,且极喜好学又能干的女子。之前北境各州送到王府的贵女,如今全做了女官。”

“各位若想在幽州站稳脚,就忘了长安的那一套,早做打算。”

有贵女嘤嘤地哭起来:

“我,我才不学做那些贱役!我要回家!陈大人,你帮我送信回家,让家里派人来接我行吗?”

这一点陈星耀到没拒绝,但他很清楚结果,就跟当初北境贵女要回家一样。

当她们的家人把她们送出来的那一刻,她们就永远回不了家了。

等她们收到家里的回信,才会在绝望中获利新生吧?

陈星耀自嘲一笑,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幽州城庆典足足持续了三天,比过年还热闹。有些乡镇敲锣打鼓地到军营,去接自家镇子上将士。

没成亲的,媒人排着队等在家里,十里八村的大姑娘,任他们挑选。

如今幽州城的未婚女子,皆以能嫁给一个将士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