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秀双林 作品

第339章 胆大的莫修谨和更胆大的凌王妃

  沈冬素看着皇上的亲笔信,心中很是沉重,到底喊凌墨萧回长安做什么又不说清楚。

    只说让他回去、回去,让他带多少兵回去?只带亲卫,被吴王的人砍了怎么办?

    若带大军,被吴王以要谋逆之名污蔑怎么办?

    再说,你上一道旨意还是让凌墨萧,一年内灭了高丽。

    这眼看都过去小半年了,高丽战才有点进展,这个节骨眼上回去,完不成任务,你要治罪怎么办?

    沈冬素犹豫良久,最后找来庞先生,将信给他看:

    “王爷已经过江,前往高丽王城,那怕现在将皇上的口信送到,他也不可能说走就走。”

    庞先生沉思着问:“王妃觉得该如何处理这封信?”

    沈冬素往桌上一丢:“等王爷灭了高丽,回城之后再跟他说。

    庞先生摇头道:“可若是皇上病重,要王爷回去,立为储君。若行动慢了,后患无穷啊!”

    “不如让老夫亲自跑一趟,我去高丽送信,代王爷实施灭高丽之战。"

    沈冬素眉梢轻挑,果然,在这些官员心中,什么事都比不上立储的事。

    甲四本来想说让他去,可想到王爷的吩咐,他现在的任务是保护好王妃和龙凤胎,便没跟庞先生抢这个差事。

    在王爷心中,他这员大将虽然在战场上能发挥极大的作用,可王爷更想让他这个心腹来保护妻儿。

    王爷不缺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将军,而是缺托付妻儿安危的心腹。

    庞先生都不带耽搁的,离开凌王府后,去了一趟万书阁,连家都没回,直接到军营,然后就赶往高丽战场。

    沈冬素悠悠一叹,对甲四道:“早做准备吧!不管王爷回不回长安,长安好边都不可能消停。”

    在凌墨萧还没回来之前,沈冬素先上书将与高丽的战事进度说了说。

    她是想告诉皇帝,高丽的战况真的很紧急,万一凌墨萧不回长安,您也别怪罪。

    可她没想到的是,凌墨萧击退高丽、新罗、倭军的联手,灭倭国战船,杀新罗大军,俘虏高丽数万人。

    这些消失渐渐在长安传开,凌王战神之名再次传遍天下,朝堂之上的立储之风又掀了起来。

    不同的是,之前因为凌王不在长安,每次提及立储都是吴王党官员,百般夸吴王仁治,与皇帝年轻时很像。

    但现在,则是中立官员反驳,比起以仁治国的吴王,大夏现在更需要像凌王这样的储君,来震慑四方蛮夷。

    吵闹的次数多了,吴王心中的杀意了就藏不住了。

    他为了打败太子,装了这么多年的仁厚爱才,没想到太子没了,他还要跟凌王斗,还得继续装。

    他实在不想再装了!

    他又一次走地道,来到莫修谨住的小院,莫修谨可谓是当世鬼才,有他相助,轻松干掉太子。

    许他一个爵位,相信他愿意助自己干掉凌王。

    毕竟,他跟随凌王多年,凌王连一个朝廷命官都没为他请,他只能做凌王属官。

    他又有病,不能参加科举,跟随凌王,今生都没有封爵的可能。

    吴王觉得,收买人心,靠亲情是不够的,太子和陈星耀同样是至亲表兄弟,结果太子还没死,陈星耀就投奔凌王了。

    这莫修谨不过是凌王妃的表哥,不得凌王信任和重用,他肯定心有郁结。

    吴王很有信心,能收买莫修谨,真心为他所用,助他灭了凌王,登上那九五至尊的宝座。

    月光之下,莫修谨一身青衫,正在院中赏月。看到前来的吴王,他从容行礼,邀吴王一同饮酒赏月。

    吴王欣然接受,几杯酒之后,吴王才说自己此来的目地,他以一种相见恨晚的态度,发自肺腑地大赞莫修谨的才能。

    莫修谨回多喝了几杯酒,削瘦的双颊染上一丝樱红,但双目清明。对于吴王的赞赏,他很感动。

    表示自己不能早点结识吴王,为其效力,真乃人生憾事也!

    吴王觉得时机成熟,将自己的苦恼告知,自太子死后,朝堂上每天都在为立储之事争吵。

    可皇上就是不发话,明明是他更得人心,但因凌王屡立战功,官员渐渐开始偏向凌王。

    他担心若等到凌王真灭了高丽,那时皇上定会立凌王为太子,而他则是做了两个太子的磨刀石。

    他不想也不敢等到那时,所以要主动出击,绝不给凌王回长安的机会!

    莫修谨很平静地等他说完,然后从容指出吴王思虑中的一个错误。

    “王爷要做的,不应该是想法子杀凌王。”

    吴王眼眸微眯,轻笑道:“哦?莫先生觉得本王应该做什么?”

    难道他跟凌王的感情比自己想像的深?他不愿意看到凌王死?如此一来,此人便不会真心为我所用。

    但很快,他被莫修谨劝服了,因为莫修谨告诉他,皇上根本没有立凌王为储的打算。

    否则早就宣旨让凌王回长安,而不是让凌王一年内必灭高丽。

    在皇上心中,凌王不过是一把锋利的刀,顶多是个将才,根本不配为君。

    吴王也应该这么想,凌王既然这么会打仗,既然被世人称为战神,那就让他去平定四方,击退蛮夷。

    王爷要做的,不是对付凌王,而是让皇上下定决心。

    等王爷荣登大宝,王爷是君,凌王是臣,王爷让他打哪他就得打哪,他的生死就在王爷一念之间。

    现在他远在千里之外,王爷若将重点放在他身上,反而耽误正事。

    吴王被劝服了,最主要的是,他就算想杀凌墨萧,暂时也做不到。

    若能做到,太子和皇后早就将凌墨萧杀了,哪里容他猖狂到如今!

    他在诱凌墨萧回长安这件事上,还有些犹豫不决。让他回来,更方便暗中杀了他。

    可万一他回来,父皇就立他为储君怎么办?万一他回来,带了一支杀人如麻的亲卫,根本杀不了他怎么办?

    吴王沉思许久,见莫修谨情真意切,句句是在为他的大业考虑。不禁真诚求问:“先生觉得,本王现在应该做什么?”

    莫修谨以指为笔,沾酒水在桌上写了个‘等’。

    “等?”

    吴王用疑惑的语气表达自己不懂,等什么?

    然后就听莫修谨压低声音道:“王爷还是先想法子,打探清楚皇上的病情。再探一探,那立储的圣旨,有没有拟定?”

    吴王一个激灵,明白了莫修谨的意思。

    此人还真是,兵行险招,胆大至极啊!